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1682年,商人雅各布前來白人奴隸主迪奧特加的莊園裡要賬,這時一名黑人奴隸媽媽跪下祈求他帶走自己的女兒來抵債,這個女孩就是小說的主人公之一弗洛倫斯。雅各布從小在救濟院長大,擁有強烈的同情心和憐憫心。長大後從叔父那裡繼承了農場,成為新一代的農場主,開始了新莊園的建構。首先,他購買了印第安女奴莉娜來管理和耕種莊園,隨後從英國郵購了自己的白人新娘麗貝卡,其次,受到木匠的委託並以免除木材款為條件,收養了混血女孩索羅。這四個來自不同地區不同種族的女性構成了整個莊園的女性團體。然而在父權制和蓄奴制的共同作用下,這些不同族裔、不同膚色的女性都成為被壓迫的對象,她們或像商品一樣被買賣或被更改姓名,失去了自我身份,淪為奴隸。
創作背景
《恩惠》的故事背景時間設定為十七世紀後半期的北美殖民地,一段被遺忘的歷史時期。這是個複雜混亂的美國殖民時代,人與人之間相互壓迫、爭鬥、種族歧視;這是個物質匱乏、民族結構特別的時代, 如果有一絲機會,人們都極力地去抓住他,只為能生存下來。
主要人物
弗洛倫絲
幼年的弗羅倫斯被拿來抵債了。她成為被買賣的商品,被迫離開了唯一的情感紐帶,不能夠形成自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迷失了自己,成為身體上和思想上的奴隸。弗洛倫絲被一個西班牙種植園買下。弗洛倫絲16歲時,春心萌動,深深地愛上了黑人鐵匠。弗洛倫絲很小心謹慎地提到了她小時候那雙弱小無力的腳。她的母親一直就感嘆她這雙腳不會給她帶來幸福。即使要以她的坦率為代價,她也願意為了生存而擁有一雙堅實有力的腳。她還解釋說她正在把她的故事寫在她主人裝飾過的牆上, 那面牆在主人的丈夫雅各布死了以後就廢棄了。這是一個標誌性的象徵——一個黑人女人的歷史, 最終以這種書寫的方式被記錄下來。
麗貝卡
麗貝卡——被郵購的白人新娘
麗貝卡是雅各布從英國郵購來的新娘,理由是雅各布需要找一位“健康、貞潔、願意出國遠行的妻子”,而麗貝卡的父親不願意再在她身上花錢,而未來的丈夫願意支付路費及其他一切開支,母親稱之為“出售”。雖然母親極力反對,但是麗貝卡仍然被專制的父親用船郵購給了當時還是荒夷之地的北美,嫁給一個從未謀面的男性。17世紀的英國是傳統的父權制社會,父親是家庭的統治者,對妻子和家庭成員有著絕對的支配權。當時的女性沒有財產的繼承權,沒有獨立的個體身份,不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因此,麗貝卡成為被買賣的商品,而同樣身為女性的母親,在當時也沒有拒絕的權利。正如“波伏娃認為,女性一直作為男性的他者被建構,被降格為男性的客體而存在,她自身主體性的權益被否定,女人經常扮演著父權制為她們規定的角色。”對麗貝卡來說,儘管未來渺茫,都不會更糟糕——在家裡她幫助照顧和撫養弟弟們,還要遭受父親和弟弟們的不屑。周圍其他的男人也回色迷迷地看著她,相對於這些,未知的前方,她已經沒什麼可畏懼的了。麗貝卡的被掌控的命運只是從父親手裡轉到丈夫手中。在家長制和男性中心文化的壓迫下,她們沒有權利掌握自己的命運,她們沒有地位、沒有身份、甚至沒有自己的名字,沒有自我。
索羅
索羅——被篡改名字的奴隸
