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和文存:人文傳承中實踐

思和文存:人文傳承中實踐

《思和文存(第3卷):人文傳承中實踐》分精神的家園、校園裡的實踐、理想與希望之孕、講壇的聲音四部分,內容包括復旦的精神、人格的榜樣——我的導師賈植芳先生、上海的教授們、我所尊敬的上海文化老人、我的老師們、幸福與尊嚴:談談我對師德的理解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思和文存:人文傳承中實踐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頁數:402頁
  • 開本:16
  • 定價:79.00
  • 作者:陳思和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6126081
  • 品牌:黃山書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思和文存(第3卷):人文傳承中實踐》由黃山書社出版。

作者簡介

陳思和,1954年生於上海,原籍廣東番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7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兼任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學學會副會長等職務。著作《陳思和自選集》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主編)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巴金圖傳》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論文《試論“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先鋒性》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其他著作有學術傳記《人格的發展——巴金傳》,文學史論著《中國新文學整體觀》、《新文學整體觀續編》,編年體論文集《筆走龍蛇》、《雞鳴風雨》、《犬耕集》、《海藻集》、《獻芹錄》等十幾種。

圖書目錄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裡(代序)
第一輯:精神的家園
復旦的精神
人格的榜樣——我的導師賈植芳先生
上海的教授們
我所尊敬的上海文化老人
我的老師們
幸福與尊嚴:談談我對師德的理解
第二輯:校園裡的實踐
文學教育窺探兩題
既是知識也是審美
文本細讀的意義和方法
關於當代文學史教學的幾點看法
比較文學與精英化教育
關於研究生論文寫作兩題
大學人事制度改革斷想
為什麼要對青少年進行文學教育?
第三輯:理想與希望之孕
自己的書架·現代傳記研究
自己的書架·現代出版與媒介研究
自己的書架·1900—1949年文學研究
自己的書架·1949—1976年文學研究
自己的書架·“文革”後文學研究
自己的書架·比較文學研究
自己的書架·少數民族文學研究
第四輯:講壇的聲音
我們的學科:已經不再年輕,其實還很年輕
從“少年情懷”到“中年危機”
海派文學的兩個傳統
世紀之交的中國文學
批評與創作的同構關係
土改中的小說與小說中的土改
中國當代文學與“文革”記憶
陳映真的創作在新文學史上的地位
附錄一:反思與前瞻
附錄二:大學教育與當代知識分子的崗位
附錄三: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文摘

著作權頁:



在我的經驗中,我與老年人結交的機會並不很多,特別是文化界的前輩人物。因為生性拘謹,又常訥於言,坐在老人面前總感到有點不知所措。但只有幾位老人,因為是頻繁地在一起而不知不覺忘掉了拘束,其中一位就是吳朗西先生。第一次去拜訪先生,我還是個學生,正做著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個案研究。吳先生的家,正是當年文生社的社址,那排狹長的石庫門弄堂房子,曾經出入過文壇上顯赫的人物,一本本新文學史上的名作也由此編成問世;這裡也發生過一樁血腥的事件,一位優秀的散文家因為出版進步書籍而被捕,最終消失在日本憲兵隊的監牢里。當我初次走進這幢充滿歷史感的舊房子時,我曾想像著那屋子的主人一定是飽經風霜,充滿了傳奇色彩。可是第一眼看見吳先生的身影,完全出乎意料:竟是一個平平常常、病病歪歪的老人。因為帕金森氏症,他的嘴唇、手、腳都抖動著,說話有些困難,再加上濃重的四川口音,我開始總聽不明白他的話,需要吳老太太在一旁翻譯,但有了多次接觸以後,漸漸地,我不再是為了寫文章才去採訪,他也不是為了回答問題才接待我,我們的話題越扯越遠。我這才發現,我眼前的這對樸素老夫婦,真正是來自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傳奇世界。
我們現在的人或許無法理解上一代人的浪漫精神。譬如說吧,1920年代末吳先生在日本上智大學攻讀德國文學,並在國內翻譯出版了不少文藝著作。本來,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他會成為一個很出色的文學翻譯家與德國文學研究者。可是“九一八”的炮聲一響,他毅然放棄了差幾個月就獲得的畢業文憑,與友人相約回國抗日。但是一踏入國門,才知道不但報國無門,連謀一大學教職也因為沒有文憑而受挫。但是,精力充沛的青年吳朗西並不以此為憾,他放棄了正規學業,轉而投入出版事業,在短短的兩年中,先後參與創辦了《美術生活》、《漫畫生活》和文化生活出版社。前兩個是美術刊物,後一個則是在文學史上貢獻很大的出版社。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吳先生起先打算把文生社搬到內地,未成,便獨自去了福建,與黎烈文一起創辦改進出版社,而他的妻子柳靜則赤手空拳在重慶沙坪壩辦起了一家書店,為了紀念友人匡互生,特取名日“互生書店”。抗戰後期,吳先生轉入商界,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徒手辦起了理想型的消費合作社,使經濟學家馬寅初驚訝不已。後來,他又入銀行界,成為四川一財團駐日本代表,把福建的生漆工藝傳入日本,至今在日本名留青史。直到1949年以後,他重回出版界,主持文生社工作,1950年代“公私合營”,文生社並人新文藝出版社,此後,吳先生便重新操起了翻譯工作。我過去讀過德國漫畫家奧納夫·古爾卜蘭生的自傳《過去》,這是一部文圖並茂的傳記作品,由吳朗西先生翻譯,豐子愷先生手書全文,並配以古爾卜蘭生自己創作的一幅幅精美圖畫,雖是50年代出版的圖書,至今仍未能忘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