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師是一個特殊的部落,他們穿梭在人類心靈的叢林間;他們是靈魂的伏藏師,挖掘人性中潛藏的寶藏。作為部落領路人的心理學大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傳說和故事。
國內自體心理學家徐鈞巧用心思梳理了囊括弗洛伊德、榮格、弗洛姆、霍妮、溫尼科特、薩提亞在內的34位心理學家的重要經歷、人生故事。這絕非“野史”,是徐鈞多年鑽研梳理出的撼動大師人生方向的“轉折點”。
本書是《心理諮詢師的部落傳說》全新修訂版。通過本書,我們不僅能了解殿堂級心理學家的人生軼事,更能感受他們的成就、智慧、經歷、瑕疵和教訓,進而更鮮活地掌握整個心理治療發展史的脈絡。
對心理學從業人員和愛好者,這都是不可多得的趣味佳作。
基本介紹
- 書名:心理諮詢師的部落傳說
- 作者:徐鈞
- 出版社:致公出版社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名家推薦,目錄,
編輯推薦
真實還原34位心理大師搞怪、瘋癲、不正經的一面!
這些故事,你一定沒有聽過:弗洛伊德被口腔癌困擾16年、榮格與愛因斯坦相看兩相厭、霍妮讓其每個女兒都接受克萊恩的分析、弗洛姆當眾接吻、溫尼科特在草地上打滾、歐文亞隆一心想要繼承家產…………這本書,讓你捧腹過癮!
幽默呈現弗洛伊德、榮格、弗洛姆、歐文亞隆、溫尼科特、河合隼雄等開宗立派的重要故事!
作者徐鈞挑選的每個心理學家的關鍵故事都是讓其成為大師的轉折性事件,因而《心理諮詢師的部落傳說》又可以讓你一覽整個心理學史上重要人物創立學派的故事!
一網打盡200年心理學史、5000年人類心靈史!
心理學史和人類心靈史是由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們為線索展開的。徐鈞藉由對影響心理學史的靈魂人物的故事和思想的闡述,讓我們從更輕鬆趣味地角度了解心理學。可以說,200年的心理學史和5000年的人類心靈史,借這本超萌快書,一覽無餘!
國內自體心理學代表徐鈞趣味力作,讓你捧腹深思!
徐均是國內自體心理學代表人物,其對於西方心理學史具有非常深厚的了解,對於精神分析、人文主義等療法頗有造詣。在選取每一位心理學家的“人生故事”時,他運用了自體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選取了在每一位心理學家人生道路上具有絕對轉折意義的事件來展開。這使得本書的價值超越了一般意義的“野史”,值得讀者反思。
武志紅、曾奇峰、王浩威、李孟潮、張沛超、葉斌、吳和鳴等力薦!
作者簡介
徐鈞:南嘉心理諮詢中心創始人,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外聘MAP碩士生導師,戒幢佛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文化與心理治療學組常委,上海心理學會臨床心理與心理諮詢專委會理事及國際Focusing學會國際協調員、訓練師,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國際聯盟成員。常年從事心理諮詢臨床和教學工作,專長於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聚焦,同時具有深厚的亞洲傳統文化學習和研究背景。
目前研究領域:聚焦、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亞洲文化與心理治療對話。
名家推薦
【極具人氣的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 武志紅】
心理諮詢師都有病?心理諮詢師都沒病?談到心理諮詢師時,人們很容易有這兩個疑惑。實際上,心理諮詢師都是人,而且因為一直在直面內心,所以是更為真實的人。徐鈞的這本書,給我們講了那些心理諮詢大家們的故事甚至緋聞,這可以讓我們去魅,也可以讓我們碰觸到這些真實的心理諮詢大家們的存在。在業內,徐鈞一直有“圖書館”或“百科全書”的稱號,由他來講述這些大家們的小故事,最合適不過了。
【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資深心理學家 曾奇峰】
理論是人創造出來的。如果我們只是看到一個人的理論,而沒有看到他的整個生命歷程,那就相當於只看到了這個人的毛髮。徐鈞在我眼裡是通曉古今中外各種理論的人,但在這本書里,他卻亮出了令人驚異的八卦精神,細數心理學領域名人們的生活和關係的瑣碎,極大地滿足了凡人對偉人的偷窺欲。當然不僅如此。猜測徐鈞想通過這個做法建構自己的理論,即:有趣地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台灣心理治療界“總舵主”、暢銷書作家 王浩威】
真正的心理分析世界並不是像弗洛伊德認為的那么科學,反而確實充滿了徐鈞所謂的部落氣息。徐鈞這本書透過許多具有創造力的分析師個人的故事,讓我們從小故事裡面看到大歷史,分析心理學的另一個層面,讓我們對於這樣的傳統,才能夠有全面性的理解。
【華東師範大學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與培訓中心總監葉斌】
徐鈞的《心理諮詢師的部落傳說》為我們了解心理諮詢和治療發展史開啟了一道門,通過這道門看到大師們的生平和傳記,無論他們的生活是光彩熠熠的,還是如常人般有著陰影,它們都是鮮活的、生動的,可以讓人不斷深思和反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套用心理學研究所副教授 吳和鳴】
徐鈞的《心理諮詢師的部落傳說》中選取的小故事,與其說是傳說,不如說是意外,或者說傳說也是意外。心理諮詢中當事人的故事、經歷都具有寓言的性質,需要反覆解讀。徐鈞今天的成就應該也是一系列“意外”的結果,這本書也可以算做是意外之喜了。
