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指向

心理指向

psych-direction

經濟心理學的研究指向

還是在讀凱恩斯著作的時候涉獵經濟心理學,近期天津的FF編輯讓我選擇一個側面談談經濟生活變動對人們心理的影響,經濟心理再次進入我的腦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指向
  • 外文名:psych-direction
  • 研究方向:經濟心理學的研究指向
  • 發現人:凱恩斯
為了認識清楚經濟心理學,我按照凱恩斯的傳統,先看看人們的儲蓄心理。儲蓄作為貸幣收入的一種運作方式,其吸引力所在:第一位是安全可靠,無風險。第二位是保密性強。第三位是便於積攢,可以滿足自己或家庭對高額商品的需要;並且可以隨時幫助自己或家庭解除燃眉之急。第四位是操作簡單;無需特殊學習或經驗積累;第五位是獲取利息,重在求保險、求安全 求需要、求增殖。這反映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謀劃自已經濟收入的時候,固然要選擇最有利的貨幣分流方式求取收入的量大增殖,但大多數人作為收入渠道極其有限、收入數量基本穩定的職業取酬者;貨幣分流的重心在於滿足生存需要,並確保這種需要能夠得到較好地滿足,生存需要的滿足,不僅表現在需求的類上,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老等無所不包,而且表現在需求的“社會性”指向上,既有個人的,亦有家庭的,既有對當下的“近慮”,亦有為未來的“遠憂”;既有對常規開支的計畫,亦有對非常規事件的考慮,覆蓋人生存的全部社會空間和社會時間,伴隨著人生的全過程。因而,人們在考慮手中貨幣分流方式的同時,必須考慮每種方式的風險程度;追求最大的保險係數,努力避免因資產損失可能帶來的生存危機,這就自然使得由國家銀行承辦的儲蓄成為人們最有充分理由選擇的合理的經濟行為。很顯然,是否放棄儲蓄絕非單純的經濟現象,在人們儲蓄行為的背後實際上隱藏著一個動機性心理場,(I)對降息信息的個性化分析;(2)對自我先前儲蓄行為價值的心理評估;(3)對改變先前儲蓄行為轉向消費、或投資市場的風險的主觀須測,(4)對儲蓄與消費或投資這兩種行為之間的付出與收益的多維比較,它內在支配著人們的社會經濟行為,制約著人們對降息刺激的行為反映。推而廣之就產生了一個結論:經濟行為不僅要用經濟學的變數(收入、支出等)加以說明.還要把心理學的變數(態度、推測等)、社會學的變數(群體、地位、作用等)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由此建構起個性化的經濟行為模式,其中包括個體或家庭在貨幣分流問題上的行為價值取向、行為意向選擇、行為固著的程度以及行為轉換過程的長短。可見,人們對降息信息的行為反映並非機械的鏡式映射,而是如認識論所說的以主客觀相互作用形式表現出來的認知同化或認知再造過程,經濟心理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經濟心理學雛發於本世紀50年代初期,因一批“具有良好心理學素養的經濟學家”和“具有良好經濟學頭腦的心理學家”共同倡導而形成。經濟心理學理論的核心人物為美國密西根大學具有經濟學教授和心理學教授雙重學術角色的喬治·卡托納(1901一1981),他的《經濟行為的心理分析》(1951)一書被視為 “一部富有開拓價值的重要著作”,“經濟心理學的開山經典”。他提出在貧困時代,消費是收入的函式;在富裕時代,人們對土地、別墅等不動產的投資,對股票、信託等方面的投資增加,這種自由酌量處理的儲蓄和投資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占主體位置,原先作為收入函式的消費減少,把握經濟行為的主要變數群發生了變化,取決於第一可能的條件,第二態度,第三促進條件。他認為,將這些經濟學方面的變數、心理學方面的變數和市場條件綜合起來,研究人們的經濟行為是最可行的。這是卡托納的研究特徵。因此,國民收入和自由酌量處理的支出額這一經濟變數,理所當然要占主要地位。所謂可能條件,指的就是這種變數群。如果在經濟方面完全不可能,就不會成為問題。但是,經濟行為並不是僅靠經濟條件來決定的。卡托納強烈主張,態度的心理變數變得更為重要了,這是他的經濟心理學的要旨。比如真正想購買車的人,即使向人家借錢也會買車。只要產生強烈的購買慾,即使手頭拮据也會購買。需要指出的,若是欲望與其本人的經濟能力相差甚遠,那么不管其購買慾望多么強烈,這樣的消費行為還是難以實現的。正是在經濟變數和心理變數的相互作用中,才有可能使經濟行為得以實現。
