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卒中

急性腦卒中常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症狀,大多數是由於病變直接、間接引起的丘腦下部損害所致,可作為重度腦卒中的臨床診斷及判斷預後的參考指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急性腦卒中
  • 屬於:植物神經症狀
  • 原因:丘腦下部損害
  • 症狀:噁心嘔吐
症狀,相關文獻,

症狀

1 噁心嘔吐
嘔吐中樞在延髓,受刺激可引起嘔吐。出血性腦卒中時噁心嘔吐多見。有學者統計,中、重度小腦出血92%有嘔吐,大腦半球出血占60%。腦幹出血也常出現嚴重的噁心、呃逆、打噴嚏等症狀,腦葉出血少見噁心嘔吐。缺血性腦卒中發生時,大腦梗死患者噁心嘔吐少見,小腦梗死及延髓背外側綜合徵中噁心嘔吐者多見,不少病例出現較頑固性呃逆,占病例的42%。
2 出汗與體溫
急性腦卒中患者常伴有出汗與體溫的改變。大腦出血常出現面部潮紅,頭面部出汗,體溫輕度升高,有發熱和滑膩感。腦幹、腦室及小腦出血患者常表現為皮膚蒼白、出冷汗,尤其是小腦出血患者甚為明顯,上半身大汗淋漓者並不少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出汗者少見。有的學者認為腦梗死患者可偏側出汗和皮溫異常,是交感神經通路受損所致。
出血性腦卒中,特別是累及大腦中線部位的出血,如腦室出血,大量出血破入腦室者,丘腦下部及腦幹出血等。患者早期體溫下降,幾小時後至幾天常體溫升高,體溫在39 ℃以上。常是高熱不退,無明顯炎症改變,心率較慢,皮膚異常乾燥,軀幹體溫高於四肢,呈中樞性發熱。
3 呼吸頻率的改變
急性出血性腦卒中常出現呼吸頻率的改變。大腦出血時呼吸常深大,多見鼾聲呼吸;腦幹出血的患者,最易觀察到的症狀是呼吸困難,往往是呼吸節律的改變。隨著意識障礙的加深,可出現陳施氏呼吸,呼吸暫停或下頜式呼吸,是生命垂危的標誌。缺血性腦卒中呼吸頻率的改變大腦病變較少,多見腦幹病變,基底動脈尖綜合徵時多見,呼吸不規則似陳施氏呼吸。腦幹被蓋部損害常出現神經性過度換氣。
4 應激性潰瘍
急性腦卒中特別是腦出血患者,並發應激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見症狀之一。也是患者預後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學者統計,165例腦卒中發生應激性潰瘍36例(21.82%)[2],其中腦梗死85例發生13例(15.29%),腦出血80例發生23例(28.75%),基底結區31例發生8例(25.81%),丘腦出血10例發生4例(40%),腦幹出血6例發生4例(66.67%),小腦出血5例發生2例(40%),腦室出血11例發生3例(27.27%)。
由此可見,腦出血患者應激性潰瘍的發生率高於腦梗死患者,病變在腦室,腦幹等中線結構部位的發生率高於大腦半球者。從臨床觀察到,應激性潰瘍的發生率與性別無關,年齡以61~70歲患者居多,60歲以下及70歲以上患者相對較少。另觀察到,主要與意識障礙程度有關,如165例患者中61例有障礙,出現應激性潰瘍29例;清醒患者104例,有應激性潰瘍者僅7例。
腦卒中並發應激性潰瘍的發生原因,過去有人認為是交感副交感亢進所造成,同時由於急性腦腸肽增多所致。現在有人認為,由於腦卒中後患者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內分泌改變,生長抑素對胃泌素調節發生紊亂,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水平增高,消化道平滑肌收縮,導致胃黏膜缺血,胃酸分泌升高,胃黏膜急性糜爛破潰出血。
5 心功能改變
Beyr(1947)最早報導腦心綜合徵,急性腦部病變導致心血管功能障礙。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均可出現急性心梗、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有學者報導急性腦卒中後腦心綜合徵為47.3%(136/287),其中136例中128例(94%)心電圖異常,85例心肌酶升高。腦出血較腦梗死易發生心功能改變,蛛網膜下腔出血更易發生心功能改變。研究 發現,腦出血後神經肽Y(NPY)可能通過中樞及外周心血管運動調節機制而改變心功能,在腦卒中後心臟應變效應中具有不可忽視作用。臨床觀察丘腦下部及腦幹病變患者心功能改變明顯,可能與植物神經受到嚴重破壞,迷走神經興奮性降低,交感、副交感平衡失調,導致心功能改變。
急性腦卒中患者除上述常見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之外,還有因病情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變化,如瞳孔的改變、尿失禁情況、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血糖的改變等。在臨床工作中收集了病史及主要體徵後,如觀察到急性腦卒中時所伴發的植物神經紊亂症狀,對幫助分析病情的診斷及危重程度,對患者搶救時機的選擇,對患者親屬交待病情時有較客觀的評價。

相關文獻

1 陸寅、劉雲林、周廣安等.腦梗死部位與交感神經皮膚反應的相關性研究,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2;10(1):73
2 袁連芳.腦卒中患者應激性潰瘍的調查及預報,中風與神經疾病雜誌,2003;20(6):5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