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儒學宮

恩平儒學宮

明成化十四年 朝廷指令荊新會、新興、陽江三縣部分屬地復置恩平縣,在開設縣治的同時,興建一座學宮,經一年多建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恩平儒學宮
  • 地理位置:廣東省江門市
  • 著名景點:大成殿
  • 始建時間:1480年
概述,地址,學宮歷史,

概述

儒學宮於清代經九次修建和擴建,為園林式建築,共分為三進,後為崇聖殿、中為大成殿,大成殿左右各有房屋二間,殿前為月台,台左右為兩廂,為豎碑亭各一間,台前為丹樨,月台南側為哉門,門左為召官祠,旁為文官廳:門右為多賢祠,旁為武官廳:刀外為拌池,架以石拱橋,名為金水橋,池前為文明門。學宮左側為明倫堂,堂後為尊聖閣:右側為文昌祠,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文昌祠崩塌,改建為近聖書院。宮內各種木石浮雕琳琅滿目,所雕人物景色栩栩咖生,其中尤以明代新會理學家陳白沙先生撰寫和手書的《修恩平縣儒學宮碑記》力量珍貴。此外還有康熙五十一年的《新遷學宮碑》、乾隆十九年的《候廖公德政碑》、嘉慶二十年建的《重修學宮助捐碑》。
儒學宮這座古建築,於1962年被毀,改建成校舍,現僅存主體建築崇聖殿和正中的大成殿。恩平人民政府已把它列為重點保護文物之一。陳白沙撰寫的《砷記》石刻也已找回。許多遊客為了瞻仰古代辦學的足跡及研究古代有價值的建築,不斷前來遊覽和作學術研究。

地址

恩平學宮建於恩平市鰲峰山腳。

學宮歷史

始建於明朝成化十六年(1480年),正德二年(1507年),修建欞星門。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縣陳聖煜將學宮遷建鰲峰山下(今恩平一中址),後經多次修建擴建。
同治五年(1866年)後,學宮頗具規模:後為崇聖殿,中為大成殿,殿前為月台,左右為兩廡,兩廡左右為豎碑廳各1間,殿左右為旁屋各3間。月台南逾為戟門,門左為文官廳,祠左為文官廳;門右為鄉賢祠,祠右為武官廳;外為泮池,架以石橋,池前為欞星門,門前有一碑石刻上“文武官員至此下馬”8個大字。又前為文明門,門前為青雲路。廟東為明倫堂,堂後為尊經閣,前為大門,原作學署。廟西建近聖書院。
學宮是縣學和文廟的總稱,又稱孔廟。教諭、訓導既是縣教育行政的學官,又是縣學的教官。清末,恩平各界代表曾在學宮舉行“祀禮”(祭祀孔子)活動。
民國時期,學宮年久失修,破舊不堪。抗日戰爭期間,省立中區臨時中學(後改越華中學)遷來恩平後,利用學宮設國中部。
1951年秋,農校從“三聯中”分出後,以學宮為校舍。1962年,恩平華僑中學從江洲市遷來學宮建校,拆毀大成殿及左右建築物,豎碑廳的碑石全毀,只有明朝陳獻章寫的《修恩平縣儒學碑記》一部分被保存下來。
1965年,崇聖殿屬危房,縣撥款1萬元修葺後,僑中用作辦公室。“文化大革命”期間,崇聖殿屋脊用泥塑的兩條龍,被當成“四舊”而砸碎。同時,殿邊的尊經閣也被拆掉。
1970年,僑中停辦,原校舍被恩城中學利用。1972年,該校為擴建運動場,把泮池連同池上的石拱橋(人稱金水橋)拆掉填平。至此,學宮只剩下崇聖殿廓和一塊不完整的石碑。
1978年恩平一中復辦,經多次修葺,使“學宮”重放光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