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菊(南宋鄭清之創作的一首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念奴嬌·菊》是南宋詩人、政治家鄭清之創作的一首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念奴嬌·菊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鄭清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念奴嬌·菊
楚天1霜曉,看老來2秋圃,寒花3猶在。金闕4栽培端正色,全勝東籬風采5。雅韻6清虛7,幽香淡泊,惟有陶家8愛。由他9塵世10,落紅愁處如海11
多少風雨飄搖12,夫君13何素14,晚節應難改。休道三閭曾舊識15,輕把16木蘭17相對。延18桂同盟,索梅為友,不復19嬌春態。年年秋後,笑觀芳草蕭艾20

詞句注釋

1.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地在南方,也泛指南方天空。
2.老來:這裡有“深秋”之意。
3.寒花:指菊花。
4.金闕:道家謂天上有黃金闕,為仙人所居。這裡指朝廷。
5.東籬風采:指陶淵明超凡脫俗的風采,其《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籬,指野外菊花生長之處。
6.雅韻:典雅有韻致。
7.清虛:清淨虛無。
8.陶家:指陶淵明,他愛菊花。
9.由他:聽便,不管。
10.塵世:相對朝廷而言。
11.落紅愁處如海: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12.風雨飄搖:風吹雨打。作者這裡兼指自然氣候與社會氣候二種意思。
13.夫君:指菊花。
14.素:心地純潔。
15.三閭曾舊識:“三閭”指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曾任三閭大夫之職,其所作《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因稱菊“三閭曾舊識”。
16.把:持,拿。
17.木蘭:香草名。
18.延:延請。
19.不復:不再有。菊、桂、梅三者均在秋冬開放,不似春花嬌艷嫵媚,故曰“不復嬌媚態”。
20.蕭艾:野蒿,臭草,比喻不正派。《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名家點評

晚清·況周頤歷代詞人考略》:正色幽香,桂盟梅友,風采固自不凡。

作者簡介

鄭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永叔,號安晚,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少從樓昉學,有文名。嘉定十年(1217年)進士登第。嘉定十六年(1207年),遷國子學錄,教授魏憲王府。宋寧宗崩,丞相史彌遠入定策,詔皆其所定。宋理宗即位,累遷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紹定三年(1230年),授參知政事。紹定六年(1233年),史彌遠卒,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因慨然以天下為己任,遂召還真德秀魏了翁崔與之等十幾人,朝廷氣象一新,時號“小元祐”。端平二年(1235年),特進左丞相。三年(1236年)八月,以災變罷。淳祐七年(1247年)拜太傅,再起為相,去淫刑,省苛賦,調度得宜,軍民稱便。但因年齒衰暮,政歸妻兒,而閒廢之人或因緣以賄進,為世所短。淳祐十一年(1251年)卒,年七十六,追封魏郡王,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存七卷。《全宋詞》存其詞一首,輯自《陽春白雪》卷八。事見《宋史》卷四百一十四本傳、《延祐四明志》卷五、《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七十《丞相忠定鄭公行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