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與文化:知識問題與中西思想》是2010年12月1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思想與文化:知識問題與中西思想
- 頁數:392頁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思想與文化:知識問題與中西思想》是2010年12月1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思想與文化:知識問題與中西思想》為“知識之迷”、“哲學探究”、“人物與思潮”、“國民意識研究”、“經典與詮釋”等部分,分別探討了“動作性知識與十九世紀早期維多利亞文化中的科學變革”、“宗教知識如何可能”等問題。可以作為...
《知識問題與中西思想》為“知識之迷”、“哲學探究”、“人物與思潮”、“國民意識研究”、“經典與詮釋”等部分,分別探討了“動作性知識與十九世紀早期維多利亞文化中的科學變革”、“宗教知識如何可能”等問題。可以作為哲學的研究者和...
《思想與文化(第12輯):道德·知識·語言》從“倫理與道德”、“知識與社會”、“語言與文化”、“傳統與現代”、“人物與思潮”、“中西之間”、“生活事件”七個方面分別展開,具體包括:“意志軟弱”、“倫理學的基礎:胡塞爾與海德...
比丘·帕瑞克的多元文化主義思想 關於社會資本理論若干問題的思考 父權制理論地位的演變——對幾種女權主義流派的分析 綠色政治:權威主義,還是民主主義 傳統·歷史·政治——奧克肖特對西方政治傳統的解讀 第四編 當代中國政治文化 禮治論...
《思想與文化(第7輯)》是《思想與文化》的第七輯,由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編寫而成,全書分為哲學論壇;倫理、政治與文化;知識與默會之知;中西之間;現代文學回眸;儒學與新儒學;史與思;古典今釋八大塊板。目錄 歷...
本書分為“文化比較”、“道德哲學”、“傳統思想”、“西學研究”、“史學理論”、“文學視域”6個欄目,收有文章15篇,如“自由主義的中立性、國家完善論和儒家思想:一個被忽略的維度”、“論諾斯羅普的中西哲學比較研究”、“...
《思想與文化(第5輯)》是《思想與文化》第五輯,由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編寫而成,全書分為哲學論壇;倫理、政治與文化;知識與默會之知;中西之間;現代文學回眸;儒學與新儒學;史與思;古典今釋八大塊板,由《當代...
楊國強:中西交沖:晚清中國的傳教和教案 路新生:“真”論 文獻與思想 (荷蘭)葉波:釋義以遊說——古本《文子》的論說特點 郭梨華:《文子》哲學初探——以不見於《淮南子》之資料為主的討論 李銳:文子問題後案 附錄 《思想與...
《思想與文化(第五輯)》是2005年12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國榮。內容介紹 本書是《思想與文化》第五輯,由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編寫而成,全書分為哲學論壇;倫理、政治與文化;知識與默會之知;中...
思想與文化(第三輯)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國內十餘位學者關於中國思想文化的論述十七篇,內容包括對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的源流及性質的探討,中西文化的融通與比較,以及知識分子與現代思想建設、中西政治哲學問題的探討等多項內容。
《思想與文化》是2007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國榮。本書分中西之間、傳統與現代、史與思、文學與文化、學術評論、歷史中的哲學、史海鉤沉等八個欄目,收錄了13篇文章。基本信息 拼音題名 si xiang yu wen hua 其它...
韓振華:儒學與啟蒙思想之關係再議 以朱子哲學為中心 中外之間 吳光輝、郭立欣:近代以來日本視域下的朱子學與中國形象 段世磊:日本“倫理學”概念構建中的儒學傳統 從早期“倫理學”教科書看日本國民道德之建構 翁冰瑩:布爾迪厄在...
、“錢穆對《論語》的文本定位與思想闡釋”、“民初修身課本中國民建構的道德想像——一種共和主義視角”、“政治信念和法制理想——論中國左翼文人和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價值訴求”、“國共高層對蔣介石‘國族’思想的認識及其影響”等。
《規範性問題和中西哲學》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國榮 內容簡介 《規範性問題和中西哲學:《思想與文化》第二十三輯》主要內容包括規範性與中西哲學,儒家倫理,舊學新知,多維的歷史研究,語言、邏輯和修辭,佛理探討...
早期維新派的教育救國思想 清末資產階級教育救國思想 晚清教育救國思想 民國初年的教育救國思潮 清末實業救國思潮 民國初年的科學救國思潮 嚴復在中國首倡近代海權 陶行知對中西文化的態度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五四新文化啟蒙 簡論太虛的...
《思想與文化(第12輯):道德·知識·語言》從“倫理與道德”、“知識與社會”、“語言與文化”、“傳統與現代”、“人物與思潮”、“中西之間”、“生活事件”七個方面分別展開,具體包括:“意志軟弱”、“倫理學的基礎:胡塞爾與海德...
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問題 第二輯 德國歷史文化與國際問題 西方近代以來為什麼領先於世界及向中國學習了什麼?不要害怕西化——有感於中國人過洋節 新哲學與人類史大視野——兼談中西文化比較 德法對歐洲一體化目標之爭評析 民族認同意識與...
章清:知識?政治?文化:晚清接納“新概念”之多重屏障 黃克武:俗世化與近代中國的思想變遷 張志強:“經典時代”還是“子學時代”?——“中國哲學史”的敘述開端與“中國文明的主體性”問題 孫江 黃東蘭:作為事件的他者——近代中日...
楊國榮主編的《生活世界與思想世界:思想與文化(第11輯)》共分八個欄目:生活世界、倫理思想、社會反思、歷史溯源、中外哲學、道家詮釋、歐洲思潮、問題與回應,收有文章19篇,如“儀式、象徵、身體-探討飲食禮儀的教化意涵”、“煩:...
書後有五篇論文作為附錄,與正文內容互相對證,以期增進讀者對書中所含思想的了解。作者在書中以其深厚的國學根基和到位的西學領悟力,建立了一種獨立的知識論,為中西哲學的深層次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同時也在中國哲學的研究上開創...
《生命之樹與知識之樹——中西文化專題比較》是高旭東著哲學著作,1989年8月出版,責任編輯:張晨光。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外比較文化叢書》之一。作者從“生命之樹”與“知識之樹”這兩個形象鮮明而又內蘊深刻的象徵性概念入手,對中西...
每章後附有思考討論題、延伸閱讀與參考書目、網路資源連結等,可供讀者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和拓展知識的深度及廣度。作者簡介 徐克謙,1956年出生,哲學博士。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江蘇中華文化學院特約研究員。從事...
洋務運動中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傳播 戊戌前後湖南今文經學的學術播遷及其影響——以王閩運和皮錫瑞為始末 廖平經學思想研究述評 文化轉型背景下的義和團運動 論清末新政時期新舊文化的轉型 清末新政期間新文化體系的構成 長沙近代新式知識分子...
160年來的中國思想界 20世紀的思想反思 20世紀的歷史經驗 激進、保守與知識分子的責任 駁“文明衝突論”當代中國的文化重建之路 當代中國文化建構中的傳統問題 論淮河文化 論皖江文化 土司與土司文化研究芻議 我對新聞史研究的理解 關於...
—後形上學時代的形上學問題》與《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許紀霖《中國知識分子十論》、陳嘉映《語言哲學》、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李學昌《20世紀南匯農村社會變遷》、盛邦和《解體與重構—現代中國史學與儒學思想演進》...
余先生平日撰述多為專業論著,閒時亦關注文化及政治問題,發而為文,關心的層面由學術擴展及時事,而且劍及履及。然余先生雖然觀察與評論兩岸政治,並不實際參與政治,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其出發點乃基於知識分子的社會關懷。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