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

怠,①懶散;鬆懈:怠惰|懈怠|消極怠工。②輕慢;不恭敬:怠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怠
  • 拼音:dài
  • 部首:心
  • 總筆畫:9
漢字演變,基本解釋,基本字義,方言集匯,詳細解釋,詳細字義,詞性變化,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漢字演變

怠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釋義】①懶散;鬆懈:怠惰|懈怠|消極怠工。②輕慢;不恭敬:怠慢。
【怠工】 dàigōng 有意地不積極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怠慢】 dàimàn ①對客人冷淡,招待不周到。②表示招待不周的客氣話:怠慢之處,請多包涵。

方言集匯

◎ 粵語:doi6 toi5
客家話:[海陸豐腔] tai6 tai3 [客英字典] tai5 [寶安腔] tai5 [梅州腔] tai5 [東莞腔] toi3 [客語拼音字彙] tai4 [台灣四縣腔] tai5 tai3 [沙頭角腔] tai5 [陸豐腔] tai6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怠 <形>
(形聲。從心,台聲。本義:懶惰)
同本義
怠,慢也。――《說文
懈,怠也。――《爾雅》
怠,賴也。――《廣雅
可先而不備,謂之怠。――《國語·周語》
吉事雖止不怠。――《禮記·檀弓》。注:“惰也。”
毋怠荒。――《禮記·曲禮》。注:“放散身體也。”
怠偷甚矣。――《國語·晉語》
俾君子易怠。――《公羊傳·文公十二年》
兵民怠而國弱。――《商君書·弱民》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又如:怠荒(鬆弛荒廢);怠戲(怠情職責,縱情嬉戲)
疲倦;倦怠

詞性變化

怠 dài
①〈古〉怠慢;不恭敬:守卒皆~炎。(《宋史·楊願傳》)
②〈古〉疲倦:及其~而躓也。(柳宗元
③鬆懈;懶惰:懈~。

常用詞組

【怠工】故意以消極態度對待工作。
【怠慢】
①對人冷淡:~了客人。
2.——以為枕。
②表示招待不周的客套話:多有~,尚祈見諒。
怠yí 1.安樂。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徒亥切《集韻》《韻會》《正韻》盪亥切,𠀤音待。《說文》慢也。《玉篇》懈也。《書·大禹謨》汝惟不怠。
通作殆。《左傳·昭五年》滋敝邑休殆。
《韻會》他代切,音貸。義同。◎按玉篇,廣韻,集韻皆無去聲。韻會從毛氏增。
《集韻》《類篇》《韻會》𠀤盈之切,音怡。義同。《易·雜卦傳》謙輕而豫怠也,虞氏作怡。《史記·始皇紀》視聽不怠。《劉歆·烈女贊》言行不怠。《注》𠀤音怡。
鳥名。《莊子·山木篇》東海有鳥焉,名曰意怠。
《集韻》湯來切,音胎。義同。
葉堂來切,音台。《荀子·堯問篇》執一無失,行微無怠,忠信無倦,而天下自來。《越語》范蠡曰:得時無怠,時不再來。俱葉灰韻。
葉養里切,音以。《詩·小雅》無俾大怠。葉上恥字。
葉徒替切,音第。《歐陽修·范仲淹墓銘》藏其子孫,寵及後世。惟百有位,可勸無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