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陽不振證

是指因體質虛弱、飲食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及藥食不當,致心陽虛衰,無以溫養心神所表現出來的心悸不安,胸悶氣短,舌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無力一類病證。本病證見於心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陽不振證
  • 臨床表現:心悸不安,胸悶氣短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臨床表現,常見證型,預防與調護,

病因

體質虛弱、飲食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及藥食不當。

病機

因體質虛弱、飲食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及藥食不當,致心陽虛衰,血脈瘀滯,無以溫養心神,故心悸不安,胸悶氣短;陽氣虛衰,無以溫煦肢體,則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無力為心陽不振之象。

辨證要點

心悸不安,胸悶氣短,舌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無力。

臨床表現

心悸不安,胸悶氣短,伴有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無力。

常見證型

心陽不振證 心悸
臨床表現: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象虛弱或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心陽,安神定悸。
方劑: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加減。
常用腧穴:內關、郗門、神門、厥陰腧、巨闕。

預防與調護

1. 患者應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樂觀,情緒穩定。
2. 飲食有節,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平素飲食忌過飽、過飢,戒菸酒,濃茶,宜低脂低鹽飲食。忌過食生冷。
3. 注意勞逸結合,重症患者,平時即有心悸、氣短等症狀,應臥床休息。
4. 心悸病勢纏綿,應堅持長期治療。獲效後應注意鞏固治療,可服人參等補氣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