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鱸蓴

思鱸蓴

思鱸蓴,典故名,典出《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識鑒〉。喻思鄉歸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鱸蓴
  • 類別:典故名
  • 典源:《世說新語箋疏
  • 拼音:sī lú chún
  • 注音  :ㄙㄧ ㄌㄨˊ ㄔㄨㄣˊ
  • 解釋 :喻思鄉歸隱 
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用典示例,

詳細釋義

典源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識鑒〉
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張翰〉~
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父儼,吳大鴻臚。翰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會稽賀循赴命入洛,經吳閶門,於船中彈琴。翰初不相識,乃就循言譚,便大相欽悅。問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載即去,而不告家人。齊王冏闢為大司馬東曹掾。冏時執權,翰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紛,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於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手,愴然曰:「吾亦與子采南山蕨,飲三江水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著首丘賦,文多不載。俄而冏敗,人皆謂之見機。然府以其輒去,除吏名。

譯文

張翰,字季鷹,是吳郡吳縣人。父親張儼,是吳國的大鴻臚。張翰有卓越的才能,善於寫文章,但放任不拘,當時把他叫做“江東步兵”。會稽人賀循前往洛陽受命,經過吳地閶門,在船上彈琴。張翰開始不認識賀循,便過去和賀循交談,非常欽佩賀循。問賀循,知道他要去洛陽,張翰說:“我也有事北上京城。”就和賀循乘船即刻離去,卻未告訴家裡人。齊王司馬冏徵召張翰做大司馬東曹的屬官。司馬冏當時掌權,張翰對同郡人顧榮說:“天下亂紛紛,禍難沒完沒了。名聞四海的人,想求得退隱實在困難。我本是隱居山林的人,沒有名望。你好好地用明智防前慮後。”顧榮握著張翰的手,悲傷地說:“我也和你一起去採摘南山的蕨菜,喝三江的水算了。”張翰因為看到秋風已起,就想起吳地的菰菜、蓴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在能夠適合自己的心意,怎么能旅居幾千里之外以做官去追求名利爵祿呢!”就命令駕車回家。他著有《首丘賦》,文字太多就不錄了。不久,司馬冏失敗,人們都說張翰能預知凶吉。但是官府里因為張翰輕易離去,開除了他的官籍。

釋義

“ 張季鷹 ( 張翰 )辟 齊王 東掾,在 洛 ,見秋風起,因思 吳中 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後因以“思鱸蒓”喻思鄉歸隱。 亦作“ 思鱸膾 ”、“ 思蒓鱸 ”。

同源典故

張翰思歸 張翰悲秋 張翰憶江東 張翰歸 張翰浮誇 張翰知機 張翰知終 張翰辭東府 張翰鱠 思歸張翰 思歸待秋風 思菰米 思鱸 憶膾 憶鱠 憶鱸魚 戀鱸魚 扁舟為鱸魚 故鄉魚美 故鄉鱸鱠 

用典示例

宋 陸游 《自小雲頂上雲頂寺》詩:“故鄉歸去來,歲晚思鱸蒓。”。
唐 鄭谷 《舟行》詩:“ 季鷹 可是思鱸膾,引退知時自古難。”
清 李漁 《比目魚·肥遁》:“昔人思蒓鱸而歸隱,鱸魚乃隱逸之兆,這等看來,我和你一世安閒了
唐 杜甫《洗兵馬》:“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