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曲目
序號 | 歌曲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01 | | 張大春 | 周華健 | 周華健 |
02 | | 周華健 |
03 | | 周華健 |
04 | | |
05 | | 周華健 |
專輯曲目2
任而輕狂
專輯背景
搖滾旋律與
流行音樂節奏、潮流服飾、配合傳統戲曲唱造念打表演元素,經典傳奇故事劇情,現代劇場聲光與布景,構成2011年最潮最越界,金牌組合打造的青春音樂戲曲劇場《水滸108——忠義堂》。
台灣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
吳興國以跨媒介跨藝術形式聞名中外,這次與香港藝術節及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精英攜手,借台灣文學才子
張大春將梁山豪傑變成「潮」中“好漢”,加上
周華健全新樂曲及精采戲曲音樂,將元末明初的
施耐庵原著覆上當代崩裂氛圍,形成最搖滾激烈的好漢出奔故事。
2011年的水滸故事,由足智多謀的宋江角度出發。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與當代傳奇劇場的頂尖年輕演員再接再厲,一人分飾多角,兩個多小時內施盡渾身解數,唱盡演盡說盡打盡全本七十二回《
水滸傳》,觀眾如經歷了一場充滿能量的京劇搖滾。
演出花絮
2011年6月中旬,《水滸108———忠義堂》將在台北
公演,5月21日這個周末,吳興國夫婦特意從台北飛到上海,給演員“摳戲”。由張大春編劇、吳興國導演、周華健作曲的這部“電子搖滾京劇”3月在香港藝術節上演,當地媒體報導“尖叫、鼓掌的聲音好像要掀掉屋頂”,但現在吳興國還是一點不敢大意。
“他有一個外號叫‘小嘀咕’。”吳興國的妻子林秀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外號是台灣京劇界的當家花旦魏海敏起的,她跟吳興國演了很多年對手戲。每次演出前,吳興國都神經質地緊張,一遍又一遍地默戲,“我沒有準備好”總是掛在嘴邊。
58歲的吳興國演忠義堂的堂主宋江,上海戲曲學校里十八九歲的孩子們演他的梁山兄弟。
分角色摳戲。演林沖的男孩子說不舒服,想請假。林秀偉把他拉到一邊,用手掌給他刮痧,幾下就把男孩的脖頸刮出紫痕,於是放行。按摩是三十年前林秀偉在雲門舞集學來的手藝。當時吳興國是雲門的頭號小生,林秀偉是放學之後來上夜校的外圍學員。演“矮腳虎”王英的男孩高楓遲到了二十分鐘,溜進門的時候,被排練場一角的林秀偉一把拖住,教他給樂隊師傅和其他演員鞠躬道歉:“各位老師對不起,我遲到了二十分鐘。
”男孩嘻嘻哈哈不從,吳興國一下子變得很嚴厲:“以後你去任何一個劇團試試看,遲到兩次,團長還會不會給你機會!”吳興國一直站著,每個演員的聲腔、眼神、動作都不放過。偶爾急躁地吼一兩句:“把技巧放在表演里!表演才是第一位的!”“把基本功拿出來就很漂亮,觀眾不傻,花拳繡腿他一眼就看透!”“你們看過再爛的電影電視劇裡頭有沒有笑場的?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表演,還指望別人重視你?”
午休時間,吳興國在學生食堂吃完飯,坐在排練場外的樹蔭下看劇本。林秀偉則跑到上海的古玩街為他們2011年10月即將上演的歌劇《康熙大帝和路易十四》採買道具。一個中午淘回酒尊、筆架、硯台等物件若干。“我們很多戲都是自己買道具,便宜。你讓別人做,每個小東西都要收你設計費。”林秀偉說。
英雄主義是很弔詭的
下午聯排,“水滸108”慢慢現出模樣。
這是站在第71回向前的
蒙太奇拼貼倒敘,時間軸上真正的起點是第28回。27回以前的故事,是當代傳奇版《水滸》的“第一季”,已於2007年在台北公演。第一季的大綱是“年輕人造反”,多線敘事:武松打虎、林沖夜奔、宋江接濟天下英雄、晁蓋小聚義,直到智取生辰綱,所有的線索匯聚一處。
將在台北上演的第二季,故事核心是“造反的年輕人要不要招安”:攻下祝家莊之後的重陽聚會,排英雄座次之前,眾兄弟羅天大醮祭奠晁蓋,宋江無可爭議地被擁為首領。一百單八將在交杯換盞之間回憶起時遷偷雞、秦明歸附、三打祝家莊的戰鬥往事,其間既有“打你個福壽喜財祿,打你個生老病死苦”的英雄義氣,也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群氓精神。幾杯酒壯了宋江的膽,他唱起《
