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的書香:富厚堂藏書樓研究》介紹了富厚堂及其藏書樓的修建及其館舍情況,闡述了曾國藩重視家庭收藏圖書的思想理念、富厚堂藏書樓主人曾國藩藏書的主要來源及其重要舉措、富厚堂藏書樓的主要藏書、富厚堂藏書樓各個階段的管理情況、富厚堂藏書樓在近代的歷史地位及其社會文化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悠遠的書香:富厚堂藏書樓研究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801896
- 作者:劉金元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344頁
- 開本:16
- 品牌:嶽麓書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悠遠的書香:富厚堂藏書樓研究》由嶽麓書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金元,1953年生,研究館員。先後擔任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辦公室副主任、曾國藩研究所所長等職。主持省級以上學術研究項目5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在國家中文核心期刊公開發表論文40餘篇,學術論文多次獲國家與省級優秀論文獎、婁底市“五個一工程”獎與社會科學成果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中國私家藏書綜述
第二節富厚堂藏書樓的研究狀況及其意義
第三節研究的動機、宗旨及主要內容
第二章富厚堂及其藏書樓綜述
第一節書樓主人曾國藩
第二節富厚堂的由來
第三節藏書樓的修築及其書齋
第三章曾國藩重視耕讀文化的思想理念
第一節重視各種文書材料的收集與保存
第二節視耕讀文化為治家要務
第三節思想成因及社會背景
第四章曾國藩藏書的主要活動與舉措
第一節立足京師
第二節購書天下
第三節組織專門力量
第五章富厚堂藏書樓的主要書目及其研究價值
第一節曾國藩親筆著錄的書目
第二節曾國藩後裔所作書目
第三節《公記書目》及政府對館藏的接收
第四節富厚堂館藏的主要去向
第六章富厚堂的主要史料及其研究價值
第一節曾氏部分家族成員的主要手稿
第二節太平天國史料
第三節《船山遺書》底稿
第四節其他史料、實物
第七章富厚堂藏書樓的管理
第一節曾氏家族成員的親自督管
第二節工友們對藏書的精心管理
第三節獨特的管理模式及其社會意義
第四節書樓各時期的安全保護狀況
第八章藏讀結合及其社會文化教育影響
第一節藏讀結合育後代
第二節曾氏家族人才群及其社會影響
第三節書香浸潤諸多名人
第四節文墨成為當地文化教育重要基礎
第五節富厚堂藏書樓的歷史地位及其文化開發
附錄
附錄1採訪王席珍的錄音材料
附錄2公記書目
附錄3歸朴齋混合書目
附錄4藝芳館藏書目錄
附錄5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節中國私家藏書綜述
第二節富厚堂藏書樓的研究狀況及其意義
第三節研究的動機、宗旨及主要內容
第二章富厚堂及其藏書樓綜述
第一節書樓主人曾國藩
第二節富厚堂的由來
第三節藏書樓的修築及其書齋
第三章曾國藩重視耕讀文化的思想理念
第一節重視各種文書材料的收集與保存
第二節視耕讀文化為治家要務
第三節思想成因及社會背景
第四章曾國藩藏書的主要活動與舉措
第一節立足京師
第二節購書天下
第三節組織專門力量
第五章富厚堂藏書樓的主要書目及其研究價值
第一節曾國藩親筆著錄的書目
第二節曾國藩後裔所作書目
第三節《公記書目》及政府對館藏的接收
第四節富厚堂館藏的主要去向
第六章富厚堂的主要史料及其研究價值
第一節曾氏部分家族成員的主要手稿
第二節太平天國史料
第三節《船山遺書》底稿
第四節其他史料、實物
第七章富厚堂藏書樓的管理
第一節曾氏家族成員的親自督管
第二節工友們對藏書的精心管理
第三節獨特的管理模式及其社會意義
第四節書樓各時期的安全保護狀況
第八章藏讀結合及其社會文化教育影響
第一節藏讀結合育後代
第二節曾氏家族人才群及其社會影響
第三節書香浸潤諸多名人
第四節文墨成為當地文化教育重要基礎
第五節富厚堂藏書樓的歷史地位及其文化開發
附錄
附錄1採訪王席珍的錄音材料
附錄2公記書目
附錄3歸朴齋混合書目
附錄4藝芳館藏書目錄
附錄5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