人名是一個人的獨特的社會存在標誌,失去名字意味著喪失了其所代表的身份。當雅各布收留索羅時,鋸木匠告訴他,別介意她的名字叫Sorrow(悲傷),可以隨便稱呼她。而此時,索羅的身份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她從一個自由人變成了奴隸。“如果你來自非洲,名字沒了,這個問題特別嚴重,因為沒的不僅僅是你的名字,而且是你的家族、你的部落。當你死的時候,你怎能與你的祖輩有關聯?那是一個巨大的心靈瘡疤。”索羅是個混血兒,她的父親是個船長,她和她的父親一直生活在海上。小說中從未提及她的母親,因此她對正常的女性生理現象完全不知,連自己懷孕了都不知道。她父親的船遇難後,她成了唯一的倖存者。一個鋸木匠收留了她。但是鋸木匠的妻子發現她什麼都不會,而且精神恍惚,他的兩個兒子強暴了她。好心的鋸木匠把她託付給自己信任的客戶——雅各布,並告訴他:“別在意他的名字,你可以任意給她取名。我妻子稱她為sorrow,因為她是被遺棄的。”索羅被救後,她表示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了,她沒有回憶,選擇性地講一些事情。關於那艘船,她知道她唯一的家和貨物一樣被偷了。她沒有了家,沒有了父親,成了孤兒,在那個混亂的時代流浪。她被人隨意改了名字,成為奴隸,不再是自由人。名字的被改變意味著她個人主體身份的喪失,對於自己真實姓名的隱藏是因為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恢復自己的個人身份。
在早期的北美殖民地上,父權製作用下的白人女孩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可以由父親自由買賣;血腥的奴隸貿易使大量的非洲人淪為奴隸,黑奴制下的黑人母親注定天生為奴,命運由奴隸主掌控,所以幼年的弗羅倫斯被拿來抵債了;混血兒索羅被好心的白人收留後也被改了名字,最終也難免淪為奴隸。在17世紀的美洲大陸上,甚至歐洲,女性是弱者、他者,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不分種族和膚色,都有可能成為商品被交換或者買賣。她們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都沒有身為女性的主體身份,成為他人的奴隸,她們獨立的主體身份在其中被消解。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恩惠》的主題思想即黑人女性主義。《恩惠》譴責了罪惡的奴隸制對人性的摧殘。
受壓迫的女性在世界社會關係中很常見,但是黑人女性受到的壓迫和歧視最為突出,在歷史長河的沉澱中,黑人女性要遭受三方面的歧視或壓迫,分別為黑人男性、白人男性和白人女性。黑人女性在奴隸制社會經歷了一段悲慘的、不堪回首的往事,這些記憶布滿了血淚和創傷。托妮·莫里森創造藝術的基本主旨就是要喚醒黑人女性的辛酸史,鼓舞黑人女性去抗爭。托妮·莫里森作品的主旨不只是關注黑人女性,而且已經上升到關懷整個人類的層面。托妮·莫里森認為自然就是白人壓迫黑人最好的工具,可換個角度看,自然也是黑人快樂和希望的來源。她把黑人不幸的歷史、坎坷的命運以及匱乏的精神世界作為文學創作的焦點,站在黑人的立場重新詮釋了自然和文化的關係。在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種族和文化的關係、男性和女性的關係都以另外一種形式被表現出來,她藉助賦予自然意象不同的生命力來映射各種關係的複雜程度。
欲望解析
雅各布初期欲望的體現
