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神經免疫學

心理神經免疫學 (psychoneuroimmunology,PNI) ,是研究心理、神經、免疫系統之間的聯繫的學科。198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艾德(Robert Ader)博士所命名。這門學科主要是在研究免疫系統如何和大腦互動作用以影響健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神經免疫學
  • 外文名:psychoneuroimmunology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定義,研究對象,研究目的,歷史沿革,科學發現,神經心理免疫學的興起,應激(精神壓力)會影響免疫功能,

定義

詞根含義:psycho意為“心理”,neuro意為“神經內分泌系統”(包括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immunology意為“免疫系統”。
該學科得出的結論:免疫系統像人腦一樣,具有學習能力。
通過對神經遞質(化學信使,例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研究表明:在大腦和免疫系統活動最廣泛的神經遞質,在調節情緒的神經區域分布也最為密集。由此,可以推斷出情緒通過一條直接的物理通道影響免疫系統(艾德的研究夥伴David Felten發現了極為有力的證據證實此項推論成立)。

研究對象

心理神經免疫學是在本世界70年代後期被提出來的,LaPerriere等人(1994)認為,心理神經免疫是研究心理、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參數相互關係的學科。Maier Watkins和Fleshner(1994)認為心理免疫學是研究行為、腦和免疫學的學科。Zeller等人(1996)認為,心理神經免疫學,是涉及到研究內分泌和免疫系統雙向交流機制的一門學科。Ader(2000)提出,心理神經免疫學是行為、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學科之間相互結合而形成的一門學科。Mausch(2000)提出,心理神經免疫學研究應激、心理失調和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

研究目的

Sali(1997)認為心理神經免疫學是探討心理在疾病發生中所起作用的學科。Kelley(2001)提出,當今已經進人心理神經免疫的時代,心理神經免疫學的使命是描述心身之間的關係,力圖從分子水平上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繫,並運用這些知識預防、減輕人們的病患。Coker(1999)認為心理神經免疫學應重視對應激的研究,而應激會降低免疫系統在同感染和惡性腫瘤作鬥爭中所起的作用。LaPerriere等人(1994)提出適當的鍛鍊可以使得愛滋病無症狀的血清陽性的個體,減少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延緩疾病的進展。Rotenberg(1996)提出,研究者們傾向於認為,病人採取積極的應付態度可以抵禦心理免疫障礙;而採取放棄態度會加重疾病的發展。

歷史沿革

科學發現

西方醫學自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後,幾乎全然否定了人的心理(或心靈)與生理行為(尤其是免疫系統)的關聯。
但在1974年時,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德(Robert Ader)對老鼠做了一個古典制約學習的實驗,獲得了一個突破性的發現(羅徹斯特大學醫學與牙科學院)。在艾德的實驗中,他試圖教導老鼠將加了糖精的水和反胃產生連結,然而糖水本身是無害的。在實驗的第一天,他同時餵老鼠糖水並注射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一種會引起反胃的藥劑)。在接下來的幾天,他餵老鼠糖水但不注射環磷醯胺,並記錄老鼠喝水的量。然而那些老鼠本來都很年輕力壯,但幾天后,它們卻開始生病死亡。艾德當然知道環磷醯胺是免疫抑制劑,除了可以引起反胃,同時也會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他突然發現,原來老鼠不止將糖水和反胃產生連結,同時也將它和免疫系統的抑制連結在一起了。這是個驚人的發現,因為一直到那時候為止,醫學上仍然認為大腦和免疫系統是兩個獨立自主的系統,不可能如此互相影響。艾德很快地和羅徹斯特大學的免疫學家柯恩(Nicholas Cohen)博士合作,進一步探索受到行為制約的免疫系統抑制。他們兩人傑出的實驗,終於使得PNI成了一門重要的學科。
後來艾德和一位小兒科醫學家歐尼絲(Karen Olness)博士合作,將其觀念在人類身上測試。其對象為一名叫做瑪拉蒂(Marette)的13歲女孩,她患了嚴重的狼瘡(lupus),這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為了抑制這個小女孩體內自我毀滅的免疫系統,醫生們決定孤注一擲,用環磷醯胺試一試。然而環磷醯胺是有毒的,為了控制劑量以減低中毒的危險,他們決定同時試用制約作用。醫生們同時給她服用魚肝油,由於不確定她較容易受到嗅覺或味覺的制約,所以也讓她聞一聞玫塊的香味。在如此配合使用過三次之後,醫生們開始以單純的魚肝油和玫瑰香味,而不用任何的藥劑來與環磷醯胺交替使用。因此在六個月的時間中,瑪拉蒂只使用了六次的環磷醯胺,然而她好轉的情形和完全使用環磷醯胺所可能達到的效果相同,而這樣的結果是令人心動的。
一旦科學家們相信神經和免疫系統會互動作用後,他們隨即開始尋找生理上的連結。經過不斷的研究,在1975年發現第一個體內的天然麻醉藥,它被稱之為內啡肽(ednorphin,又稱腦內嗎啡)。內啡肽是屬於一種較大的化學物質,叫做neuropeptide,它是一種由神經細胞所釋放出來的胺基酸。而neuropeptide可能是情緒反應和身體抵抗疾病之間的連結物。此外,荷爾蒙也是會和免疫系統「說話」的化學物質,它具有幫忙調節體內活動的功能。譬如說,腎上腺在面對壓力時所釋放的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已經證實會減低抗體和淋巴球的數量及威力。
為了因應內在的壓力,個體的身體免疫系統會做出一些反應。而心理神經免疫學則有別於個體對內在壓力的反應,它是一門研究個體因應外在壓力的反應之研究領域;它著重在探討心理社會歷程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活動之間的關係(Ader & Cohen,1985;Buck,1988)。
PNI也強調個體心情狀態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例如:有一個關於免疫系統的研究:研究者邀請九十六名男性報告他們日常生活中正向與負向的事情。在報告之前,要求每位受試者吃下一顆含有rabbit albumin的膠囊,再測量他們每日的唾液以得知每日的免疫反應之強度。研究結果發現,令人愉悅的生活事件會帶來較強的免疫反應;令人不愉悅的生活事件會帶來較弱的免疫反應(Zimbardo,1996)。
依據PNI的觀點,人的心理情緒及信念並非與免疫系統井水不犯河水的,而是彼此相依的,因此,誰說快樂不是一帖健康的良藥呢?

