恧

恧,漢語三級字 ,讀作恧(nǜ),指慚愧。也指自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恧
  • 拼音:nǜ
  • 部首:心
  • 部外筆畫:6
  • 總筆畫數:10
  • 五筆86:DMJN
  • 倉頡:MBP
  • 五筆98:DMJN
  • 四角號碼:10332
  •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067
  • 筆順編號:13252 24544
  • 筆順讀寫:橫撇豎折豎豎捺折捺捺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音韻方言,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1、慚愧:愧恧。
基本詞義
◎ 恧 nǜ
〈形〉
(1) 自愧 [be ashamed]
恧,慚也。從心,而聲。——《說文》
山之東西,自愧曰恧。——《方言六》
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後漢書·張衡傳》
處之不慚恧。——《漢書·王莽傳上》
內負宿心,外恧良朋。——嵇康《幽憤歌》
(2) 又如:恧顏(慚愧);恧步(惶愧卻步);恧怩(慚愧忸怩);恧恧(慚愧的樣子);恧然(慚愧的樣子);恧縮(慚愧而畏縮)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恧【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女六切,音忸。《說文》慙也。從心而聲。《徐曰》心挫衂也。《小爾雅》心愧為恧。《揚子·方言》山之東西,自愧曰恧。
又葉女力切,音匿。《張衡·思賦》夕惕若厲以省諐兮,懼余身之未敕。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
又或作忸。《六書精薀》從而從心。髡首而心懷慙也。
說文解字
恧【卷十】【心部】
慙也。從心而聲。女六切
說文解字注
(恧)慙也。從心。而聲。女六切。古音在一部。音轉入三部。屋韻。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nug6 [海陸豐腔] nuk7 nut7 [客英字典] nuk7 [台灣四縣腔] nuk7 nut7 [梅縣腔] nuk7
◎ 粵語:nuk1 nuk6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nɯɡ
-
nuɡ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女六
屋三
入聲
三等
開口
入一屋
ni̯uk
nĭuk
niuk
niuk
ɳɨuk
ɳiuk
ɳuwk
nv4
nriuk
niuk
慙也
女力
職開
入聲
三等
開口
入二十四職
ni̯ək
nĭək
niək
niek
ɳɨk
ɳɨk
ɳik
ni4
nrik
niok
慙也又女六切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ꡇꡦꡟ
-
-
ñÿu
-
-
ȵy
入聲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女六
一屋
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六東董凍篤
陰入
慙也心愧為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