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中國

怒吼吧!中國

《怒吼吧!中國》是我國著名版畫家李樺的代表作,是三十年代新興木刻的力作,也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現收藏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該作品創作於1935年,作者刻畫了一個跪著的被縛的蒙面男子,其扭曲怒吼抗爭的形象,極具衝擊力,與當時抗日救亡熱潮遙相呼應,意在喚起國民的抗戰熱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怒吼吧!中國
  • 作者李樺
  • 創作年代:1935年
  • 分類:當代藝術
  • 作品類型:版畫
  • 材料 :木板單色
  • 尺寸:縱27.5cm,橫18.7cm
  • 現收藏地: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藝術賞析,創作背景,藝術家簡介,社會評價,

藝術賞析

在這件作品中,李樺用了極度抽象、概括的手法,簡潔的畫面處理,十分鮮明地塑造出一種主人公飽受戰爭摧殘,但仍未放棄反抗的英勇氣概,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怒吼。在畫面中我們看到一個被蒙上雙眼,近乎全身赤裸,單膝跪地,捆在木樁上的國人同胞。他竭盡全力,扭曲身體,掙脫束縛,努力張開的雙手拾起掉落在一旁的匕首。這個人物形象不正是中國早已陷入積貧積弱、被動挨打的象徵嗎?他仰天長嘯般仿佛正在怒吼著:中國,不死!

創作背景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魯迅先生的倡導下,木刻版畫堪稱那個時代的先鋒藝術。在魯迅眼中:當革命時,版畫之用最廣,雖極匆忙,頃刻能辦。李樺作為其麾下的一員先鋒驍將,二人多有書信交往,對藝術也有著深入的討論。起初,李樺將其木刻處女作寄給魯迅先生並尋求指導。魯迅先生回信道:先生的木刻成績,我以為極好,最好的要推《春郊小景》,它足夠與日本現代有名的木刻家爭先。於是有了文壇領袖和精神導師的指引,重塑了他的人生觀與藝術觀。從此呢,李樺以批判現實的尖銳刀鋒,在刀筆之間,在字裡行間,木刻作家成為他的代名詞。
早在1926年北伐軍在廣州誓師時,李樺就受革命遊行氣氛影響,打算棄學從軍。隨著抗戰全面爆發,整個華夏就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廣大同胞正承受著巨的大苦難;加上亡妻之痛的煎熬。1935年冬天,李樺再次的捏刀向木,創作出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怒吼吧!中國》。在這件作品中呢,李樺用了極度抽象、概括的手法,簡潔的畫面處理,以及十分鮮明地塑造出一種飽受戰爭摧殘,但仍未放棄反抗的英勇氣概,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怒吼。

藝術家簡介

李樺(1907-1994)廣東番禺人,曾用名浪沙、小泉。著名版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現代版畫事業奠基人。中國新興木刻運動偉大的先驅。1927年,廣州市市立美術學校畢業。1930年,自費留日,入東京川端美術學校學習。1932年,任廣州市市立美術學校西畫講師。1934年,在廣州組織“廣州現代版畫會”,從事新興木刻運動。抗戰期間,投軍參加抗戰,並舉辦多次畫展,出版《木刻教程》。1947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副教授。1954年,任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系主任。1980年,中國版畫家協會成立,當選為主席。
作品《怒吼吧!中國》曾展出於2021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百年征程 精神圖譜——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專題展》,2019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大美之藝》,2018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與時代同行——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精品展》,2017-2018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桃李樺燭——李樺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展》。

社會評價

在席捲全國的“一二·九”運動中,《怒吼吧!中國》曾被大量複製做成傳單撒在街頭,這種壯懷激烈的這個情緒震撼了國人。《怒吼吧!中國》既傳遞出李樺先生高度洗鍊的藝術語言和精湛技藝,也傳遞出個人境況遭遇不幸的憤懣情感,同時也表達了他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以及百折不撓、絕不放棄抵抗的英勇氣概!一晃85年過去了,這件具有時代特徵與獨特氣質的作品能夠穿越時空依然打動我們,全然來自李樺先生高度凝練藝術語言的支撐,以及他對藝術的真誠和直面現實的批判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