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紫外輻射

恆星紫外輻射指早型星(O、B、A型)在紫外波段最強的輻射。恆星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建立恆星大氣模型。根據可見光波段資料建立的大氣模型理論,早型星在紫外波段有很強的連續譜,并迭加許多共振吸收線(見共振吸收)。近年來大氣外紫外觀測結果同理論預測比較一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恆星紫外輻射
  • 外文名:stel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解釋:早型星(O、B、A型)
  • 類型:輻射
恆星紫外輻射,太陽紫外輻射,

恆星紫外輻射

恆星紫外輻射(stel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早型星的紫外測光給出一個有趣的結果是紫外顏色-目視顏色圖,它表明紫外波段比可見光波段有大得多的變化範圍,如在1700-V和B-V(見色指數)的顏色圖上,顏色的變化相差11倍,所以紫外色指數隨大氣參數的變化要比可見光的敏感得多。晚型星(F、G、K和M型)的紫外輻射雖不強,但在紫外波段已觀測到它們有類似的色球和星冕的發射線(如2800埃的一次電離鎂線、氫的賴曼系α 線等),國際紫外探險者衛星就發現御夫座α有明顯的色球層,這意味著高溫星冕是恆星所普遍具有的。對各種不同光譜型恆星進行這種紫外發射線的研究,在理解太陽耀斑現象和探討恆星色球等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對變星的紫外觀測也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結果。獵犬座α的多色紫外光度測量表明,對於不同的波長,5.5天周期的光變曲線有不同的光變形式。波長2985埃和2945埃沒有顯示出5.5天的周期變化,3317埃同2462埃、2386埃和1913埃差不多有180°的位相差,而三個短波長光變曲線在0.1位相處出現一明顯的極小值,並在0.5位相附近出現一不對稱的雙極大。另外,對經典造父變星的紫外觀測表明,除了同可見光波段的觀測結果有共同之處外,也發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以劍魚座β為例,光變曲線除了在0.0位相處有駝峰外,紫外觀測發現在0.75和0.85位相處也有駝峰。

太陽紫外輻射

身處太陽系的我們必須了解太陽的紫外輻射,很多PLMM也很關注太陽的紫外線吧。
太陽在紫外波段的電磁輻射,波長在10—400埃之間,約占太陽輻射總量的7%.在地球表面接收的太陽紫外輻射很弱,這是由於太陽紫外輻射經過地球大氣時,被大氣中的臭氧、氧、氮等分子吸收,一般波長低於300埃的太陽紫外輻射已無法到達地球表面.太陽紫外輻射按波長可分為三個區域:近紫外(310—400埃),中紫外(170—3100埃)和遠紫外(10—1700埃)。在近紫外和部分中紫外區,太陽光譜與可見光譜類似,在連續光譜背景上出現吸收線.在2100埃以下,吸收線變弱,並開始出現發射線.比170埃波長更短的部份,近於沒有連續背景輻射和吸收線,只有發射線出現.不同波長的紫外輻射來自不同的太陽大氣層,近紫外、中紫外輻射來自光球層,遠紫外輻射主要來自色球層、色球—日冕過渡層和內日冕.在整個紫外區,最主要的發射線是氫的萊曼線,其中最強的是萊曼阿耳法線,其次是萊曼線貝它線.雖然紫外輻射在太陽輻射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因為其輻射能夠引起地球高層大氣的各種反應,並且對衛星表面有很強的破壞作用,所以研究太陽紫外輻射非常有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