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時代(恐龍的鼎盛期)

恐龍時代(恐龍的鼎盛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生代:顯生宙第二個地質年代,指介於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間的時代,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是地球上爬蟲類統治地球最鼎盛的時代,其中代表動物恐龍,出現於三疊紀,鼎盛於侏羅紀、白堊紀中期,滅絕於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由於當時地球上最繁盛的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就是恐龍,統治地球時間長達約1.6億年之久,故中生代也被稱為恐龍時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生代
  • 外文名:Mesozoic Era
  • 別名:恐龍時代
  • 地質年代時間:距今2.5億年至6500萬年前
  • 代表生物:恐龍
  • 其他生物:鱷類,翼龍,魚龍,滄龍等等
  • 植物類:蕨類、蘇鐵類,後期為開花植物
  • 代表鳥類:黃昏鳥
  • 代表哺乳動物:吳氏巨顱獸
三疊紀:恐龍的黎明,約距今2.5億年至2億年前,持續約50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腔骨龍、虛型龍
代表食草恐龍:板龍
水生生物代表:魚龍、幻龍
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標誌。雖然這段時間的岩石標誌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準確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其誤差在正負數百萬年。
由於三疊紀早中期延續了二疊紀的乾旱,比較大型原始的類哺乳爬行動物滅絕,取而代之的是體型相對嬌小的進化更完善的爬蟲類,而且因為當時大型的如波斯特鱷,主龍類等掠食動物的滅絕,給了早期的恐龍等小型爬行動物生存進化的空間,如肉食性的虛型龍,腔骨龍,植食型的板龍等,漫步大地,早期翼龍和魚龍開始主宰天空和海洋,地球上從此進入恐龍時代並一直延續了長達1.6億年。
侏羅紀:恐龍的鼎盛時期,約距今1.99億年至1.45億年前,持續約54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異特龍、角鼻龍、蠻龍、
代表食草恐龍:腕龍、梁龍、劍龍
代表水生生物:魚龍、蛇頸龍
侏羅紀時期,大陸開始真正的分裂,導致以後的恐龍走上了獨立演變的道路,侏羅紀的氣候開始變得溫暖潮濕,植被繁茂,恐龍等生物經歷了約5000多萬年的進化,衍生出一大片形態各異的恐龍和其他生物,如植食性的巨大的腕龍科和梁龍科,背上長有骨板的劍龍科,肉食性的如異特龍科,角鼻龍,雙脊龍等,同時期的海洋里也游著稀奇古怪的魚龍類和蛇頸龍類,小的幾米,大的十幾米不等,天空飛舞的翼龍也形態各異,有長冠的,有長嘴的等,這時候的恐龍開始主宰地球了。
白堊紀:恐龍的衰亡時期,約距今1.45億年至6500萬年前,約持續80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暴龍、鯊齒龍、阿貝力龍、棘龍、盜龍
代表食草恐龍:三角龍、鴨嘴龍、甲龍、泰坦巨龍
代表水生生物:滄龍、帝鱷
代表飛行生物:風神翼龍、翼手龍
白堊紀時期是中生代最後一紀,恐龍種類相對於侏羅紀明顯減少,相對繁盛的是陸地上植食性的角龍類、鴨嘴龍類,甲龍類和肉食性的暴龍科,阿貝利龍科,鯊齒龍科等,天空中飛舞著翼展達12米的風神翼龍,海里游著長達19米的滄龍,雖然種類相對於侏羅紀減少了,但體型明顯更為巨大,如長頸的泰坦巨龍類大部分都是7、80噸的大傢伙,棘龍和雷克斯暴龍更是成為了地球上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陸生肉食性動物。到了白堊紀後期由於地球環境劇烈變化,也有說是1顆直徑超過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終結了恐龍時代,不光是恐龍,連同翼龍,魚龍,蛇頸龍,滄龍也一同滅絕了,如今只剩下博物館的化石還在向我們講述那曾經的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