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黏膜病變

急性胃黏膜病變(AGML)是以胃黏膜發生不同程度糜爛、淺潰瘍和出血為特徵的病變,以急性黏膜糜爛病變為主者稱急性糜爛性胃炎;以黏膜出血改變為主可稱為急性出血性胃炎,發生於應激狀態,以多發性潰瘍為主者可稱為應激性潰瘍。本組病變雖然病因各異,但發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治療均相似,故一併討論。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之一。口服胃黏膜屏障破壞劑為導致急性胃黏膜病變的首要原因,常表現上消化道出血,胃鏡檢查是診斷本病的首選手段。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藥物,酒精中毒
  • 常見症狀:嘔血或黑糞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併發症,治療,預防,

病因

1.藥物
多種藥物,常見的有非甾醇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在酸性環境中呈非離子型及相對脂溶性,能破壞胃黏膜上皮細胞的脂蛋白層,削弱黏膜屏障引起氫離子逆滲至黏膜內,引起炎症滲出、水腫、糜爛、出血或淺潰瘍。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引起“類固醇性潰瘍”甚至穿孔,與胃酸、蛋白酶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減少,削弱黏膜屏障、抑制胃上皮細胞再生關。
2.酒精中毒
乙醇可溶解胃黏膜上皮脂蛋白層,或乙醇經過血流損害腺體的頸黏液細胞,使胃黏液減少,這些均可引起胃黏膜屏障的損害。本病常見的原因是大量酗酒後引起急性胃黏膜糜爛、出血。

臨床表現

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最突出的症狀,可表現為嘔血或黑糞,其特點是:
1.有服用有關藥物、酗酒或可導致應激狀態的疾病史。
2.起病驟然,突然嘔血、黑糞。可出現在應激性病變之後數小時或數日。
3.出血量多,可呈間歇性、反覆多次,常導致出血性休克。起病時也可伴上腹部不適,灼感、疼痛、噁心、嘔吐及反酸等症狀。

診斷

1.病史
有服藥、酗酒或機體處於應激狀態。
2.臨床特徵
嘔血或黑糞為主症狀。
3.實驗室檢查
X線鋇餐檢查常陰性。急性(24~48小時內進行)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局限性或廣泛性點片狀出血,呈簇狀分布,多發性糜爛、淺潰瘍。好發於胃體底部,單純累及胃竇者少見,病變常在48小時以後很快消失,不留瘢痕。

併發症

常因大量出血或反覆出血危及生命。

治療

1.一般治療
祛除病因,積極治療引起應激狀態的原發病,臥床休息,流質飲食,必要時禁食。
2.補充血容量
5%葡萄糖鹽水靜脈輸入,必要時輸血。
3.止血
口服止血藥如白藥、三七粉或經胃管吸出酸性胃液,用去甲腎上腺素冷鹽水中。亦可在胃鏡下止血,噴酒止血藥(如孟氏溶液、白藥等)或電凝止血、雷射止血、微波止血。
4.抑制胃酸分泌
甲氰咪胍靜脈滴注,呋喃硝胺靜脈滴注。

預防

注意飲食清潔,易消化食物,戒菸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