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定型理論(theory of gender-typing)是指西方性別差異心理學理論。源於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性別定型是兒童社會學習的結果。有三種形成方式:(1)直接強化。父母或成人對男女兒童的行為進行直接、有選擇的獎懲,使之做出符合自己性別的行為。如,男童因敢作敢為受到獎勵,就會定型;而女童因之受到指責,以後就會放棄這種行為。(2)同性模仿。兒童通過模仿與自己同性別的成人的活動而獲得性別定型行為。(3)觀察性學習。兒童通過觀察,提前區分不同性別的行為模式,預測自己行為的種種後果,性別定型過程就變得更加靈活,進程也逐漸加快。一般認為,該理論未進一步深入分析兒童內在特點在性別定型過程中的作用。
性別差異心理學(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亦稱“男女差異心理學”。心理學分支學科。研究男女兩性在心理與行為上的差異及其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具體研究內容:(1)了解兩性心理與行為的差異,確定差異程度以及社會生活對兩性的影響;(2)探索兩性心理與行為差異的根源、產生行為差異的內在機制,並確定生物遺傳、生理機制、生活情境、社會文化、模仿學習、認知發展等因素在兩性心理行為差異形成中的重要影響作用。理論學說主要有四:(1)角色自居說。源於精神分析理論,強調情感和模仿的作用,認為兒童性別特點的形成是模仿同性別成人(首先為父母)行為的結果。(2)性別定型說。源於行為主義,認為強化是性別特點發展的決定因素,兒童在生活實踐中逐漸區分並掌握性別模式,然後把個人經驗運用到新情境中.從而實現性別的定型。(3)自我歸類說。以發生認識論為理論基礎,強調認知因素在性別特徵形成中的作用,認為兒童先識別性別特點,把自己歸於“男孩子”或“女孩子”,然後有意識地使自己的行為合乎這些性別特徵。(4)生物社會因素說。認為兒童的性別特徵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