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鎮志》是思茅鎮人民政府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茅鎮志
- 作者:思茅鎮人民政府
- 出版時間:2008年8月
- 出版社:雲南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367-4111-9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雷繼初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力求客觀、真實地反映思茅城及鎮屬鄉村的自然地理概況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歷程。二、本志上限起於清代,少部分內容作了上溯;下限少數章節止於2004年,多數章節延至2006年。
作品目錄
封面
思茅鎮志
圖片
思茅城區圖
新中國成立前思茅海關舊址
新中國建立前,每年正月初九在思茅石屏會館舉辦的“上九會”景況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改土歸流”中立於思茅壩的重要碑刻文物
1937年思茅中學師生合影
1982年思茅縣恢復建制時的縣委、縣政府辦公樓
20世紀80年代的思茅鎮儒林街
20世紀80年代的思茅鎮南正街
攝於20世紀90年代的思茅鎮寶鑫街
思茅鎮的城市建設歷經了滄桑巨變的發展,尤其是思茅撤縣設市,思茅市更名普洱市,使城鎮面積擴大了十幾倍。圖為思茅鎮五一步行街新貌
滇南邊陲重鎮——思茅,自古為普洱茶加工、銷售集散地,是普洱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圖為思茅一隅
寬敞清潔的街道
思茅交通便利,1961年就修建了飛機場,有波音737飛機往返於昆明
昆曼國際大通道途經思茅,昆洛213國道高速公路貫全境,高快汽車幾小時可抵昆明
思茅的通訊網路方便快捷,各種通訊設備與世界連為一體
思茅的第三產業豐富發展,各種檔次的星級賓館林立。圖為龍生茶業大酒店
昆曼大酒店
綠都大酒店
思茅氣候溫和,景色宜人,是真正的春城。圖為風景優美的梅子湖森林公園
思茅城洗馬河休閒公園
思茅是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圖為各族兒女採摘普洱茶
思茅是普洱茶的原生地,因普洱茶而設行政區,普洱茶文化歷史悠久。從1993年開始,已舉辦了八屆“中國普洱茶葉節”
哈尼族土罐竹筒茶
密林中的斑鳩坡茶馬古道
思茅生產的品種繁多製造精良的普洱茶加工機具遠銷國內外
以思茅命名的“思茅松”生長快,一年長兩台,松脂含珍稀元素,它是思茅的經濟支柱之一。圖為環抱思茅鎮密茂的思茅松林
思茅松木材
原生長於思茅縣政府辦公大樓前挺拔的思茅蒼松
出產于思茅松的松脂產品(出口免檢)
思茅農業生產的技術含量很高,科學種田已走進千家萬戶。圖為蓮花寺水稻新品種實驗田測產
思茅氣候溫和,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圖為科技生產的大棚番茄
大唐漢方製藥廠的石斛基地
甜柚子
本地老品種——小雀梨
蜜桔
香椽
香蕉
豐富的蔬菜市場
大棚蔬菜種植,右上為人工栽培的魚腥草
農貿肉類市場
三家村白廟村民李明榮家養駝鳥,原鎮長蔡茂偉(左一)等領導前往調研
思茅鎮三家村家禽養殖
箐門口中寨村民飼養的優良豬種杜洛克
思茅的魚產品很豐富,常年空運供應昆明等地市場
蔬菜市場一角
民辦金橋花園賓館
思茅鮮花市場
平原村農民賓館
思茅生產的部分皮鞋產品
紅妝素裹
照片附圖
國家嚴禁出口的蘭花珍品——大花萬代蘭
思茅原生紅墨蘭
思茅盛產的碧玉蘭
思茅的普洱茶花
王舜水彩畫
民國畫家陳西屏作品
張泰安作品
民國畫家劉忠林作品
袁敬東作品
賀昆版畫作品(《原野》獲中國第十六屆版畫展覽金獎)
野象出沒思茅
母子行(穿山甲)
“孔明興茶”雕塑,民間傳說是諸葛亮給思茅帶來茶種。(美國天仁公司總裁台胞李瑞和捐贈)
街心馬鹿雕塑。清朝民國時期,思茅的野生動物很多,思茅產的“鹿膠”馳名各地
1997年2月24-25日召開的人代會上,鎮人大主席李雙貴(左二)、鎮長楊亞林(左三)、黨委書記郭建峰(左四)同全體代表們合影
2004年2月25-27日召開的鎮人代會上,選舉毛家德(右三)任鎮人大主席團主席
