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源祥家紡
1927年,沈萊舟在上海創立了恆源祥。“恆源祥[1]”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絨線製造商,2009年,恆源祥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絨線製造商。涉及家紡、針織、服飾三大產業版塊,有上百家聯盟體工廠、4000多家經銷網點,擁有2000多個規格品種的紡織類綜合性集團公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恆源祥家紡
- 屬性:家紡
- 創立者:沈萊舟
- 地位:目前全球最大的絨線製造商
企業介紹,規模,歷史沿革,經營模式,
企業介紹
概況
1927年,沈萊舟在上海創立了恆源祥。“恆源祥[1]”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絨線製造商,2009年,恆源祥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絨線製造商。涉及家紡、針織、服飾三大產業版塊,有上百家聯盟體工廠、4000多家經銷網點,擁有2000多個規格品種的紡織類綜合性集團公司。1999年時“恆源祥”品牌的無形資產約5000萬元,目前的評估價值約6個億。旗下成立於1998年的恆源祥服飾公司經過6年的發展,目前,公司主要經營男裝、女裝和童裝以及服飾配件四大類項目。擁有十幾家生產工廠,及服飾生產流水線設備。
它以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聲譽,用無形資產調動有形資產。一次又一次的成為行內的典範。1999年時“恆源祥”品牌的無形資產僅約5000萬元,而目前的評估價值已激增到6個億。
目前,中國服裝業已步入了“品牌爭霸”的時代,競爭已從產品的品質競爭演變成品牌的較量。成立於1998年的恆源祥服飾公司經過6年的發展,憑藉其強大的品牌實力與獨特的行銷策略終於贏得了市場。目前,公司主要經營男裝、女裝和童裝以及服飾配件四大類項目。一直以其良好的企業形象和文化內涵、深受消費者關注與青睞。[2]2013年5月23日訊息,日前,恆源祥集團總經理陳忠偉在公開會議上表示,電子商務之所以蓬勃發展,是因為在過去階段國內生產製造能力遠遠大於市場消費需求能力,導致電商在以“白菜價”搶占市場。
規模
恆源祥[2](集團)有限公司坐落於上海黃浦區金陵東路,擁有超過100家加盟工廠及全國五千多家加盟終端。其中江蘇恆源祥服飾有限公司、江陰市針織絨線有限公司地處澄、錫、虞、張四市交界處,顧山鎮北,錫張線旁。地理優越,交通便捷。全廠擁有固定資產4400多萬元,積累資金8000多萬元。廠區面積8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0平方米,綠化面積2。45萬平方米,擁有五層“恆源祥”服裝大樓,總投資1800萬元,建築面積11200平方米,職工1200多人,2000年度無錫市明星企業,江蘇國際諮詢評估公司“三A”企業,江蘇省清潔文明生產企業,江陰市環保先進集體。日前,我廠具有年紡和染色4000噸絨線的生產能力,年產250萬件襯衫、50萬條西褲專業廠家。 自1991年建廠以來,走高起點、高投入、高標準、高效益的發展之路,不斷積累資本,企業滾動發展。尤其是在1993年加盟上海恆源祥公司,專業生產中國馳名商標“恆源祥”“小囡”牌絨線。瞄準國內市場,唱響品牌主旋律,依託品牌,立足名牌,充分發揮品牌 優勢。生產的218、212、286絲光防縮絨線、216、612、AA212、617、690、286絨線,暢銷各大中城市,覆蓋全國市場,今年又推出全毛211特種超柔軟絨線、234絲光防縮防蟲蛀高級針織絨、281(新一代)抗菌保健型超柔軟絨線。恆源祥絨線在全國的絨線銷量中占23%,被譽為絨線大王,是國際羊毛標誌的認證產品。
歷史沿革
一個以經營[3]絨線為生的商店字號,在近80年後仍然家喻戶曉,並且在經歷了重重變革後,發散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這就是恆源祥。 1927年,沈萊舟成立了一家人造絲毛商店,取“橫羅百貨、源發天祥”之意,給店取名為“恆源祥”。1956年,公私合營後,恆源祥成了國有企業。1987年,恆源祥絨線店從金陵路搬至南京路;同年,劉瑞旗進入恆源祥擔任經理,時年29歲。在恆源祥日後的發展中,恆源祥的名字便總是和劉瑞旗聯繫在一起。
劉瑞旗進入恆源祥所做的第一件事在當時是離經叛道的。他一上任,便決定將店鋪中的庫存商品削價處理掉,這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將國有資產變相流失,其行為在當時受到了批評,但是卻給恆源祥帶來了流動資金。有了這筆資金,店中的商品品種與花色豐富起來。接著,劉瑞旗別出心裁地開創了“引廠進店”的經營模式,把商店的櫃檯租給不同的生產廠家,銷售業績最好的廠家能夠獲得最好的櫃檯位置,銷售不好的廠家則有可能被趕出商店。在競爭機制的促動下,恆源祥的銷售額在兩三年內便翻了10倍。
為了能夠擁有“恆源祥”牌產品,1989年底,劉瑞旗開始尋找工廠合作生產。1991年3月1日,恆源祥牌絨線誕生。有了品牌產品後,劉瑞旗開始著手推廣品牌。他幾乎傾盡上一年的所有利潤投入廣告,於是在中央電視台的黃金時段頻頻出現了恆源祥。隨著維護恆源祥商標的投入持續增長,在僅靠單一的絨線產品無法支撐的情況下,恆源祥從1997年開始實施產品延伸,除了生產絨線、羊毛衫、羊毛內衣、羊毛襯衫等針織類產品外,也開始從事西服、床上用品的生產。
