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保箐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德黨鎮茂梧村委會,屬於山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忙保箐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德黨鎮茂梧村
- 面積:1.71 km
忙保箐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德黨鎮茂梧村委會,屬於山區。
忙保箐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德黨鎮茂梧村委會,屬於山區。地理位置村情概況位於德黨鎮東南邊,距離茂梧村委會2.30 公里,距離德黨鎮18.40公里。海拔1,640.00米,年平均氣溫17.20 ℃,年降水量1,3...
該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忙懷彝族布朗族鄉,地處鄉東北邊,到忙懷彝族布朗族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忙懷彝族布朗族鄉政府所在地15.00公里,距雲縣縣城63公里。該村下轄大荒田、竹棚箐等15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23人。全村國土面積16.38平方公里,海拔1,500.00米,年平均...
流水村與核桃箐村、忙丙村、蒿子壩村、忙耿村、南梳壩村、根基村、石橋村、岔溝村、酸格林村、包包寨村、象腳水村、半個山村、丫口村、岩子頭村相鄰。流水村附近有鎮康雌雄瀑布、鎮康溫泉、南捧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南傘水庫、南傘跨國溶洞、勐堆澡塘壩溫泉度假村等旅遊景點,有鎮康澳洲堅果、鎮康核桃、德昂族腰...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道路交通瓶頸制約,農業基礎條件差,產業鏈短,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民綜合素質不高,產業結構慢,農村基礎教育落後,醫務人員奇缺醫療設備簡單,農民就醫比較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列列箐村為我鎮茶葉、核桃、林果產業發展規劃區。2006年共有茶葉面積729...
東鄰夾寒箐,南鄰田灣村委會,西鄰金竹棚村委會,北鄰半坡。轄小壩子等26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23.60平方公里,海拔1520.00米,年平均氣溫16.80,年降水量1450.00毫米,適合種植包穀、稻穀等農作物。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27.00畝(其中:田983.00畝,地3744.00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包穀、...
東鄰朵美鄉羅馬場,南鄰朵美鄉箐北村,西鄰松坪村,北鄰和樂村。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轄乾田、上麥地、上岩腳等6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47人,海拔178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烤菸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自然資源 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
境內山峰主要有大箐山,海拔2100米,是全村最高海拔,最低海拔竹魯窪1200米。土壤多為燥紅土,有少量白膠泥土,pH5.5-6.5,屬中性或偏酸性。小寨缺水,境內主要有沙母豬河,屬於地表滲透水,流量小,僅供部分人家飲用。鄭家水井,大部分居民到此取飲,殺年豬時更不顧遠近到此取水做臘腸,據說有此水能使...
大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勐托村,屬於半山區。位於鎮邊,距離村委會1.00 公里,距離 鎮北12.00公里。國土面積5.15平方公里,海拔1,750.00米,年平均氣溫26.00 ℃,年降水量1,600.0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油菜農作物。村情概況 大寨自然村有耕地959.00畝,其中人均耕地1.10畝;有林地6,...
永德土林又稱土佛、忙況土林,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永康鎮忙況村的忙令河西北,土林形似古塔,貌如古堡,計200餘座集中於0.15平方公里內林立.故稱土林。簡介 雲南旅遊景點臨滄市永德土林間有櫟樹、松樹、大葉榕、攀枝花、灌木叢。每座土峰大小高矮不一,最高者30米,一般為20多米。土峰土質為古生代海沉積地層...
中、北亞熱帶植被,分布在海拔1800至2000米地帶,主要植被樹種有水東瓜樹、混生木荷、山胡椒、青崗栗、香樟、箐密油樹(楠類)、大葉女貞、雲南松。灌木有金絲桃、大葉野茶、滇楊梅、木忙大紅袍、山杜鵑(紅花)、棠梨、合歡、火把果。竹類有京竹、牧竹等。草木植被有野古草、露水草、翻白葉等20餘種。雨林...