1990年3月3-5日召開的思茅鎮黨代會上,選舉祁培娣(左五)任黨委書記,羅忠喜(右四)、伍德祥(左四)為副書記
2006年5月召開貫徹集體林權制度精神會議。
2006年召開的表彰大會
1997年召開的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大會
原鎮黨委書記李光健(右一)、鎮長段文學(左一)陪原國家冶金部計畫司司長(思茅歷史名人呂志伊之子)呂壽全(右二)遊覽梅子湖公園
呂壽全司長、後晉修夫人周敏向思茅設市贈送的賀匾,鎮領導在匾前合影
思茅鎮參加『茶葉節』的龍燈隊
清朝、民國時期,由於瘧疾盛行,人口大量死亡,到1949年底,思茅鎮人口不到二千人。解放後思茅獲得新生,人丁興旺,到2006年底,思茅鎮轄8萬餘人。圖為節日活動時的思茅廣場一景
思茅人民安居樂業。圖為民生一景
臘梅新村哈尼族布都人休閒娛樂
春節期間思茅大街傣族白象舞
平安村農家樂
龍生哈尼茶道
2006年思茅鎮中學舉辦元旦運動會
三家村國小舉行一年一屆的運動會
思茅鎮中心國小為提高教學質量舉辦教學研討會
幼稚園優美的育人環境
南正街兩邊遺存的清代古街區
順城街遺存的清朝、民國時期中心馬店
紅旗會堂前的“雅士品茶”雕塑,反映古代思茅遺風
2005年底,省地方志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一是(左三),普洱市志辦公室主任付旭東(左二)等領導到思茅鎮調研指導工作。
《思茅鎮志》評稿會於2007年2月寫開,對志稿進行了認真的評審
思茅鎮有關領導與修志人員合影。
2007年2月9日《思茅鎮志》評審會召開,出席會議的有雲南省地方志辦公室、普洱市地方志辦公室,思茅地、市原老領導和現思茅區、思茅鎮的領導和專家學者30餘人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地理
第一節 建置沿革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區劃
三 社區村寨
第二節 自然環境
一 地質地貌
二 山脈、河流
三 氣候
第三節 自然資源
一 土地
二 森林植被
三 動物
第二章 農業
第一節 生產力
一 耕地
二 勞力
三 農村經濟收入
四 農機具
第二節 生產關係變革
一 清代土地所有制
二 民國時期土地所有制
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土地所有制
第三節 糧食生產
一 面積產量
二 品種
第四節 蔬菜生產
一 菜地
二 品種
三 生產管理
第五節 林業
一 資源
二 林政管理
三 護林造林
四 採伐
五 山林權屬
第六節 畜牧業
一 養豬
二 大牲畜飼養
三 養禽
四 機構人員
第七節 漁業生產
一 資源
二 養殖
三 捕撈
四 銷售
第三章 工業
第一節 手工業
第二節 林產工業
一 林材
二 林板
三 林化工業
四 造紙
第三節 機械工業
第四節 食品加工業
第五節 建材業
第六節 輕化工業
第四章 商業
第一節 市場
第二節 商業構成
一 私營
二 集體
三 國營
第三節 物資供求
一 糧食
二 肉魚蛋
三 蔬菜
四 水果
五 工業品
六 生產資料
第四節 商旅服務
一 飲食
二 旅社
三 旅遊
第五章 茶業
第一節 植茶
第二節 制茶
第三節 普洱茶企業
一 老茶號
二 茶廠
三 茶葉公司
第四節 茶文化
一 飲茶
二 祭茶祖
三 貢茶
四 茶藝大賽
五 茶文化研討與交流
第五節 茶葉節
第六章 財稅金融
第一節 稅務
一 稅種
二 思茅海關
三 稅收
第二節 財政
一 收入
二 支出
第三節 貨幣
第四節 城內金融機構
一 銀行
二 信用社
三 保險
第七章 城市建設
第一節 古建築
一 古城
二 古衙
三 古寺
四 古橋
五 牌坊
六 古民居
第二節 當代建築
一 路街
二 營房
三 庭院
四 小區
五 會堂場館
第三節 風景區建設
一 景區
二 休閒山莊
三 市內雕塑
第四節 環境保護
一 環境演變
二 環境監測
三 環境現狀
第五節 城市管理
一 規劃
二 設計施工
三 市容
第八章 交通運輸
第一節 道路
第二節 公路
第三節 城內交通
第四節 城內運輸企業
第五節 航空
第六節 交通管理機構
一 運輸業管理機構
二 公路管理機構
第九章 郵政電信
第一節 機構
一 郵驛
二 郵政局
三 電報局
四 郵政局
第二節 郵政
一 郵運
二 郵政業務
三 投遞
第三節 電訊
一 電報
二 電話
第十章 衛生
第一節 疾病
一 傳染病
二 地方病
三 瘧疾
第二節 防疫
一 防治鼠疫
二 防治瘧疾