小說中,雅各布最初對世界的嚮往是美好的,即便是走在布滿荊棘的艱難的道路上,他也仍以此行為樂。他以為,在他內心深處,“在一片如此嶄新危險的天地里,呼吸著這般生疏而又充滿誘惑的空氣,從來者卜令他生氣勃勃。”而事實上,他的一生都充滿了這種冒險與對峙。剛剛踏上這片土地的他內心滿載著仁慈與慈悲。他會為一隻因卡在樹縫中而流血的浣熊停下腳步,他會因天主教的放蕩虛浮而感到憤怒。他對未來充滿了幻象,而這幻象是積極的,是美好的。他會希望自己的妻子要不屬於任何的教會,並且還要處於生育的年齡之中,對自己順從,但性格上卻不能卑躬。雅各布還希望自己的妻子要有文化,但又不能驕傲。最好她要獨立,並且有教養。所以,在所有的雅各布的希望都體現了他內心最初的美好的欲望,希望自己的人生會在世界的海洋中,向著陽光的,正確的方向行駛。那一刻,他的追求是熾熱的,內心充滿了希望。正因他內心的慈悲,所以當債務主提出要以奴隸來低緩債務時,雅各布退縮了,因為當時的他覺得“血肉之軀不是他的商品”。然而在女奴弗洛倫斯的母親迫切的祈求下,在他惶恐的眼神中,雅各布動搖了,妥協了。他內心的慈悲與同情戰勝了他對奴隸貿易的牴觸。他將弗洛倫斯留下,並帶回了自己的莊園。在雅各布的莊園中,他收留了來自不同種族,並且有著不同身份的黑奴。他希望在莊園中的生活可以為黑奴們帶來希望,並給予他們家庭般的溫暖,讓他們在自己的莊園中過著沒有壓迫,沒有歧視的生活。所以,最初,雅各布是內心堅韌,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不同於其他的,仁慈的農場主。此刻,可正是因為他對生活的美好的幻象,使得它的內心的欲望正朝著明媚的方向前行著。
雅各布後期欲望轉變的體現
在拉康的經典命題——“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的基礎之上,齊澤克指出“崇高客體之所以為崇高客體並不是因為他本身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因為它能夠滿足我們內心幻象的迫切的願望,滿足我們內心的隱秘需要。”所以他製造了,引導了欲望正如拉康的另一經典理論所說,“欲望的真正對象是缺乏”。在從債務者德奧爾特加的住處回去莊園的路上,雅各布內心深處的某個陰暗的角落滋生了幽怨的種子。而這種子慢慢的生了根,發了芽,並在其內心幻象的滋潤下,結了藤,開了花。在債務住富麗堂皇的住處做交易的時候,雅各布認定,“在一個昏昏欲睡的下午,在一個遠比他們地位低下的客人面前如此炫耀”一定是德奧爾特加故意這樣做的,他想要以這樣的方式羞辱自己。所以,在苦心經營農場這么久生活卻仍不見有什麼起色之下,雅各布內心對生活美好的嚮往開始變得憂鬱起來。因為雅各布並不是一個合格的農場主,他沒有什麼耐性,也沒有什麼務農的天賦,可是他又不向周邊的農民請教。所以,他的生活中沒有富麗奢侈的別墅,沒有大把大把的金錢。他經常會“仰著頭,盯著天空,仿佛是在為土地拒絕遵從他的意志而困惑和失望。”此刻雅各布在生活上遇到了挫折,然而,就像齊澤克主張的那樣,想要去客服這種創傷,這種缺失,就要得到他者的認可,成為他者的滿意的對象,從而是其本身的欲望能夠滿足他者的欲望,“換言之,所有人類或人類起源的欲望……最終是欲望承認或認可的功能” 。所以債務主的虛榮驕奢誘導了雅各布的欲望。這也就是為什麼雅各布富有以後要不顧一切的建造一座極度奢華的別墅,要比德奧爾特加的住宅更加富麗。從此雅各布的欲望發生了轉變,當他渴望去建造一座更加輝宏奢華的別墅時,他內心的欲望被喚醒了,他開始嚮往奢侈,嚮往金錢與富貴。而這陰暗的欲望也在他一路的返航中不斷的生長,結藤。當他途徑一個小酒店時,他聽到人們在議論種植莊園和奴隸貿易的事情,並會為他帶來巨大的財富。雖然他在談話中反駁了大家的觀點,認為“這仍是項走下坡路的生意,而且難做。”可他內心深處的欲望此刻又一次的向他伸出了魔爪。從此他開始了對欲望的追逐,仿佛一條搖尾追逐的獵犬,嗅著金錢的味道,一路跟隨。使得欲望被喚醒。然而雅各布卻在金錢的引誘下喚醒了心中陰暗的欲望,從而一步步走向了毀滅。性情的改變,思想的轉變,內心的欲望一點一點的吞噬者他的靈魂,直到他的思想乾枯了,靈魂腐朽了,最終狼狽不堪的他,在病床上結束他的生命。
因欲望的侵蝕而“滅亡”的雅各布
