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跳誘發腦電位
- 外文名:HEP
定義,原理,套用,
定義
許多研究關注這一點,是因為HEP相對容易測量,心跳並不是完全規律的,所以可以將HEP從大腦的其他活動中過濾出來。通過心電圖記錄一個人的心跳,同時掃描其大腦,就可以發現HEP。它是在大腦各腦區處於“靜息狀態”時表現出來的一種活動,即使一個人沒在有意識地做任何事情,它也是活躍的。
原理
2016年,科學家終於有了關於HEP如何活動的線索。當時,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們做了一項實驗:志願者們戴上虛擬現實耳機,觀看他們後背被撫摸的虛擬場景,就像在現實中被撫摸後背一樣。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描述了各自的自我感覺,表示自己的身體位置似乎更接近於虛擬的自我,而不是他們實際所處方位。
測量發現,HEP越明顯的人,這種錯覺就越強烈。研究人員稱,這是第一個神經生理學證據,證明了內感與大腦自我意識之間的聯繫。“HEP反映了身體自我意識的變化,比如自我認同感,以及向虛擬身體轉移的變化。”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負責人奧拉夫·布蘭科說道。
套用
2014年,凱瑟琳·塔隆·鮑德里等人開始探索HEP是如何影響我們對事物的意識體驗的。他們讓受試者把目光集中在某箇中心點上,然後問他們是否能在那個點周圍看到一個微弱的光環。在實際展示那個光環之前,HEP越大的人就越有可能看到它。
“心跳就像一種額外的視覺信息,”凱瑟琳·塔隆·鮑德里說,它同時提供了意識體驗的這種內在的“心理狀態”,“我看見某事物”就是“我”的內在反應,“我們不應該忽視感知中‘我’這個元素。”她說。
奧拉夫·布蘭科認為,這項研究是意識閾限的一個極好證明,但他認為,沒有必要斷定有自我參與其中。為解決這個問題,凱瑟琳·塔隆·鮑德里和她的小組設計了另一項研究。這一次,他們集中討論了主格的“我”(I)和賓格的“我”(me)的區別。凱瑟琳·塔隆·鮑德里認為,“I”抓住了自我最基本的方面——思想產生之前的那個方面,進行思考的統一實體。它與那種對“me”的反思有著根本的不同,後者意味著在沒有統一感的情況下對不同身體功能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