2000年,萬象集團被世貿集團收購,而恆源祥作為萬象集團原有的一員也被劃入了世貿集團旗下。考慮到世貿的發展重心為房地產,和恆源祥的品牌發展戰略相差太遠,劉瑞旗執意斥巨資收購“恆源祥”品牌,於2001年成立股份公司。恆源祥人認為,要維護一個商標,除了前期的導入成本外,更重要的則是後期的維護成本和提升成本,只有如此,品牌才可能處於一個上升的狀態。因此即使在資金匱乏的情況下,恆源祥仍然以每年30%的遞增幅度投入品牌維護。
2001年2月,又成功地以MBO收購的方式實現了恆源祥的轉制,為公司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2002年6月,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確立了“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品牌戰略目標。
截至2004年底,恆源祥通過加盟的方式已在全國建立了5800餘家銷售網點,擁有170餘家加盟工廠,年生產產品超過3.75億件。同年,他們以600萬元的天價成功競購了世界上最細的羊毛,從而向世界證明中國毛紡企業的實力。如今,恆源祥仍然在探索,毋庸置疑的是,恆源祥這一老商標已經成為他們最大的財富,而且還將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造就品牌
劉瑞旗,1958年出生,文化程度不高,經常開玩笑地說自己國小還沒畢業。1987年恆源祥還只是南京路上的一家百餘平方米的毛線商店,學徒出身,踩過黃魚車,出過苦力的劉瑞旗,走馬上任恆源祥總經理。面對這家有著78年歷史的老字號,他採取了一系列行動:註冊恆源祥和小囡商標;在電視台黃金時間做廣告力推恆源祥品牌。18年後的今天,恆源祥已成為中國著名商標。
1991年到1996年短短5年時間,恆源祥因為持續推出一個內容極其簡單的廣告而成為婦孺皆知的品牌。恆源祥每年維護品牌的費用,包括直接支付給媒體的廣告費和搞活動的費用,大概是在6000萬元左右。劉瑞旗說,他們深深地知道品牌對於一個企業的作用。品牌的投入,持續的時間越長越有效果,如果間斷一下,那前期的投入全都會浪費的。恆源祥有個說法,一要做創造第一的工作,因為人們不太容易記住第二;二是堅持,哪怕你的事情不是第一,但是堅持的時間變成第一,那你也變成很偉大了。因為信息很發達,做什麼事很容易被模仿,但唯有一個是不可以被複製的,就是時間。你所建立的歷史是不可以複製的。“羊羊羊”這個單調的廣告,“五秒廣告”連播三遍的行銷方式,也被譽為廣告界的“恆源祥現象”。有的消費者不喜歡,覺得挺煩的,劉瑞旗認為這是對消費者記憶的一種衝擊。要讓消費者記住,一定是要用差異,要用與眾不同的方法。
品牌故事
2004年3月,恆源祥在澳大利亞一個盛大的羊毛拍賣會上,以600萬元人民幣買下90公斤頂級超細羊毛。結果,此次購買事件在羊毛界引起了強烈凡響,影響之大讓很多人始料未及,不但媒體爭相報導,而且世界羊毛主要生產國如紐西蘭、南非、烏拉圭、阿根廷都有公司來電來傳真,以往的拍賣中,超細羊毛大多被義大利著名公司拍走,最後流入巴黎、米蘭、紐約或東京高檔服裝店。此次恆源祥集團在澳大利亞悉尼拍賣會上力挫義大利、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眾多羊毛大鱷,成為這捆“金羊毛”的主人,創下了3個第一:中國企業第一次成功參與;這次拍賣的是迄今世界最細的羊毛,只有11.9微米;世界上至今價格最昂貴的羊毛。
恆源祥成功拍得的超細羊毛是由澳大利亞南威爾斯州一對兄弟理察·古德里奇和比姆所養的羊生產出的,直徑只有11.9微米,被譽為世界上最纖細、質地最優良的羊毛,只相當於人類頭髮直徑的1/5。專業人士介紹,只要細度在19.5微米以下就是超細羊毛,目前成功開發的最細羊毛的細度是15微米,但恆源祥本次購得的羊毛。古德里奇兄弟為了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羊毛,搭建了一座豪華羊圈,對羊只精挑細選,嚴格控制室溫,餵以特製的飼料,拍賣之前的90公斤的超優質羊毛專門保管在澳大利亞國民銀行保險柜中。
經營模式
恆源祥[4]的經營模式也是嶄新的,那就是一方面全力維護恆源祥的品牌地位,另一方面尋找更多的加盟者,推廣恆源祥的商標使用權。截至2005年2月恆源祥已經有100多個加盟工廠和5300多個加盟銷售商。
恆源祥最早是做手編毛線開始起家的,雖然現在在手編毛線業已經可以做到中國最有影響力或者規模最大的企業,但這個產業在慢慢地走下坡路,經營毛線帶來的利潤已經無法支撐品牌在市場當中運行的成本。因此從1998年開始,恆源祥商標就向跟羊和羊毛相關聯的其他領域進行延伸,現在有羊毛衫、羊絨衫,有西服,有夾克衫,有襯衣,還有家用紡織品。
恆源祥是品牌擁有者,與加盟工廠和經銷商簽訂強勢契約,其中對質量控制起到關鍵作用的是罰款條例。恆源祥內部工作人員透露:每個加盟者必須交納5萬元-20萬元不等的質量保證金,加盟契約規定,生產商一旦發生質量問題,這些保證金將被悉數沒收。發現假冒則堅決打假。在產品設計和技術研發方面,也採取社會資源整合的方式,跟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進行合作。顯而易見,在產品的設計生產和技術創新領域,劉瑞旗和他的核心團隊並沒有直接參與管理,而是由加盟生產商自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