雅各布在對欲望的不斷地追求中,最終走向了滅亡。在房子建好的那一刻,他同時也走進了欲望為他挖好的墳墓。在欲望的驅使下,雅各布的秉性在不斷的變化,雖然“這變化並不是那么突然,但卻很深刻,最後的幾年,他看起來憂鬱暴躁。”他也由一個慈悲善良的人變成了一個陰鬱貪婪的奴隸主。在金錢的推動下,他開始對萬物變得麻木,除了他那座奢侈的別墅。他開始對所有的事物都不滿意,也提不起興趣,“但當他決定伐倒樹木, 用他們為自己建一座世俗時,每個醒著的時刻他都歡天喜地。”雅各布被他心中的欲望牽制著,每走一步都使得自己身心俱疲,所以,“在房子封頂竣工時,他病倒了。”就這樣,在欲望的不斷的摧毀下,雅各布最終走向了死亡。欲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寫照,雅各布對奢侈的別墅的嚮往,對金錢富貴的渴求,就宛如莊周曉夢中對蝴蝶的迷戀,心中的幻象。
總結
欲望如同一朵優雅的蘭花,吸引著你為它而跋涉,不辭勞苦地追隨者它。而這優雅一時迷惑了追隨者的心,最終因這欲望的追逐而走進了人生的墳墓。莫里森的作品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以深刻的感觸,這不僅因她詩意的文字,還有她的世界性的主題。
寫作手法
意識流中的流變與流變中的意識流
莫里森通過意識流之流變來發掘人物內心深層的奧秘,因此該部小說人物的意識流動似乎不受客觀時空的限制,時而虛幻、時而聯想、時而回憶,時而與蹦出的潛意識交替出現。這種反傳統的敘事模式,往往令讀者感到不知所云。其實,《恩惠》里人物的意識流之中處處滲透著莫里森特有的哲學思想和創作理念。從以下三個角度來探討意識流與流變的內在關聯:意識流的時空結構、意識流變的表達策略和升華的心靈史詩。
1、意識流的時空結構
法國哲學家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和心理時間觀構成意識流小說的哲學基礎,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構成了意識流小說的心理學基礎。柏格森提出的“心理時間”概念,影響了小說家在意識流小說創作過程中對時間的處理和結構的安排。他認為,人類對時間的理解可以有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是常人理解的傳統時間概念, 即“外部時間”,而另一種則是“心理時間”,即“內部時間”。“心理時間是現在、過去、將來各個時刻的相互參與和滲透。”在人的意識深處,只有“心理時間”才有意義,因為人的意識深處從來就沒有過去、現在、將來的先後次序或明確的時間分界線。莫里森正是根據這一理論,在小說《恩惠》里用內省的方法創造性地打破傳統小說的時間順序,達到還原“真實”的後現代主義藝術效果。她把筆觸深入到人的潛意識領域,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東西, 用心理邏輯去組織故事。《恩惠》的外部時間涉及1682年前後數十年。
莫里森在這部小說里以心理時間為小說敘述的主要時序,通過小說中七個主要人物的意識流活動把賈可布種植園的歷史和現狀濃縮到女奴弗洛倫絲的四天回憶之中。整部小說以弗洛倫絲的生活事件為中心;通過觸發物的引發,人物的意識活動不斷地向四面八方發射又收回;經過不斷循環往復,形成枝蔓式的三維時空結構。人物意識滲透於作品的各個層面,起到了內在關聯作品結構的作用。莫里森採用的心理時間敘述方式主要有倒時序、循環時序、閃回時序和預見時序。莫里森在《恩惠》採用了倒時序, 也就是把整個作品的敘述時序進行顛倒。小說的主體時序安排如下:弗洛倫絲坐在黑暗中講述——鐵匠來給女主人勒貝卡治病——弗洛倫絲長途跋涉去請鐵匠。