勐勐鎮境河流屬瀾滄江水系南勐河流域區。主要河流有勐勐河、南擺河、忙襪河、南宋河、窪底河、拉馬河等11條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雨季河水瀑漲,旱季河床乾涸,成為淤泥沼澤的溝箐。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5年,勐勐鎮共有耕地面積79262畝, 其中水田18768畝,旱地1179畝。生物資源 勐勐鎮大棚予、大扁山...
臨翔區手工製作象腳鼓,較好地保留了象腳鼓製作的傳統工藝,但是因為手工製作較慢,經濟效益不明顯,目前臨翔區境內僅有忙畔街道青華社區、忙鞏村、博尚鎮勐準村等有部分藝人從事象腳鼓手工製作。因為製作的象腳鼓聲音雄渾,回聲較好,臨翔區的手工製作象腳鼓已經能滿足區內對手工製作象腳鼓的需求。多年來,臨翔區的...
截至2022年,永德縣轄7個鄉(勐板鄉、亞練鄉、烏木龍鄉、大雪山鄉、班卡鄉、崇崗鄉、大山鄉)、3個鎮(德黨鎮、小勐統鎮、永康鎮),2個社區、1087個自然村、1633個村民小組。政府駐德黨鎮。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永德縣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西北部,介於東經99°05′~99°50′,北緯23°45′~24°27′之間。地處...
永德大雪山風景區位於臨滄市永德縣境內東北部,瀾滄江西岸,距縣城直線距離19公里,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為一個較為封閉的低緯度高海拔原始林區。景區內地形多變,地勢險峻,箐深林密,溪流湍急,懸崖壁立,洞穴四布,植被繁紛,類型錯綜,動植物種豐富,垂直自然景觀明顯。是自然旅遊、探險旅遊的理想勝地。地理...
木廠鎮該地曾經溝深林密,古木參天,明末有人到此開山破箐,辦起木材加工廠,因而得名木廠。民間藝術 木廠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苗族倒爬花桿、傣族雕花煙筒。舉辦的文化節有壯族六月初一“花飯節”,苗族的正月“花山節”,布依族的“牛王節”“離娘節”,傣族的“潑水節”,族的“火把節”等。地方特產 木...
碧安鄉是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轄下的一個鄉鎮,隸屬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碧安鄉。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群山起伏,箐深林密,有獨特的漫河天然“海子”麻黑的“獨樹成林”丙抗的“大硝桐”等自然景觀,有珍貴藥材龍血樹。村情概況 碧安鄉距景谷縣129公里,是距縣城最遠的鄉,1995年被列為雲南省...
據說前些年,這裡的植被比現在多,人走到這裡極不方便,必須穿越箐林子,幾乎很少有人來觀賞隆莊天池的美麗。來到這裡的人若不小心把石頭踢到天池或者有好事者隨便向天池裡拋石頭,不要多時,老天爺就會降下冰雹,如果在天池旁邊大聲吼叫,不要多長時間老天爺也降下冰雹。8月4日,記者探訪隆莊雖然沒有人向天池...
本志收錄各類地名包括非獨立存在的企業單位、人工建築物、自然地理實體以及電站、溝渠等。作品目錄 封面 雲南省鳳慶縣地名志 編纂委員會 編輯人員 關於頒發《鳳慶縣地名志》的通知——鳳慶縣人民政府檔案(鳳政發[1978]89號)前言 凡例 圖片 鳳慶縣城全境 漭街渡大街 青龍橋 尖山箐瀑布 瀾滄江峽谷 黑惠江犀牛渡口 ...
去聲 泵迸繃(又上聲)蚌蹦並病摒蹭秤牚鄧凳嶝澄磴瞪鐙蹬訂釘定碇錠鳳奉俸縫更橫啈勁徑淨脛痙競竟婧敬靖靜淨境獍鏡另令(又陽上)愣孟夢命寧佞擰濘椪碰慶凊箐磬罄聖勝晟乘盛剩瓮蕹興杏幸性姓荇悻建蘭應映硬媵綜鋥贈甑正(又陰平)證鄭怔諍政掙症錚沖銃動凍侗棟洞恫胴腖垌硐共貢供訌哄澒空控鞚...
