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關於人性的一種重要觀點。西漢哲學家董仲舒用陰陽觀念來闡明人性的性質,區分貪、仁兩種人性。他還以仁性為性,貪性為情,含有性善情惡的思想傾向。唐代哲學家李翱在《復性書》中,明確提出性善情惡的觀點,認為“人之性皆善”,而“情者,性之邪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善情惡
- 本質:人性的一種重要觀點
- 時代:中國古代
- 提出:董仲舒
中國古代關於人性的一種重要觀點。西漢哲學家董仲舒用陰陽觀念來闡明人性的性質,區分貪、仁兩種人性。他還以仁性為性,貪性為情,含有性善情惡的思想傾向。唐代哲學家李翱在《復性書》中,明確提出性善情惡的觀點,認為“人之性皆善”,而“情者,性之邪也”。
中國古代關於人性的一種重要觀點。西漢哲學家董仲舒用陰陽觀念來闡明人性的性質,區分貪、仁兩種人性。他還以仁性為性,貪性為情,含有性善情惡的思想傾向。唐代哲學...
董仲舒在繼承孟、荀人性論的基礎上,融合陰陽思想,將人之情性納入天人哲學體系之中,提出了“性善情惡”的命題和初具雛形的“性三品”說。董仲舒人性論的最後...
漢代以後,內心修養被逐漸引向極端,把性與情對立起來,乃至主張“性善情惡”、存理滅欲。中國歷史上的各種倫理思想,尤其是儒家倫理思想,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朝鮮、...
是人的自然屬性,它不是善的,而是惡的,換句話說,人不是性善的,而是性惡的...從儒家的道德人性論出發批評“嗜欲”與“累情”,與道家的無情無欲論殊途同歸...
翱追隨韓愈而修正其觀點,用《中庸》作為理論根據,發展孟子“性善”說,提出“性善情惡“說。指出性是第一性的,情由性派生,但兩者互有密切關係。認為喜、怒、...
所謂對孔子《詩》學思想的新發現,就是指對孔子《詩》學思想中“情”的發現。...但這種“情”論卻被自漢儒以來的“性善情惡”的觀念漸漸淹沒了,傳世文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