但從文本來看,三個材料的邏輯時間順序應該是:去請鐵匠——治病——回憶。寫實性小說大都按順時序來安排材料,而這部以意識流為描寫對象的小說卻完全顛倒過來。細細地閱讀後,讀者就會發現:先寫如何請大夫,再寫治病,然後再寫回憶往事,這樣的順序安排不足以表達莫里森的創作意圖。其實,弗洛倫絲的尋醫征途也是少女的尋愛歷程。這種倒著寫的方式有助於強化弗洛倫絲長途尋醫和尋找真愛的艱辛,凸顯出人物的反省式追問,從而最大限度地表達人物在困境中的惶恐、反思和懊悔。敘事是倒時序的,但感受卻是逐層遞進的,一層一層地加重對社會的嘲諷,對人性的批判,對道德淪喪的否定,最後達到對主題的深化。
小說中莫里森還採用了循環時序,使敘述的事件或敘述中提及的人物在意識流中不是按時間的邏輯順序出現,而是以敘述人自然思緒的方式湧現,甚至反覆出現。表達這種意識流的段落一般較長,以示思緒的不間斷性。《恩惠》第一章的第三段長達五頁, 記述敘述人弗洛倫絲的意識流,多達11個思緒循環往復。敘述人的思緒時而過去,時而現在,都隨著敘述人思緒的自然流動而變化。但從這些表面上凌亂的思緒中,讀者仍然可以獲取有關敘述人本人和相關人物的基本情況。閃回時序是莫里森在這部小說的寫作中所採用的又一種敘事手法。人物在某個時刻觸景生情,過去的事件或人物突然進入敘述人的腦海,從而形成一個敘事片段。由此可見,閃回時序有利於敘事主體自由地調動敘事內容,凸顯其特別關注或著意強調的方面。在《恩惠》的第八章,索洛偶然目睹了弗洛倫絲和鐵匠瘋狂親吻和做愛的全過程。那時一股意識流通過閃回時序進入她的腦海: “從來沒有人吻過自己的嘴唇。一次也沒有。”這段閃回敘事的運用彰顯了敘事主體的內省意識,即敘事主體在對弗洛倫絲與鐵匠的性愛表示羨慕的同時,又回憶起自己只有性愛,而沒有情愛的往事,表露出對自己情感生活的焦慮與反思。這種內省也反映了莫里森在思慮黑奴女性問題時的深層困惑與矛盾。為了給作品情節的發展打下有趣的伏筆,莫里森採用了預見時序,讓敘述者提前敘述將要發生的事件。第三章里弗洛倫絲坐馬車去鐵匠家,在途中,各種思緒湧上心頭:“我不需要利娜來警告我:別和懶懶散散的陌生男人呆在一起……我不得不趕快做出選擇,我選擇了你。我走進了森林。我心頭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往西走。你,你說呀。”在穿行森林的路上,弗洛倫絲不時思念鐵匠,反感他人對鐵匠的非議。回憶起利娜曾對她說:“你是他(鐵匠)樹上的一片樹葉”,但當時弗洛倫絲搖頭否認說:“我是他的樹。”在小說末尾部分,當弗洛倫絲被鐵匠無情拋棄的時候,她才領悟到利娜忠告的預見性。莫里森把往事源源不斷地以意識流的方式在弗洛倫絲的腦海里重現,預示將要發生的事件。預見的話語與當事人的執迷不悟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以此生動地揭示出少女從幼稚到成熟,從固執到醒悟的漫長曆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心靈震撼。莫里森巧妙地駕馭了心理時間與空間關係中的意識流演繹,揭示出人物意識的複雜性:理性與非理性的意識是共存的;意識中有明確、完整的意識,也有朦朧、片段的意識;有言語層的意識,還有尚未形成語言的前意識等等。她利用時間顛倒、空間重疊的意識流手法打破了傳統小說的條理和順序,重新組建時空順序,如實地呈現了人物在感觀、刺激、回憶等作用下出現的那種紊亂的、多層次的立體感受和動態意識,所以人們在閱讀中能始終體驗人物所經歷的心理時間。
2、意識流變的表達策略