神經心理免疫學的興起

本世紀20—30年代,蘇聯科學家用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的方法,成功地影響了人的免疫系統功能,在50—60年代Dolin進行了類似的研究,70年代中期這種研究引起了西方科學家們的重視。在美國對這個問題研究最早的是索洛門博士(Geor Solomon)。他重複了蘇聯研究者毀壞動物下丘腦,削弱動物免疫系統的實驗,並得到了同樣的結果。這表明腦可以影響人的免疫系統,他把這一新興的學科叫做心理免疫學(psychoimmunology)。愛德爾通過做厭惡性味覺實驗,認為免疫系統可以形成條件反射,並用花環實驗驗證了自己的假設。他認為神經系統在這種條件反射性免疫反應中起了作用,於是Ader把neuro加進去,這便產生了一個更確切的術語,即“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
傳統上人們認為免疫系統不受神經系統的調節,但是自2010年以來的研究表明,在神經、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複雜的互動作用。

應激(精神壓力)會影響免疫功能

英國的C.Murry Parkes博士和他的同事們,於1969年公布了他們關於鰥夫壽命的研究,他們發現鰥夫的死亡率高得驚人——常常在女方去世後6個月內相繼去世,他們認為這是心理應激損害了人的防禦系統所造成的。澳大利亞的研究者Roger Baitrop及同事對26名男女喪偶者進行過一項簡單的血液實驗,他們分別在兩周和六周之後抽取了兩個血樣,從血樣中發現,兩周后免疫能力沒有下降,但是6周以後免疫細胞的反應性(responsiveness)下降了,該組織研究人員第一次宣稱,“嚴重的心理應激會使免疫功能的異常達到明顯的水平。”
除此之外,更為一般的應激也會危害人的免疫系統。Steven.E.Lovcke所做的實驗發現,那些應付能力差的大學生,對大學生活向他們提出的一般要求都感到壓力很大,這些人的殺傷細胞活動較低。
Vernon Riley認為,隨著應激數量的增加,動物免疫系統受到損傷也在增加。他採用特殊的餵飼餵方法使小白鼠產生乳腺癌,把小白鼠放在可記錄的旋轉台的頂部,然後以四種速度進行旋轉——每分鐘的轉數分別為16、33、45或78,從而產生程度不同的旋轉應激。結果發現,16轉/m的小白鼠所患癌症的惡性程度最小,然後依次增加,78轉/m的小白鼠腫瘤生長得最快。
上述研究表明,起消極作用的生活事件,即所說的應激(stress),不管情況嚴重與否,都會使機體的免疫能力受到抑制,從而影響其健康狀況。
(1)機體的免疫功能可以通過學習(建立條件反射)使之發生變化
本世紀20年代蘇聯一些學者利用條件反射的方法使免疫活動發生了變化,研究者們發現,被試如果期望某種免疫反應,儘管這種期望不是有意識的,它也會對免疫反應產生影響。研究者向14名兒童的肌肉注射了γ的球蛋白,在注射之前和注射之後的3小時監視被試吞噬細胞的指數(phagocyte index),實驗結果表明,前四次的注射均使吞噬細胞的指數增加,可是在第五次注射時,儘管所注射的不是γ球蛋白而是鹽水,結果也引起吞噬細胞指數的增加。本實驗的對照組只注射鹽水,他們的吞噬細胞指數沒有什麼變化,這說明免疫反應可以形成條件反射。
