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服務與糾紛化解“三結合”工作法

《心理服務與糾紛化解“三結合”工作法》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文化路街道探索出的工作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服務與糾紛化解“三結合”工作法
  • 探索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文化路街道
方法介紹,所獲榮譽,

方法介紹

 秦皇島市海港區文化路街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心理服務與化解矛盾糾紛深度融合,在定分止爭中把脈“心症”、疏通“心結”、治癒“心病”。3年來,結合心理服務成功化解的矛盾糾紛,占全部已化解矛盾糾紛總量的32%。
一、心理服務隊伍與矛盾糾紛化解網路相結合。一是依託綜治中心建平台。依託街道、社區綜治中心(站)建立心理服務中心、“心靈驛站”,充分利用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婦女之家、殘疾人康復機構等公共服務設施,為空巢喪偶、失獨、留守老年人、殘疾人及其家屬提供心理疏導、情緒疏解、家庭關係調試等心理健康服務,實現了心理服務平台與矛盾糾紛排查無縫銜接。二是建好專業隊伍控源頭。積極探索“政府+公益+購買服務”方式,建立轄區醫院心理專科醫生、具有專業資質心理諮詢師、受過專業培訓的心理服務社工和熱衷公益事業的心理服務志願者等4支隊伍,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篩查、科普宣傳、心理援助和危機干預,從源頭上將矛盾糾紛止於未發、化於萌芽。三是豐富格線內涵拓功能。為格線員手持終端加裝心理服務模組,通過格線員常態化走訪摸排、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服務志願者進駐格線微信群直接服務民眾等方式,及時了解民眾不想說、不願說的“思想疙瘩”,提前介入疏解情緒、消除戾氣。
二、心理服務手段與矛盾糾紛化解重點相結合。一是立足日常排查跟進心理服務。將心理健康篩查融入日常矛盾糾紛排查,線上開通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微信公眾號和“海港基層治理”手機APP,線下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六進”活動,實現矛盾糾紛排查與心理健康篩查有機結合。二是聚焦重點強化心理疏導。對行為失常等人員的矛盾糾紛,結合矛盾性質、化解難易、累積程度和社會影響等因素,全方位分析評估,明確專人包聯負責,明確化解責任、工作流程和處置措施,心理服務專業隊伍全程介入,面對面幫助化解不良情緒,做到防患於未然。三是緊盯極端風險進行危機干預。將心理疏導和心理危機干預納入轄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心理專家現場參與突發事件處置,疏導、平復當事人應激反應,防止過激行為的發生。3年來,成功處置數起輕生事件。
三、心理服務技巧與矛盾糾紛化解方法相結合。針對矛盾雙方當事人心結難解問題,有針對性地“找心症、抓心藥”,實現“事心雙解”。一是直陳建議“說情理”。針對鄰里噪音、搶占車位、房屋漏水等鄰里之間的糾紛,闡明糾紛起因和雙方責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防止矛盾激化、小事拖大。二是換位思考“講和諧”。針對家庭婚戀、贍養老人、遺產繼承等家庭內部的糾紛,通過釋法明理,引導雙方換位思考,爭取相互理解,“將心比心”讓矛盾化解多了“人情味”。三是迂迴曲折“多接觸”。針對勞動保障、金融債務、個人權益等事關經濟問題的糾紛,通過多次與當事人見面溝通、耐心交流,從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潛移默化促成和解。四是情緒調節“降溫度”。針對打架鬥毆、家庭暴力、輕生厭世等表現形態較為激烈的問題,採取引導、宣洩和釋放方式,冷卻當事人情緒,恢復健康平和心態,理智解決矛盾問題。五是激勵引導“找突破”。針對征地拆遷、醫療糾紛等疑難複雜糾紛,心理服務與綜治、公安、司法、婦聯、民政等部門協調聯動,對當事人行為予以激勵引導,破解深層次心理癥結,找到共同權益平衡點,促進矛盾妥善化解。

所獲榮譽

2023年11月,《心理服務與糾紛化解“三結合”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評為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