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膿性腮腺炎

急性化膿性腮腺炎多見於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如胃腸道大手術等原因造成大量體液喪失、膿毒血症、長期高熱、脫水等。這些原因造成全身及腮腺局部抵抗力極度低下,口腔內致病菌逆行感染至腮腺而發病。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發生上述情況的機會逐漸減少,即使發生也能及時得到糾正,因此急性化膿性腮腺炎的發病現在比較少見。一般慢性腮腺炎急性發作可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如兒童復發性腮腺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舍格倫綜合徵繼發腮腺感染的急性發作時,腮腺也可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但各自病因、表現、治療及預後均不一樣。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感染科
  • 常見病因: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 常見症狀:急性腮腺腫大,脹痛或持續性跳痛,張口受限,全身發熱不適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急性化膿性腮腺炎較少見,為化膿性致病菌所引起,常見的病原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多數並發於一些患有嚴重疾病(如急性傳染病)或大手術後的患者。
正常時,腮腺分泌大量唾液經腮腺導管排入口腔,有幫助消化及沖洗自潔的作用,重病及消耗性疾病,如急性傳染病後期或胸、腹部大手術後的病員,機體抵抗力下降,全身及口腔的免疫能力減弱,唾液分泌功能障礙,致病菌經腮腺導管逆行進入腺體而發生急性化膿性腮腺炎。此外,外傷或周圍組織炎症的擴展,涎石等亦可引起本病。

臨床表現

1.病史
可有全身系統性感染或傳染病引起的發熱,大手術後禁食、脫水或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既往史,以及急性感染的全身及腮腺局部表現。
2.臨床表現
(1)單側亦可為雙側同時或先後發生急性腮腺腫大、脹痛或持續性跳痛,張口受限,全身發熱不適等病症。
(2)局部病變表現為以耳垂為中心的腮腺腫大,皮膚發紅,皮溫增高,明顯壓痛,由於腮腺包膜緻密,故捫之較硬。
(3)口內腮腺導管口紅腫,分泌減少,病變後期當擠壓腮腺管口時,可有淡黃色較稠的膿性分泌物溢出。
(4)由於腮腺腺體呈分葉狀,故其膿腫形成後可表現為多灶性,即多個分散的膿腫,加之腮腺筋膜堅韌,故即使有膿腫形成亦難以捫及波動感。
(5)全身情況較差的患者,急性期感染可向相鄰組織間隙擴散,而表現相應間隙的蜂窩組織炎的臨床體徵,病程後期膿腫穿破腮腺筋膜及相鄰組織,可由外耳道潰破溢膿,亦可在頜後或下頜角區形成皮下膿腫。
發病急驟,多數患者有高熱、寒戰、全身不適、白細胞增多等全身症狀,少數患者由於機體狀況衰竭,上述全身反應可不明顯。

檢查

周圍血可見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多核白細胞比例明顯上升,核左移,可出現中毒顆粒,但急性化膿性腮腺炎不宜作腮腺造影,以免促使感染擴散,而唾液的生化檢測也無助於診斷。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和實驗室檢查資料可以診斷。

鑑別診斷

1.流行性腮腺炎
多發生於兒童,有流行病接觸史,多為雙側腮腺受累,腮腺腺體腫大,但疼痛較輕,導管口無紅腫,唾液分泌清亮無膿液,周圍血白細胞總數不增高,但淋巴細胞比例增大,腮腺不形成膿腫,常經7~10天而痊癒。
2.嚼肌間隙感染
主要為牙源性感染,表現為以下頜角為中心的腫脹,壓痛,張口受限明顯,但腮腺導管口無紅腫,分泌清亮,膿腫形成可捫得深液動感。
3.腮腺區淋巴結炎
又稱假性腮腺炎,表現為區域性腮腺腫痛,病變與腮腺解剖形態不一致,腮腺導管口無紅腫,唾液分泌清亮。

治療

發病後要注意改善全身情況。對體質衰弱的重症患者,應維持機體的體液平衡,糾正電解質紊亂,必要時輸少量新鮮血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及早選用大劑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內服、外敷中草藥。如膿腫形成,需作切開引流。切開時要注意防止損傷面神經。一般在耳屏前作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暴露腮腺,用小血管鉗沿面神經走行方向行鈍性分離,對分散的小膿灶作多處引流。

預防

本病雖少見,但病情常較嚴重,應積極預防。對重病及大手術後的患者,應特別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衛生,鼓勵咀嚼運動,給酸性飲料或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增強沖洗自潔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