悶坑底村隸屬於大水井鄉金歹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大水井鄉西北邊,距離村委會6公里,距離大水井鄉5.7公里。
總面積有2.09平方公里,海拔1420米,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1705毫米,適宜種植烤菸、水稻、玉米等農作物。
有耕地261畝,其中人均耕地1.2畝;有林地97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悶坑底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地理位置:位於大水井鄉西北邊
- 面積:2.09平方公里
- 人口:216人
- 氣候條件:年降水量1705毫米
- 海拔:1420米
- 年平均氣溫:16.7℃
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9.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2.2萬元,占總收入的40%;畜牧業收入31萬元,占總收入的2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00頭,肉羊6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46萬元,占總收入的35.6%;工資性收入36萬元,占總收入的27.8%。
農民人均純收入311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6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6人(占勞動力的19.5%),在省內務工16人,到省外務工20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5戶飲用井水。有5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4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4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30戶(分別占總數的74%和56%)。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最近集貿市場1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機車7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戶;建有小水窖55口。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種植、養殖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3.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4%。該村正在發展種植、養殖特色產業,以後將繼續發展種植、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5戶,共有鄉村人口216人,其中男性111人,女性105人。其中農業人口212人,勞動力13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98人,彝族15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0人,參合率71%;享受低保1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大水井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6公里,距離大水井鄉衛生院5.7公里。
村務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1畝。
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600元(人均7.51元),一事一議籌勞1200個(勞均9個)。年末集體有固定資產5萬元。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公開項目主要有政策、村規民約、低保、收入、支出。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科技含量低,產量不高。
2、醫療衛生及教育設施不全,農民文化素質不高,缺乏創新意識。
3、無資金來源,給基礎設施及各方面的發展帶來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2、精心組織,認真做好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工作,增加勞務收入。
3、利用羅乃路的優勢,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
到2009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606元增加到31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