《恩惠》里所描寫的意識流片段具有動態性、無邏輯性、非理性的特點,這是弗洛伊德創立精神分析學後,把文學描寫的觸角深入到人的潛意識層的又一次嘗試,可以看作是現代心理小說新發展的一個標誌。莫里森在這部小說里描寫潛意識層所採用的表達策略主要有內心獨白、自由聯想、意識遷移和意識流語言。莫里森打破了傳統小說由作家出面介紹人物、安排情節、評論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方式,重在表現人物各種意識流動的過程。她借用小說主要人物的意識流引發一連串漫無邊際的遐想,採用內心獨白的方式,以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剖析人物內心的奧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靈魂世界。人物仿佛擺脫了作家的控制,把自己的內心思想和盤托出。《恩惠》的內心獨白可以分為直接內心獨白和間接內心獨白。前者人物潛意識直接展示給讀者。在小說的結尾部分,莫里森描寫了弗洛倫絲母親的直接內心獨白:“這不是奇蹟。這是上帝的旨意。這是恩惠。有人提供。我跪著。我的心日日夜夜地停留在塵土之中,直到有一天你能明白我的苦心,明白我想告訴你的話:‘受他人控制是痛苦的;去控制他人是錯誤的;讓他人控制自己是有危害的’。”這是她主動讓女兒被賣掉後真實心態的寫照。因為在馬里蘭州的多特嘎莊園裡,身為奴隸,她保護不了女兒,要管好女兒是件難事;她主動懇求把女兒賣給面相和善的賈可布,希望女兒能過得更好,但使女兒過早地離開母愛也許是件錯事;以讓奴隸主買為奴隸的方式來改善女兒的命運,這也許不是明智之舉。這段獨白揭示了黑人母親在奴隸制環境裡養育女兒的艱難和窘境。在十一章里,弗洛倫絲已和鐵匠斷絕了情人關係,回到了莊園。儘管與鐵匠打架受傷的胳膊還未好,還是情不自禁地思念:“除了對你,我的心事無法述說。現在要關門了,我站在門邊。不能再向你述說了,我怎樣去熬那漫漫的長夜?美夢再也不會來了。”這段內心獨白揭示了少女的痴情和男權主義對女性的傷害。間接內心獨白則是作者採用全知視角在作品裡展示一些未及於言表的思緒,好像它們是直接從人物的意識中流出來的一樣;莫里森則通過評論和描述來為讀者領悟這種獨白提供嚮導。在《恩惠》的第十章,鐵匠來給女主人麗貝卡治好病後,莊園裡所有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莫里森以全知視角的間接內心獨白表明麗貝卡不像以前那樣勤勞地乾農活了,索洛也不像以前那樣傻乎乎的了,弗洛倫絲也不再文文靜靜的了。在這部小說里,人物的內心獨白吸引讀者去尋找敘述線索,重建時間順序;客觀上也提高了讀者的參與程度,強化了小說的藝術魅力。自由聯想是《恩惠》的又一藝術特徵。
自由聯想包括事實與夢幻、現實與回憶的相互交織,來回流動。莫里森直接從弗洛伊德那裡吸取了“自由聯想”的理論,把它視為創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的聯想是人腦對客觀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反應。莫里森在小說創作中運用自由聯想時,使人物意識流的流變呈現出跳躍性、隨意性和突兀多變、無規則的特點。在《恩惠》的第四章里,利娜去牛棚找索洛,索洛不在,但一看到弗洛倫絲的“鞋”,思緒就“一哄而上”,想到弗洛倫絲的鞋已穿了十年,想到她離開莊園數天了還無音訊,想到她的可憐,想到她的機靈,想到她的年幼無知,意識隨波逐流,最後才回到牛棚,原來弗洛倫絲是和索洛一塊住在這個牛棚里。這一連串的“自由聯想”展現了敘述人頭腦中意識流動的漂浮性、不穩定性和非邏輯性。在描寫人物潛意識心理活動時,莫里森還採用了意識遷移的策略,就是把人物的一個意識轉移入另一個意識,或把意識從一個場景遷移到另一個場景。在《恩惠》的第五章,弗洛倫絲在馬車上回憶和母親、弟弟、牧師一起吃聖餐,接著從聖餐想到女主人不愛參加教會活動;然後想起和女主人、索洛一塊去賣小牛犢等等。思緒移轉,上一個思緒中的一個小物件或一個人物,就可能觸發相關的下一個思緒,但整個思緒群並無真正的邏輯聯繫。