滿江紅》,說起歸順的話來。
忠義堂上炸開了鍋,可那些臉上刺著墨印的落草者顯然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每個人的座次在燈光效果下慢慢變成墓碑,魯智深念著阿彌陀佛遁形而去,眾人呆立。孫二娘抱著一捧菊花,蹁躚飄過,在每個人的墓碑座次前插上菊花,在她曼妙的舞姿中,落幕。“在那一瞬間你開悟了!人間哪有佛陀?哎,還真就有,就那樣從你眼前走過。”魯智深念著佛號走遠的時候,演宋江的吳興國在群體造型中低喊著給他的小兄弟們做舞台提示。
但“90後”的男孩無法盡曉此間況味,他們甚至需要極力繃著不笑場。只有吳興國一心一意沉浸在宋江的世界裡,一招一式間,每個毛孔都是戲。
與老戲裡“黑三郎”的扮相不同,吳興國的宋江是白臉,不帶
髯口,留一部山羊短
髭,沒有眉毛,鳳眼飛入鬢角,眼眶處塗著象徵思慮極重的黑暈。戲結束的一刻,吳興國變成了他心目中宋江的化身:從沒有把梁山當作皈依,一直堅持自己的追求,到死的那刻都在學岳飛,哪怕被朝廷千刀萬剮,也要名留青史。“可是他沒有名留青史,這是他自己沒有料到的。所以英雄主義是很弔詭的。”站在排練場一角的林秀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從吳興國和張大春起意要排《水滸》,林秀偉就是他們身邊全知的觀察者:“張大春借晁蓋的嘴說:‘兄弟之交無非是千杯好酒,一場痛快。’你很難去計算在一場戰爭中獲得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只有當下的熱情和自以為是英雄的情懷是真的,之前之後都不重要。多少人為了革命,燃燒了青春、熱血,人們經常盲目擁護失德的人,給他黃袍加身,可是接下來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怎么腐敗。”
“水滸108”在周華健作曲的電子音樂中熱鬧開場;一百單八將拉風的
cosplay挑逗觀眾被武俠小說、電影薰陶出來的
吉光片羽的“好漢”記憶;最後在無可奈何的千古寂寞和剎那頓悟中安靜收場。
孫二娘給觀眾發包子
2011年3月,《水滸108》在香港藝術節的首演結束,每個小演員都掉了眼淚。“他們之前不太聽話。學戲曲的孩子都是這樣,看到你真有本事才服你。”林秀偉說。可是在慶功宴上,演花榮的孫亞軍一句話讓她大為驚訝,孫亞軍對吳興國說:吳老師,我會努力,以後京劇的版圖上要有我的名字。劇中惟一的女演員,扮演扈三娘和孫二娘的劉津什麼話也說不出,只是抱著吳興國的雙臂低頭嗚嗚地哭。
“雖然他們被當作尖子培養,可京劇的現實環境就在那裡,不要說創作,在傳統戲裡找到一個發揮的空間都很難。如果能創作一個新戲,發揮他們的技巧跟能量,得到現場的鼓勵,那種榮譽感他會記一輩子。”吳興國對小演員們的反應毫不意外。按照他的設計,“水滸108”就是給年輕人做的戲,年輕人演、年輕人看。好處是角色多,又有武俠的色彩,熱鬧好看。至於戲尾那種濃重的悲涼,年輕人看得懂看不懂,吳興國認為沒有太大關係,“至少他們會看懂最現實的技巧,從聲音、表演、化妝,到整個舞台上的張力和熱忱……慢慢他就會去跟電影電視劇比。哪個藝術價值高,一比就比出來了。”“給年輕人做戲”是吳興國2003年就有的想法。
那年他和張大春、周華健一起排演傳統戲《十八扯》(又叫《戲迷家庭》)。《
十八扯》是傳統戲裡最年輕、最活潑、最具無厘頭娛樂精神的一出:一家四口個個是戲迷,這天,父母又出去看戲了,兄妹兩人就在家裡串戲,想到什麼串什麼,你演孫悟空,我就演蜘蛛精;你演霸王,我就演
虞姬……老戲裡兩個人的扮相一個是花旦,一個是小花臉,花旦可以客串正旦、老旦,小花臉可以客串老生。這本是一出墊場小戲,但極考表演者的工夫,名伶童芷苓串這齣戲可以把梅尚程荀模仿得惟妙惟肖,台下叫好聲滾雷一般。
吳興國找了兩位年輕演員排演“兄妹串戲”。一個晚上,兩個人要在8出戲22個角色之間跳進跳出,現場換裝;女演女、女演男、男演男、男演女變化不定,嘻哈節奏加入到京劇的鑼鼓點裡,街舞的動作跟手眼身法難解難分。首演在台北西門町的“紅樓”,演到孫二娘包人肉包子,舞台上懸掛著塑膠充氣的斷肢,孫二娘端著一屜真包子在觀眾中分發,沒人敢吃,只有唿哨和尖叫代表他們從戲裡體會到的辛辣快感。
後來這齣小戲被“當代傳奇劇場”帶到了新加坡上演,觀眾從頭笑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