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快遞中國》再現以中通、圓通、申通和韻達等為代表的“三通一達”企業成長史,折射出浙江桐廬“一群大山裡的農民”的奮鬥歷程。20世紀末21世紀初,來自浙江桐廬縣歌舞鄉的
聶騰飛、
陳德軍、
賴梅松和來自橫村鎮的
喻渭蛟等4位農民,呼朋喚友走出大山,相繼在杭州、上海等地創建了“三通一達”4家快遞公司。這4家公司的創始人,或國中畢業,或國中沒畢業,學歷最高的也只有高中或中專;這4家公司的員工,70%以上來自農村。最終,他們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快遞業史上的奇蹟:4家公司相繼成功上市,躋身中國快遞業“第一方陣”,占據“世界快遞第一大國”半壁江山,這些公司的創始人和千千萬萬的創業者也因此走出了貧困,走出了卑微,圓了夢想,實現了價值。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沒鞋穿的“赫爾墨斯” 第二章 天井嶺那條彎彎的山路 第三章 “李鬼”與“李逵”的周旋 第四章 “沒文化農民”的文化 第五章 一舉打通任督兩脈 第六章 揮之不去的夢魘 | 第七章 十人抬的那口鍋偏了 第八章 割股打造“一體化” 第九章 五湖四海皆家人 第十章 測不出海拔的高地 第十一章 決戰“雙十一” |
創作背景
《快遞中國》這個題材是作者在深入基層、體驗生活中捕捉的。為了把握好這一題材,作者花了3年時間進行採訪與創作。從“三通一達”的創始人,到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廣東、寧夏、新疆、湖北、甘肅等地網點快遞員,作者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採訪了近百人,形成了百萬字的創作素材。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快遞中國》闡釋和弘揚了中國精神、浙江精神。該作品記述的是一群浙江農民創業創新的故事,折射的則是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這群山里人,最初是靠農民特有的文化和鄉情、親情、友情走上了創業之路;在艱辛創業的10多年中,他們歷經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最終以自己的智慧、勤勞、勇敢和堅韌堅持了下來,取得了成功,譜就了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商業傳奇。這種鄉情、親情、友情,這種勤勞、勇敢、堅韌,在這些創業者身上所體現出來的與時俱進、永不滿足、永無止境的追求和品格,正是對“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勇於創新、講求實效”“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乾在實處、走在前列、永立潮頭”的浙江精神的詮釋,也是對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詮釋。《快遞中國》以真實的故事讓讀者深切領略了支撐這群農民創業者尋夢追夢的強大精神力量,這也正是該作品價值的核心所在。
藝術特色
《快遞中國》在敘述上以中通為核心,不斷進行插敘,將另外3家的創業故事有效地引入進來,阻斷了常規的單線敘事鏈條,避免了敘述上的呆板和扁平,這種敘述程式的設定使該作品內在的複雜肌理顯露出來,也有效地展現桐廬快遞家族的整體風貌。從該作品的縱向敘述來看,敘述背後有敘述,文本的下面有文本,構成了該作品在縱向上的層次感。該作品在表層敘述上指向的是“三通一達”的成長故事,但在深層次上,作者事實上對中國農民的出路問題,對“三通一達”發展模式的同質化問題,對中國快遞走出去的問題,對快遞行業競爭的殘酷性問題,對農民企業家的小農意識問題等等,都或隱或顯地表達了一種憂慮,這樣的問題意識構成了該作品的深層結構,體現出了作者在架構作品敘事上的複雜性藝術思維,也使作品在縱向層次上更具多樣化和豐富性。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7年5月,《快遞中國》入選《北京文學》2015年—2016年重點優秀作品。
2017年6月,《快遞中國》獲第六屆徐遲報告文學獎。
2018年4月,《快遞中國》入選2018年上半年中央和國家機關讀書活動推薦圖書。
媒體轉載
該作品出版後,《新民晚報》《法制文萃報》《青島日報》、美國《星島日報》等5家媒體長篇連載,《小說林》《當代工人》等期刊節選刊登,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長篇連播及網路傳播。
出版信息
《快遞中國》首發於《
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15年第10期,單行本於2016年3月首次出版。
作者簡介
朱曉軍,男,教授、一級作家。在《北京文學》《當代》《中國作家》等報刊發表作品約三百萬字,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與《中國文學年鑑》。出版有《一個醫生的救贖》《高官的良心》等長篇報告文學16部。
楊麗萍,女,家庭期刊集團總編輯、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報刊發表報告文學、散文近百萬字,先後獲徐遲報告文學獎、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北京文學》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