【國內精神分析代表人物 李孟潮】
從表層上看,《心理諮詢師的部落傳說》就是要讓部落裡面的長老們出來,讓廣大民眾觀其容貌,所以適合所有初學者和愛好者閱讀。但其實,本書有更加深刻的用途,比如,專業者在學習任何療法之前,首先應該了解這個療法的創始人及其背景。
【香港精神分析學會副主席張沛超】
心理治療的大師們,是一類熟悉如何在精神症狀中開掘處於蟄伏狀態中的心性寶藏的人。他們大多自己就是病人,因為自己的痛苦產生了對心病與心性的敏感,靠著這種敏感性找到了越來越多同病相憐的人,進行合作式的取藏活動。《心理諮詢師的部落傳說》中提到過的不少人,如榮格、克萊因、霍尼、森田正馬……其實都病的不輕。
目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工作的動力是什麼
弗洛伊德與女兒蘇菲
弗洛伊德之死
狄奧多·芮克(Theodore Reik,1888-1969)
內在的聲音
相合的人並不一定都要在一起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波林根與中國村莊的故事
太陽父親
人有不同
乘火車的治療
一份自我分析報告
桑多爾·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 ,1873-1933)
費倫齊治療一匹馬
拒絕精神分析
梅蘭妮· 克萊因(Melanie Klein,1882-1960)
在命運中的努力
卡倫· 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
仨女孩大戰倆母親大師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弗洛姆的愛情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
安娜和父親的外套
安娜的個性特質
森田正馬(Masatake Morita,1874-1938)
豁出去了的森田正馬
正馬與其妻
羅納德·費爾貝恩(William Ronald Dodds Fairbairn,1889-1964)
會關懷人的費爾貝恩
小便困難想要自殺
赫伯特· 羅森費爾德(Herbert Rosenfeld,1910-1986)
羅森費爾德的痛苦
唐納德· 溫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1896-1971)
傾聽是治療開始的第一步
“願我死時是生機勃勃的”
甘崔普(Harry Guntrip,1901-1975)
火車上的辛苦旅人
一次無聲的治療
威爾費雷德·比昂(Wilfred Bion ,1897-1979)
包容的心境
視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為死亡判決書
飄然而至的記憶
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
科胡特的追求
放下自我
人性能如是
巴史克(Michael Franz Basch,1930-1996)
永遠別讓我離開
從未解決問題的治療師
多拉·卡爾夫(Dora Kalff ,1904-1990)
每一粒沙子都找到了它們的位置
兩位心理學家的倒霉事
河合隼雄(Hayao Kawai,1928-2007)
找回根基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
“我”與“你”
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1902-1987)
人性需何者
來訪者教會羅傑斯諮詢
大師的有限性
尤金·簡德林(Eugene T. Gendlin,1926-2017)
考驗了一把羅傑斯
簡德林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師
羅洛·梅(Rollo May,1909-1994)
與死神相遇的梅
梅之愛
羅納德·大衛·萊因(Ronald David Laing,1927-1989)
萊因的案例演示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1931- )
遇見真實的自己
初學之心的故事
維克多·埃米爾·弗蘭克爾(Viktor Emil Frankl ,1905-1997)
弗蘭克爾和悖論治療
精神世界
雅各布·莫雷諾(Jacob Levy Moreno,1889-1974)
莫雷諾創立心理劇
妻子哲卡的個性
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1916-1988)
薩提亞家庭療法的產生
家庭治療大師哭了
弗雷德里克·皮爾斯(Friederick S. PerIs,1893-1970)
壞孩子皮爾斯
被弗洛伊德傷害了
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Hyland Erickson,1901-1980)
策略的智慧
吉米的故事
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n Ellis,1913-2007)
朗克斯公園的男孩
狗屎主義
艾倫·貝克(Aaron T. Beck,1921- )
抑鬱的媽媽
貝克告別精神分析
弗朗辛·夏皮羅(Francine Shapiro,1948- )
發現“蘋果”的秘密
史蒂夫·C.海耶斯(Stephen C. Hayes,1949- )
久病成醫
平衡的生活
佛陀(Buddha,公元前624-前544)
東方古代傑出的臨床心理學家
復活生命的芥子
不斷修正自己的佛陀
慈悲:治療的共情
舍利弗的智慧
中道
菩薩的恐懼
後記:心理治療和諮詢的發展歷史
一、古代社會
二、精神分析療法群
三、人本主義心理療法群
四、認知-行為取向心理療法群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