“打歌”主要有《三腳歌》、《青蛙歌》、《箐雞擺尾歌》、《大路歌》等,內容豐富,妙趣橫生。“打歌”多以葫蘆笙伴奏,有時輔以簫、牛腿琴和小三弦。音樂節奏多用四分之二拍,旋律簡單、樂句較短。72套路“打歌”動作較為複雜,現只有少部分人能完整地表演。拉祜族“打歌”主要以口傳身教的方式傳承,“歌頭...
結伴歌唱到高潮時,意中人蘋果般的臉蛋上含羞飛霞,彼此互遞珍貴信物,雙雙離眾而去,在箐底林中輕言細語,歡度幸福時光。這種活動既原始又熱烈,既神秘又奔放、自由,充滿了浪漫的情調。民族習俗 新節前的習俗 苗家人有一句諺語“蘆笙一響,腳就發癢”,蘆笙場是每個苗族村寨必須具備的公共場所,因為苗家小伙子個個...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轄杏勒一組、杏勒二組、杏勒三組、杏勒山背後(也稱杏勒四組)、杏勒五組、杏勒六組、杏勒七組、大箐組、大地組、上拱乾組、中拱乾組和下拱乾組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66戶,共有鄉村人口3304人,其中男性1750人,女性1554人。其中農業人口3278人,勞動力22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
雷丁村共有酸角樹、攀枝花樹等鄉土樹木1000多棵,其中:酸角王遠近聞名,需6人合圍,樹齡高達1600多年。因而,雷丁村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村。2005年被州委、州政府評為州級文明村;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文明村。2010年被正式列入雲南省第三批“特色旅遊村”。地理環境 雷丁村後龍潭箐、拐子箐為全村提供著...
去聲/泵進繃蚌蹦鏰並病摒蹭秤牚鄧凳澄磴瞪鐙蹬訂訂釘定碇錠鳳奉俸縫更橫啈勁徑淨脛痙競竟婧敬靖靜淨境獍鏡另令(又陽、上)愣孟夢命寧佞濘椪碰慶凊箐磬罄聖勝晟乘盛剩瓮蕹齆興杏幸性姓荇悻婞應映硬媵綜鋥贈甑正(又陰平)證鄭怔諍政掙症沖銃動凍侗棟洞恫胴腖垌硐共貢供訌哄澒蕻空控鞚弄訟...
金鹿沒命的奔跑,人們咋個也追不上,他們追到了一座山樑時,金鹿進了一個很深的山箐里,箐子裡樹林遮天蔽日,顯得很陰森,哥哥膽怯了,怕在這山林中碰上兇惡的老虎,他就折回去不敢繼續追了,弟弟興過是個天不怕的小子,他帶著大夥繼續追進山箐。在山箐里一直追了三天三夜,他們追到一條小河邊,金鹿突然不...
普米語的使用分三種類型:一種是單純使用普米語區,包括蘭坪縣河西鄉箐花、玉獅、三界、大羊四個行政村和寧蒗縣永寧區溫泉鄉和翠依鄉,這裡的普米族都熟練使用本民族語言。一種是以漢語或其他民族語言為主,本民族語言為輔。還有一種是藏族使用普米語,主要是四川木里、鹽源縣的部分地區,普米語曾是這裡主要...
第一天只能分別在寨邊的井裡取水,第二天到山箐里的泉水邊取,第三天再到河邊取水,先近後遠。意即要靠自己的雙手開發水源,不要等待大自然的恩賜。潑水有著嚴格的規定,第一天只能先向佛像澆水,再為佛爺、和尚洗手,不能澆到身上。民眾之間更不能相互潑水。第二天一早,男女青年或小孩,提著竹水筒,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