3、升華的心靈史詩
在《恩惠》里,莫里森“以心繫人,以心繫事,以表現敘述者的潛意識為主,化解其心中鬱積的各類心結, 弘揚人間的向善情操”。把創作重心放在對人物精神世界的描繪上,寫出人物內在的真實。她特意把創作視點由“外”轉向“內”。這樣,人物心理和意識活動“不再是依附於小說情節而成為達到某種藝術效果的描寫方法,而是作為具有獨立意義的表現對象出現在小說中。意識活動幾乎成為這部小說的全部內容,而情節則極度淡化,退隱在小說語言的帷幕後面”。通過向“善”的意識流描寫,莫里森在譜寫出動人的心靈史詩,具有濃郁的抒情性、感傷性和唯美主義傾向。莫里森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區學說來表現人物的“伊底”、“自我”和“超我”在意識流變中的搏擊。《恩惠》的第一章通過敘述人弗洛倫絲的意識流,回憶八年前賈可布想用弗洛倫絲的母親抵債,而她母親以要給小孩餵奶為藉口,懇求賈可布買走女兒弗洛倫絲。這似乎是她母親“伊底”的自私表現, 以女兒替代自己被賣掉的命運。時隔八年,弗洛倫絲仍對當年被母親拋棄耿耿於懷,但難以割捨的母子之情也不時在腦海里浮現。莫里森展示了愛恨交織的複雜情感。到小說的最後一章時,莫里森以弗洛倫絲的母親為敘述人,在其意識流里呈現出對女兒的無限思念。讀者才豁然醒悟。原來,她母親被人從非洲抓到美洲為奴,吃盡苦頭,弗洛倫絲和她弟弟都是她母親被白人強姦後生下的。
當賈可布來挑奴隸時,她不顧一切地把女兒推薦給賈可布。是為了避免女兒重蹈覆轍,是她“超我”的無私表現。莫里森把這個事件看作是一個恩惠,也是她命名小說的初衷。但對這個“恩惠”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賈可布作為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出人意料地居然同意用八歲的小女孩替換下能幹的女奴,但這也許是其人性中善的一面的表現。弗洛倫絲的母親想讓女兒免遭蹂躪的命運,把改變命運的機會讓給了女兒,也顯示了母愛的偉大。一個女奴的建議,居然能被貴為奴隸主的賈可布採納,不能不算是上帝賜給弗洛倫絲本人的一個意外“恩惠”。小說的最後一句話——“啊,弗洛倫絲,我的寶貝。你聽見了你媽媽的心聲了嗎?”母親的呼喚永遠也傳不到弗洛倫絲的耳里,因為她們被無情的奴隸制拆散了,當年的分離就是無情的永別。但是,母親的呼喚在小說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讀者明白了她母親的苦心,感到母性的偉大。因地域隔離,母女之間可能產生的永久性誤解給這個“恩惠”抹上了濃郁的悲劇色彩, 也許“恩惠”是一種否定性的美德,但它比愛更長久。這個事件的意識流描寫無聲地譴責了奴隸制對人性的扼制、對女權的漠視,頌揚了黑人母親的偉大和展示了“超我”的境界, 譜寫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心靈史詩。