三 接種防疫
四 流感防治
第三節 愛國衛生工作
一 環境衛生
二 飲水衛生
三 食品衛生
四 環境衛生職工隊伍建設
第四節 醫療
一 藥鋪
二 診所
三 醫院
第五節 衛生機構
一 衛生行政機構
二 衛生防疫機構
三 藥品檢驗研究機構
四 衛生救濟機構
五 醫學會
第十一章 教育
第一節 幼兒教育
第二節 國小教育
一 學校概況
二 國小德育教學
三 智育教學
第三節 中學教育
第四節 中等職業教育
第五節 高等教育
第十二章 新聞
第一節 報紙
第二節 印報
第三節 廣播
第四節 電視
一 接收和轉播
二 廣播電視機構
三 電視節目攝製
第十三章 文化體育
第一節 文化機構
第二節 文化體育設施
第三節 文化活動
一 節慶
二 習俗
三 傳統廟會
四 文事瑣敘
第四節 作品
一 書籍
二 畫冊
三 書法
四 音樂
五 影視
六 藝文選錄
第五節 文物古蹟
一 在冊文物
二 補記文物
三 被毀文物
四 失散文物
第六節 體育
一 初始體育
二 專業機構
三 民眾體育
四 體育交往活動
五 競技體育
六 成績優秀的運動員
第十四章 黨派團體
第一節 國民黨復興區分部
第二節 三青團復興區區隊
第三節 幫派社團
第四節 中共思茅鎮委
一 沿革
二 歷次黨代會
三 黨務
四 重要工作
第五節 紀檢
一 沿革
二 定期報告
三 工作任務
第六節 群團
一 工會
二 共青團
三 婦聯
四 農會
五 老齡工作
第十五章 政權政務
第一節 鎮人大
一 沿革
二 人代會
三 人大常務主席
四 人大工作
第二節 政府
一 沿革
二 政事
第十六章 司法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社會治安管理
第三節 戶籍管理
第四節 司法工作
一 普法教育
二 民事調解
三 案件偵破
四 社區管理
五 防火管理
六 禁毒
第五節 案例
一 梁順怒殺海關稅務司案
二 張孟希吊死歐四案
三 王強爆炸殺人案
四 查獲殺人流竄犯劉大遷案
五 偵破機車盜竊團伙案
六 查獲兩名男子體內藏毒案
七 抓獲殺人潛逃境外案
第十七章 軍事
第一節 武裝駐軍
一 屯墾部隊
二 綠營兵
三 國民軍
四 人民解放軍
五 武警部隊
六 其他武裝
第二節 重要兵事
一 茶山農民起義
二 大理義軍攻占思茅
三 日機空襲思茅城
四 解放思茅
五 平息思六叛亂
六 擴軍迎軍
第三節 機構工作
一 管理機構
二 武裝工作
第十八章 人物
第一節 人物傳
張允隨
黑光
吳光漢
後作霖
孫鳳來
封汝弼
張聚美
陳啟周
袁桂芳
劉鐘華
劉鐘琳
鐘松柏
何漢
呂志伊
段雄
武尚賢
楊應康
潘潤礎
何琇
王樹模
秦用寬
徐金秀
後晉修
高仁夫
張繼恆
陳祖武
尹開祥
李國棟
劉乾庭
雷必興
瓦祖英
羅有漢
陳踐明
呂光
武希轅
張之仁
張鈞
鄭肇先
何宏年
袁達生
羅開元
趙汝貴
白小五
詹金安
趙素華
楊佩瓊
許志
張木蘭
李健民
第二節 人物表
一 受省以上表彰的思茅鎮屬先進集體
二 受省以上表彰的思茅鎮屬先進個人
三 鎮(區)職官名錄、幹部任職表
四 思茅鎮烈士英名錄
思茅農場附記
一 古城福音
二 受命勘測
三 曉之以理
四 南荒巨變
五 青春協奏曲
六 追日邊關
七 奔向小康
八 共建中國茶城
考文
一 思茅地名考
二 “銀思茅”初考
附錄
一 請添設普洱流官營制疏
二 思茅鎮人民政府關於切實加強土地管理工作的決定
三 關於思茅市膠合板廠全部資產評估結果確認通知書
四 保護洗馬河倡議書
五 愛管閒事的老百姓給專員的一封信
六 關於對市長批轉的思辦信[2002]案字89號函處理的報告
七 思茅斑鳩坡茶馬古道風景區保護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
八 呼籲修復清代思茅海關、民國初年遷駐思茅之普洱道尹公署、修建普洱茶都名人呂志伊雕像的建議書
九 思茅鎮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摘錄
編纂始末
中共思茅鎮委檔案關於編纂《思茅鎮志》的通知
中共思茅鎮委檔案關於調整《思茅鎮志》編纂委員會的通知
中共思茅鎮委檔案關於調整充實《思茅鎮志》編纂委員會成員的通知
中共翠雲區思茅鎮委員會檔案關於調整充實《思茅鎮志》編纂委員會成員的通知
中共翠雲區思茅鎮委員會檔案關於調整充實《思茅鎮志》編纂委員會成員的通知
中共翠雲區思茅鎮委員會檔案關於調整《思茅鎮志》編纂委員會成員的通知
《思茅鎮志》編纂職名錄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