1983年Smith和McDaniel用7名被試進行了這樣一項實驗,這7名被試對結核菌素的反應均為陽性,結核菌素陽性的患者當被注射結核菌素時,皮膚上會出現紅斑和硬結,實驗者在被試的一隻前臂上注射結核菌素,在另一前臂上注射鹽水,但告訴被試說,他們的兩隻前臂上所注射的都是濃度不同的結核菌素。實驗中被試可以清楚地看到,濃度大的藥水總是固定地注射在左側前臂上,每月一次連續注射了5個月,結果總是左側前臂在注射後出現紅斑和硬結,而右側前臂則不發生反應,可是在第六個月注射時瓶中的注射液互相調換了,也就是說原來注射鹽水的右側注射了結核菌素,結果發現結核菌素所引起的右臂反應明顯低於左臂。
以上實驗表明,通過條件反射的方法可使動物的免疫系統的功能發生變化。
(2)催眠和幽默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免疫系統的功能不但可以用條件反射的方法使之加以改變,也可以採用催眠暗示的方法使其功能發生變化。
Ikemi和Nakagawa(1962)用漆樹葉子提取物作為引起接觸性皮炎的物品,以13名對這種物質有較高感受性的人為被試,實驗者把這種物質抹在被試的一隻前臂上,而把栗子樹葉的提取物(該物質不能引起接觸性皮炎)抹在另一隻前臂上,然後其中的5名被試進行催眠,而另外8名被試只蒙上眼睛,而主試告訴被試的情況與實際抹在前臂上的物質正好相反,結果所有的13名被試在抹栗子樹葉提取物一側前臂上均出現了接觸性皮炎,而另一側前臂上,只有兩個人產生了接觸性皮炎,這足以說明催眠和暗示可以使免疫反應發生巨大的變化。
Dillon和Baker(1985)的研究表明,10名被試看過幽默性的錄象之後,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明顯增加,但對照組看過“說教性的”(didactic)的錄象帶之後,其含量卻沒有明顯變化。Berk等人做了這樣一項實驗,他們的被試是10個病人,其中5個病人看具有幽默性的電視,結果發現這些被試同對照組比較起來,他們淋巴細胞的胚細胞樣轉變明顯增加,而皮質醇降低。
(3)自我控制(生物反饋、自生訓練、氣功)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Elmer.E.Green和Alyce.M.Green報告說,一位從事輔助工作的人員,因鏈球菌感染而患咽炎,藥物治療無效,後採用放鬆訓練和自生訓練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效果很好。
Smith(1989)使用了28個在“靜默”訓練方面有素養的人,將被試隨機地分為兩組,要求第一組被試抑制對帶狀皰疹的免疫反應,要求第二組提高對帶狀皰疹的免疫反應,結果表明要求“提高”的那一組被試比要求“抑制”的那一組被試,在皮膚反應方面明顯增強。這說明一個人若是主觀上想要抑制他的免疫反應的話,他的淋巴細胞對抗原的免疫反應將會受到抑制,反之亦然。
浙江中藥研究所羅森等人,研究了氣功對唾液中免疫物質的影響。30例練功者功前唾液S—IgA的平均值為6.5±3.5毫克/分升,練功後上升為12.1±5.0毫克/分升,練功前後有顯著差異(P〈.01)。對照組無明顯變化(P〈.05)。38例練功者功前唾液溶菌酶平均值為76.99?±52.92微克/毫升,練功後上升為162.95±111.25微克/毫升,二者差異明顯(P〈.01)。對照組無明顯變化。
可以看出,在用生物行為的方法提高免疫機能方面,自我控制是一種頗為有效的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