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認同

性別認同(或稱性別同一性)是對自身性別的正確認識,即掌握自己的性屬性或相應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別認同
  • 外文名:Gender identity
  • 套用學科:心理學
概念,發展階段,意義,

概念

性別認同(或稱性別同一性)是對自身性別的正確認識,即掌握自己的性屬性或相應的作用。
在正常情況下,兒童總是以確定的性別身份進入這個世界的。從他們一問世,父母便開始與特定性別相適應的特定方式來對待他們,如姓名、服飾、玩具,乃至以後的行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準則等等。兒童從成人對他們的態度中開始接觸到自身的性別問題,並且開始以某些外部標記來區別周圍的男性和女性。有研究者報告,早在2歲時,兒童就開始懂得一些性別認同,他們能認同自己的照片,並且開始懂得性別意義不同的詞和某些東西是屬於哪一性別的(如領帶是爸爸的,唇膏是媽媽的等)。2.5歲的兒童開始能回答關於性別的問題,並對圖片上人物的性別作出認同,並把自己與圖片上人物的性別進行認同。3歲左右兒童對性別的理解有所進步,但他們還不會利用性別類型的標記來選擇與自己相應的性別。為了研究兒童進行性別認同的因素,湯普森和本特勒(Thompson & Bentler, 1971)向4~6歲的兒童和一組成人呈現一個性別特徵不規則的裸體玩具娃娃,這個玩具娃娃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但有三個特徵,即有女性的體型、女性的髮型、男性生殖器。主試給被試兩堆衣服,一堆是女裝,另一堆是男裝,讓被試挑選合適的衣服給玩具娃娃穿上,以便“去參加晚會”或“去海濱”,還要兒童給玩具娃娃起個名字,並說明為什麼這樣起名。研究發現,兒童利用玩具娃娃的頭髮長度作為決定性別的標準,不太注意生物性特徵。在144個兒童中,只有14人提及玩具娃娃上身的特徵,僅有24人提及生殖器,而成人則利用性徵和第二性徵作為決定玩具娃娃性別的因素。研究者還發現,在4~6歲,兒童利用生物性特點進行認同的能力沒有多大改進。
兒童把髮型、服飾等作為區分性別的根據。當髮型、服飾改變後,他們認為性別也就隨之改變了,這是一種關於性別的不守恆。如同長度、體積、重量的守恆一樣,性別守恆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大約在七歲前達到。性別守恆是隨著其他種類的守恆而完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與兒童理解能力的增強有關。性別認同是在生物學基礎上兒童與成人相互作用的結果,兒童的性別認同,離不開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態度,而兒童的性別認同又反過來影響著父母社會化的發展,因為兒童已經成為父母自身社會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顯著因素,因此有人說,對於父母來說,有兩個社會化的過程,一個是兒童的社會化,另一個是父母在成人社會化中的繼續發展,這種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發展階段

科爾伯格把兒童性別守恆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性別標誌。早期的學前兒童能正確標誌自己以及他人的性別。但這時的兒童對性別的認識是根據外部的、表面的特徵,如頭髮長度、服飾等。將一個玩偶的服飾或髮型改變後,兒童認為它的性別改變了。
第二階段:性別固定。這時的兒童對性別的“守恆性”有了一定的理解,如知道男孩將來要長成男人,女孩將來會長成女人,但他們仍相信改變服飾、髮型等就能導致性別轉換。
第三階段:性別一致性。幼稚園大班兒童和國小低年級兒童開始確信了性別的一致性,他們知道即使一個人“穿錯了衣服”,也不會改變性別。
兒童獲得性別守恆不僅與認知水平的發展有關,也與他們對性別的知識有關。對3~5歲兒童的研究發現,學前兒童有無關於生殖器的知識對區分性別具有顯著作用。

意義

性別認同對個體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絕大多數人的性別認同與生物學意義上的性別是吻合的。因而,他們能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能安然地接受自身的性的特徵。如果性別認同發生障礙,則不能平靜地適應性和社會生活,嚴重的則會形成“異性癖”,即一個生物學上確定的男人或女人,卻拒絕自己的性別,堅持認為自己是個異性,甚至不惜動用外科手術以達到目的。這是一種性心理障礙,從心理學上講,無一不與早期性別認同的障礙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