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觀課議課

怎樣觀課議課

當了十五年中學教師,又幹了九年教師培訓工作的活。這期間,幸逢了建國以來最深刻,最全面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審視教師生活,審視新課程改革成效,審視牽涉其中的教師培訓,我認為,糾纏在一起的有兩個東西必須引起重視和解決,一個是教師的生存狀態和生存追求,一個是教師的課堂教學。

基本介紹

  • 書名:怎樣觀課議課
  • 作者:陳大偉
  • ISBN:9787540842383
  • 類別:教育
  • 頁數:241
  • 定價:22.3元
  •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4-1
  • 裝幀:平裝
  • 版次:1
  • 字數:211000
  • 紙張:膠版紙
  • 印刷時間:2006-7
內容簡介,目錄,內容推薦,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這兩者之間存在緊密的內部聯繫。對教師而言,沒有教師生存追求的改變,就沒有課堂教學改革的內部動力,課堂教學的持續改變和改進也就失去了可能。教師生活在課堂上,天天和學生打交道,沒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沒有在教學活動上體會教育創造的意義和快樂,幸福的教師人生又必然大打折扣。可以說,追求幸福的教師生活是一種思想的牽引和精神的動力,而高質量、高職業成就感的課堂教學又是教師幸福生活的根本和基礎。

目錄

致力解結(序)
第一章 觀課議課的背景與基礎
第一節 聚焦課堂:關注師生課堂生命質量
第二節 為什麼觀課議課:對聽課評課反思
第三節 什麼是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比較
第四節 觀課議課基礎:案例學習與其他
第二章 觀課議課的理念與策略
第一節 觀課議課目標:有效教學與合理教學
第二節 觀課議課發展教師:途徑與可能
第三節 觀課議課基本要求:策略與方法
第三章 觀課議課的環節與流程
第一節 協商主題:觀課前的對話與交流
第二節 觀察分析:觀課中的任務和要求
第三節 平等對話:議課質量的前提和保障
第四節 規劃改進:觀課議課的目標和效果
第四章 觀課議課的視角與方法
第一節 以人為本:追求教學主體合理性
第二節 全面發展:追求教學目的合理性
第三節 善假於物:追求教學工具合理性
第五章 觀課議課的準備和工具
第一節 觀課議課的準備
第二節 課堂觀察的工具
附:為了教師的批判精神——關於“觀課議課文化”的對話

內容推薦

當了十五年中學教師,又幹了九年教師培訓工作的活。這期間,幸逢了建國以來最深刻,最全面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審視教師生活,審視新課程改革成效,審視牽涉其中的教師培訓,我認為,糾纏在一起的有兩個東西必須引起重視和解決,一個是教師的生存狀態和生存追求,一個是教師的課堂教學。
這兩者之間存在緊密的內部聯繫。對教師而言,沒有教師生存追求的改變,就沒有課堂教學改革的內部動力,課堂教學的持續改變和改進也就失去了可能。教師生活在課堂上,天天和學生打交道,沒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沒有在教學活動上體會教育創造的意義和快樂,幸福的教師人生又必然大打折扣。可以說,追求幸福的教師生活是一種思想的牽引和精神的動力,而高質量、高職業成就感的課堂教學又是教師幸福生活的根本和基礎。
“與中國小教師交流,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的壓力和苦惱。我總認為,快樂和幸福是人的權利,教師不能例外。同時,只有幸福的老師才能培養造就幸福的學生,先有快樂的教師後有快樂的學生。這樣,教師的幸福生活猶為重要而急切。為教師的幸福生活盡一份心力成了我的責任和使命。”2005年,在《創造幸福的教師生活》再版前言中,我曾經這樣表達自己的理想。它使我完成了教師幸福生活方面的一個解結動作。
我研究課堂比關注教師幸福生活要早得多,也要自覺得多:當教師自然要關注,當教研組長和同伴們在關注,當教科室主任開始有意識研究課堂,當校長這又是一個工作重點,成為培訓者以後,更是抓住一切機會與中國小教師研究課堂、討論課堂。但課堂是神秘的,有如燦爛的星空,迷人深邃,並且充滿了各種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為中國小教師寫一本研究課堂、改進課堂的資料成了積在心中幾年的難解的結。
這種結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隨著教師培訓工作不斷縱深發展而愈發沉重。
新課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不僅僅是從實驗走向推廣,從先行者走向全員參與,從義務教育走向高中階段。更重要的是它是從會場走向課堂,從理念走向實踐,從效益預測走向效果評價。2005年,曾經有關於新課程改革的爭論和關於素質教育的再討論。審視這些現象,最後都不得不急切地將目光轉向教師,轉向課堂教學。
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新課程改革的客觀現實,對教師培訓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和挑戰。如何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在教師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發展教師實踐性知識?如何變革和改進教師教育模式?如何提高教師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並為他們走上“反思型成長”奠定基礎?這些問題糾纏在一起,可以說,最後的結也在“課堂教學”上,怎樣幫助中國小教師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怎樣以反思課堂教學為核心,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怎樣以課堂教學實踐為主要陣地發展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將這些問題匯集起來,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利用課堂發展教師?如何通過發展了的教師不斷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益?如何使教師體驗自身發展和創造性教學帶來的職業幸福感和個人成就感?
被這些問題糾纏的日子“痛並快樂著”,這些日子並不好過。
2005年,我開始以觀課議課而不是聽課評課的方式與中國小教師交流。先是在成都,然後在四川綿竹,山東淄博,河南濟源,湖北秭歸……只要有機會,我就進教室,觀察老師上課,與老師討論課,偶爾也給中小學生上一上課,我感受課堂、研究課堂,了解中國小教師,理解課堂實踐,以檢驗和完善對觀課議課的認識和實踐。與此同時,我也把這種方式以匯報交流的方式向許多朋友推薦。我感受到了大家對這種方式的接受和喜愛,並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改變教師進行方法,而且改變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我為自己的勞動激動。“達則兼濟天下”,為了給更多的朋友提供一種思路,這就有了這本《怎么觀課議課》。

作者簡介

陳大偉成都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1982年參加工作,擔任過中學教師、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長、校長:1997開始教師教育工作.曾經擔任綿陽市涪城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校長,成都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副處長、科研處長(現辭去處長職務專事教師教育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