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解讀》以日常生活為主線來解讀《道德經》,其中涉及了哲學、政治、經濟、歷史、人文、教育以及自然科學等,幫助讀者了解《道德經》的基本內容和老子的“順其自然”思想精髓。
基本介紹
- 書名:悟道:《道德經》解讀
-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 頁數:146頁
- 開本:32
- 作者:繆向東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悟道:解讀》從“道”入手,通過對道家經典《道德經》的解讀,用通俗淺顯的語言讓大眾了解老子的“順其自然”思想,從而幫助讀者舒緩和釋放內心的壓力,讓心不生病。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五千言,閃耀著東方文明的思想光輝,是廣大勞動民眾集體智慧的結晶。
作者簡介
繆向東先生是常州市孔子思想研究會副會長,長期研究佛學、道學,對中外文化亦有很深的造詣。曾出版過《佛學三字經》、《有朋自遠方來——〈論語〉解讀》等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天道地道人道第二章老子的相對論
第三章聖不尚賢
第四章和光同塵
第五章風箱管樂
第六章空曠的溪谷
第七章捨得之間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功遂身退
第十章無知的嬰兒
第十一章利用的意義
第十二章為身體不為舌頭
第十三章無身之人
第十四章大音希聲
第十五章冰與水
第十六章芸芸眾生
第十七章四種境界
第十八章真與偽
第十九章返璞歸真
第二十章大智若愚
第二十一章恍惚之道
第二十二章曲線美
第二十三章飄風不終朝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道大人亦大
第二十六章以身輕天下
第二十七章另一種老師
第二十八章天下溪
第二十九章把握進退
第三十章以道治天下
第三十一章軍事家的鼻祖
第三十二章天降甘露
第三十三章人貴有自知之明
第三十四章大與小的對立統一
第三十五章人心所向
第三十六章魚兒離不開水
第三十七章無為而無不為
德經
第三十八章尚德為道
第三十九章石頭美玉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章不笑不足以為道
第四十二章教父
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
第四十四章長生不死
第四十五章
清淨心的妙用
第四十六章知足常樂
第四十七章內明之學
第四十八章加減法
第四十九章老百姓最大
第五十章九死一生
第五十—章至尊至貴
第五十二章母子之間
第五十三章金光大道
第五十四章觀世音菩薩
第五十五章赤子之心
第五十六章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政治與軍事
第五十八章禍兮福兮
第五十九章預防針
第六十章燒飯做菜
第六十一章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善人之寶
第六十三章報怨以德
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六十五章明白人
第六十六章王者風範
第六十七章老子的三寶
第六十八章實踐出真知
第六十九章退一步用兵
第七十章物以稀為貴
第七十—章不生病的人
第七十二章向內看
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
第七十四章大匠人
第七十五章稅務官
第七十六章柔克剛弱勝強
第七十七章聖賢之道
第七十八章水滴石穿
第七十九章恩恩怨怨何時了
第八十章結繩記事
第八十—章無不為而無為
參考文獻
第三章聖不尚賢
第四章和光同塵
第五章風箱管樂
第六章空曠的溪谷
第七章捨得之間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九章功遂身退
第十章無知的嬰兒
第十一章利用的意義
第十二章為身體不為舌頭
第十三章無身之人
第十四章大音希聲
第十五章冰與水
第十六章芸芸眾生
第十七章四種境界
第十八章真與偽
第十九章返璞歸真
第二十章大智若愚
第二十一章恍惚之道
第二十二章曲線美
第二十三章飄風不終朝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道大人亦大
第二十六章以身輕天下
第二十七章另一種老師
第二十八章天下溪
第二十九章把握進退
第三十章以道治天下
第三十一章軍事家的鼻祖
第三十二章天降甘露
第三十三章人貴有自知之明
第三十四章大與小的對立統一
第三十五章人心所向
第三十六章魚兒離不開水
第三十七章無為而無不為
德經
第三十八章尚德為道
第三十九章石頭美玉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章不笑不足以為道
第四十二章教父
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
第四十四章長生不死
第四十五章
清淨心的妙用
第四十六章知足常樂
第四十七章內明之學
第四十八章加減法
第四十九章老百姓最大
第五十章九死一生
第五十—章至尊至貴
第五十二章母子之間
第五十三章金光大道
第五十四章觀世音菩薩
第五十五章赤子之心
第五十六章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政治與軍事
第五十八章禍兮福兮
第五十九章預防針
第六十章燒飯做菜
第六十一章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善人之寶
第六十三章報怨以德
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六十五章明白人
第六十六章王者風範
第六十七章老子的三寶
第六十八章實踐出真知
第六十九章退一步用兵
第七十章物以稀為貴
第七十—章不生病的人
第七十二章向內看
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
第七十四章大匠人
第七十五章稅務官
第七十六章柔克剛弱勝強
第七十七章聖賢之道
第七十八章水滴石穿
第七十九章恩恩怨怨何時了
第八十章結繩記事
第八十—章無不為而無為
參考文獻
序言
一說起道,人們都認為很高深,但在莊子眼裡,道可以在瓦礫中,甚至在屎溺中。其實,道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道,是自然的、天性的,是有規律且變化的。因為存在著時空與個人之間的差別,可以說,任何對《道德經》的註解講說,都已經或多或少地偏離了老子原來的本義,就如老子所說的道,也已偏離道本身一樣。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佛門常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是梵語音譯詞,指無上的大智慧。就老子本身而言,他是“無知”的,道也是無所名狀的。但在普通人眼裡,不管是什麼事物,都是那么平平常常、真真切切。
德,是觀念的(德宇的結構中,有心,也有眼),行為的(德字是雙人旁的),規範而形象的。隨著時空的變遷,德的內容也在改變著(周代以前,德字是沒有心字打底的),這正印證了老子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五千言,閃耀著東方文明的思想光輝,是廣大勞動民眾集體智慧的結晶。據說,西方國家除了《聖經》以外,版本最多的書就是《道德經》。
本書以日常生活為主線來解讀《道德經》,其中涉及了哲學、政治、經濟、歷史、人文、教育,以及自然科學等。雖然就道而言,這本書就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們希望在這裡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以期有更多讀者一起來學習研究《道德經》,弘揚優秀的東方文化,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道,是自然的、天性的,是有規律且變化的。因為存在著時空與個人之間的差別,可以說,任何對《道德經》的註解講說,都已經或多或少地偏離了老子原來的本義,就如老子所說的道,也已偏離道本身一樣。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佛門常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是梵語音譯詞,指無上的大智慧。就老子本身而言,他是“無知”的,道也是無所名狀的。但在普通人眼裡,不管是什麼事物,都是那么平平常常、真真切切。
德,是觀念的(德宇的結構中,有心,也有眼),行為的(德字是雙人旁的),規範而形象的。隨著時空的變遷,德的內容也在改變著(周代以前,德字是沒有心字打底的),這正印證了老子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五千言,閃耀著東方文明的思想光輝,是廣大勞動民眾集體智慧的結晶。據說,西方國家除了《聖經》以外,版本最多的書就是《道德經》。
本書以日常生活為主線來解讀《道德經》,其中涉及了哲學、政治、經濟、歷史、人文、教育,以及自然科學等。雖然就道而言,這本書就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們希望在這裡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以期有更多讀者一起來學習研究《道德經》,弘揚優秀的東方文化,為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儘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