在《恩惠》里,女奴弗洛倫絲對愛的大膽追求構成該小說的另一首動人的心靈詩篇。弗洛倫絲當時16歲,春心萌動,深深地愛上了勤勞健壯的黑人鐵匠。莫里森用了很多意識流片段來刻畫少女的情竇初開。在小說的第三章,弗洛倫絲看到鐵匠拉風箱時心裡想:“汗水的光澤從你的背脊流淌而下,我好想舔舔那裡,我對自己的想法感到吃驚。我跑進牛棚去扼制我內心發出的這種衝動。怎么也阻擋不了。只有你能。不是你的外表。我感到飢餓的地方不是肚子,而是眼睛。總覺得看不夠你的一舉一動。”看到鐵匠的胴體,弗洛倫絲無法阻止“伊底”在自己的潛意識裡蕩漾。她對自己“伊底”的湧現感到羞怯和害怕,但又欲罷不能。這正是莫里森對人性本真的寫實描寫。此後,在生活中弗洛倫絲處處關心鐵匠,懷著對愛情的美好憧憬,她把對鐵匠的愛從“伊底”演繹成“超我”的純真之愛。莫里森通過弗洛倫絲的心靈動態展示了少女對美好愛情的大膽追求。令人遺憾的是,鐵匠接受了她的肉體, 卻拒絕了她的愛。鐵匠因“伊底”占據心靈,漠視一個奴隸女孩的崇高愛情。通過弗洛倫絲的愛情悲劇,《恩惠》譴責了罪惡的奴隸制對人性的摧殘,鞭撻了鐵匠在愛情上的自私和勢利。弗洛倫絲的愛情雖然失敗了,但其情感是人性的本真流淌。莫里森以此譜寫了一部黑人少女的淳樸、天真、浪漫、執著的尋愛史詩, 升華了小說文本的“向善”取向。通過莫里森的史詩譜寫,讀者不僅可以看出作家對所敘故事的理解把握、輕重權衡和審美評價,而且還可以從作家對意識流次序及人物出場的成功調度中獲得種種有益的藝術啟迪。莫里森在《恩惠》里以人物的意識流活動為結構中心,圍繞人物表面看來似乎是隨機產生、邏輯鬆散的意識活動,將人物的觀察、回憶、聯想的全部場景與人物的感覺、思想、情緒、願望等,交織疊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樣”準確地描摹人物的意識流變。作家在小說中沒有用花哨的言辭直接刻畫小說的人物形象,而是以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動過程來展示其心靈世界。作為一部有創意的意識流代表作,它之所以能吸引讀者,震撼人心, “首先是因為它表現了厭惡、憎恨、反對扼殺人性的主題;其次是巧妙採用心理時空順應人的意識流變,抒發了人類共同嚮往的自由、幸福的情感。”莫里森在突破了傳統形式美法則的過程中,運用抽象手法對小說敘事進行誇張變形,將沉澱在人物潛意識或無意識中的東西用文字還原為在不同時空、不同心境之下的零碎的、雜亂的原始感覺,使小說里的許多人和物都帶有象徵意味,呈現出破碎、扭曲、怪誕的形態,給人以新奇、多樣的審美體驗。她把潛意識思緒串聯成一條條意識的河流,揭示社會的本質,並深化小說的主題,顯示出她在意識流小說建構方面的獨具匠心和高超的文本駕馭能力。
名家點評
托尼·莫里森在《恩惠》里採用倒時序、循環時序、閃回時序和預見時序等敘事手法,使人物意識滲透於小說的各個層面,起到內在關聯小說結構的作用;還採用內心獨白、自由聯想、意識遷移和意識流語言來揭示隱蔽的靈魂和內心世界。通過人性向“善”的意識流描寫,莫里森把潛意識思緒串聯成一條條意識的河流,揭示了社會的本質並深化了小說主題。
——龐好農
莫里森的小說體現了文化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它警示人們:人類應摒棄互相排斥的“非此及彼”式的思維模式,在共處中建構一種更具包容性、相互尊重的“亦此亦彼”式的和諧思維,在多極共處中建立民族團結、男女平等和階級和解的和諧社會。
——劉艷輝
作者簡介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美國著名作家。曾在蘭登書屋擔任高級編輯,後赴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93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
最藍的眼睛》、《
秀拉》、《
所羅門之歌》、《
寵兒》、《
爵士樂》、《
天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