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丸

快活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一七二。具有消食化積之功效。主治積聚,宿食不消。

基本介紹

  • 名稱:快活丸
  • 出處:《普濟方》卷一七二
  • 組成:黑牽牛、大麥芽、香附子、青皮、蘿蔔子、檳榔、蓬術、三棱、大黃
  • 功用:消食化積
  • 主治:積聚,宿食不消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黑牽牛半斤,大麥芽半斤(用巴豆三錢炒黃色,去巴豆),香附子四兩(炒,去毛),青皮三兩半,蘿蔔子四兩(炒),檳榔二兩,蓬術、三棱(醋炙)各四兩,大黃二兩(生用)。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以淡生薑湯送下。

功用

消食化積。

主治

積聚,宿食不消。

方義

本方主治證為氣血郁滯,或飲食停滯,腑氣不暢,通降不利者。治以消食化積,行氣活血,散結除痞。方中黑牽牛子攻逐積滯,通便瀉熱;麥芽消食和中,與巴豆同炒,以增其化滯之力,二者共為君藥。萊菔子消食化積,下氣除滿;三棱、莪術行氣散結,活血止痛,合而為臣。佐以青皮、香附疏肝行氣,散結止痛;大黃攻下積滯,瀉熱通便,活血祛瘀;檳榔下氣消積。諸藥合用,消食攻積之力較強,適用於氣血郁滯及飲食停積之實證。

使用注意

脾胃虛弱者及孕婦忌服。

附方

名稱:快活丸
組成:檀香、益智、蓬術、三棱、砂仁、薑黃、甘松、白豆蔻、甘草、陳皮、香附子
用法:上為末,滴水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薑湯、白湯任下
主治:小兒脾胃虛弱,雖進乳食則遲化而中滿,嘔吐肚急,面黃肚疼,臟腑不調;大人十噎五膈
出處:《嬰童百問》卷九
功用:寬中快膈
名稱:快活丸
組成:木香、橘紅、青皮、縮砂仁、檳榔、枳殼、蓽澄茄、白朮、乾生薑、三棱、廣木、神曲、甘草
用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六十丸,食後用生薑湯送下
主治:胸膈飽悶
出處:《普濟方》卷一七一
名稱:快活丸
組成:枳殼、青皮、陳皮、丁香、砂仁、烏藥、三棱、蓬術、香附、蘿蔔子、栗楔、麥芽
用法: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茶、酒任下
主治:積聚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八
功用:消酒食,去積滯,散冷氣
名稱:快活丸
組成:丁香、官桂、木香、茴香、乾薑、蒼朮
用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好酒送下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二
功用:療脾胃,順氣建陽,住小便
名稱:快活丸
組成:蒸餅
用法:上銼焙為末,別以肥棗(用米泔水浸,經一宿)飯上蒸少時,去皮核,用乳缽爛杵如糊,同前餅末亭分,再杵勻為丸,如麻仁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以溫米清湯送下,不拘時候。兒小者亦以米湯化服;其蒸餅不拘個數,大約以一兩,入青礬半錢重為定,下常如前法制半斤,作一料
主治:丁奚疳證。皮膚瘦削,骨露如柴,肚大青筋,小便白濁,睡臥煩躁,神氣昏沉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功用:健脾化積,進食肥肌
名稱:快活丸
組成:良姜、乾薑、吳茱萸、木香、枳實、陳皮
用法:上為細末,酒煮神曲、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不拘時候,以生薑、陳皮湯送下
主治:上膈停痰,中脘氣痞不下,飲食不入,或時嘔吐,食不消化,心腹脹滿,大便不通
出處:《御藥院方》卷四
名稱:快活丸
組成:五味子、枳殼、糯米、檳榔、京三棱、蓬莪術、郁李仁、青橘皮
用法:上為細末,用半夏一兩,生薑二兩爛煮,研細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溫湯送下
主治:脾胃冷熱相攻,胸膈氣悶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功用:消痰進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