因此,對經濟行為的研究,不僅要套用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而且還要運用心理學、社會學,以及文化人類學等,從各個學術領域展開研究。只有把從理論與方法中得到的認識進行綜合歸納,才能正確把握經濟行為。我們把這樣的方法稱為:“經濟心理學”。因此,所謂經濟心理學.它既不是經濟學的一個領域,也不是心理學的一個領域,而是通過對“人類經濟行為的研究”,將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綜合後進行的一種綜合性分析:
一、研究人們的消費行為。這是經濟心理學最古老的研究課題。一是解析制約消費行為的經濟心理因索,以及這些因素與社會經濟活動之間的關係;二是建構有效地測評體系,科學地把握消費行為變化的特點和規律,並據此對經濟過程各個環節的變動態勢作出準確的預測和評估。
二、研究儲蓄行為,包括儲蓄動機和對社會經濟狀況的理解及其期望。
三是研究稅收行為。通過稅收與消費兩者的關係,核心是探討人們對政府的信任感和滿意度,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人們對政府新稅收政策的態度、評價和期望:肯定還是否定、積極還是消極、樂觀還是悲觀,不同的心理導致時稅收變化的不同反映。
四是研究投資行為。投資既是利潤的函式,又是經濟心理的函式:其一,企業或個人預計冒險所得能夠彌補甚至大大超過冒險付出的物質代價和精神代價;其二,企業或個人身陷困境,非冒險無生存希望;其三,企業或個人遭遇強有力競爭,只有冒險一拼才可能戰勝對手,穩住地位。
五是研究決策行為。人們依據所能得到的有限信息尋求價值與耗費的最大距離——價值儘可能的大.耗費儘可能的小,即決策的“有限合理性”。
六是研究通貨膨脹。。經濟心理學的思考興趣在於:A.通貨解脹的社會知覺特點B.通貨膨脹與消費、儲薔、投資等經濟行為之間的制動關係。
七是研究失業。對失業的研究置於個人失業後的心理體驗、工作期望、消費行為特點、以及失業與離婚率、失業與犯罪之間的關係、失業者的心身健康等問題。
性心理學主題-性指向
什麼是性指向
這裡所謂性指向,是指人滿足性慾望的對象。這是比性取向、性傾向更加寬泛的一個概念。
心理學有一對詞來評價性指向:變態和常態。
首先是個統計學的概念,多數還是少數;其次也包含病理學的意義,有價值的評價在裡面。
傳統心理學的評判,首先區別人與非人,指向人是常態,指向非人是變態。比如指向動物,指向植物,指向物品,稱為“戀獸癖”,“戀物癖”之類。
其次,即使是指向人,還要繼續看不同類型。
先看性別,指向異性是常態,指向同性是變態。
再看指向部位,指向異性性器官是常態,指向其他,比如指向口、肛門、足的是變態。
再次,看年齡,指向同代人是常態,指向上代或者下代人是變態。比如戀老癖、戀童癖。這其中年長的男性指向年輕的女性一般還是作為道德問題看,不作為心理問題。
這裡重點談性取(傾)向,即所謂同性戀問題。
最近20年,與性心理有關的社會思潮的最大轉型,是對一些過去認為是變態行為的重新認識,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同性戀的了解與寬容。
幹嗎替古人羞愧?
中國其實是個同性戀古國和大國。
這個說法可能很傷一些同學的心。你先別激動,聽我慢慢說。
前兩年有個案子被媒體炒得火熱。什麼案子呢?歌星紅豆猥褻兒童案。當紅歌星紅豆被判刑了。
什麼時候開始有戀童的事情,從黃帝始。我說的是專有名詞的黃帝,不是集合名詞的皇帝。什麼根據?大學者紀曉嵐的說法。他在《閱微草堂筆記》里說,“雜說稱孌童始黃帝”。看過個電視劇《銅牙利齒紀曉嵐》吧。潘光旦先生在他翻譯的藹理士名著《性心理學》做的附錄里引用了紀的說法。
有人說,有沒有黃帝還是個未知數呢?你這時候著急啦,恐怕宣傳愛國主義的時候你不會懷疑有黃帝吧?
今天有些炎黃子孫,可能不願承認這一點。寧願相信是紀曉嵐胡說。但這是以今天道德替古人擔憂,不公道。今天的道德楷模,百年後一定還是嗎?1千年後還是嗎?很可能成問題。馬克思的倫理學原理,道德標準是變動的。
我們知道古希臘人是崇尚同性戀的,而且要命的是,推崇的正是成年男子對青少年的同性戀。既然西方人以希臘文化為鼻祖,並不羞愧,我們當然也不必為黃帝的行為羞愧,當然,假定他確有其事。
其實,如果你要以今日道德為祖先羞愧,首先也不是戀童了。我們知道,祖宗都曾經是“亂交”和“亂倫”的。
有一句名言,我們不必為自己的祖先是猴子而羞愧。打個比方說,我們不必為小時候穿開襠褲羞愧。
如果從個體說,我們不必為幼時穿開襠褲羞愧,那么從群體說,從“類”說,我們也不必為祖先的性行為實踐和規範害羞的。實際上我們誰也不會為孩提時代的裸體害羞。幹嗎要替古人害羞呢?
在這個辯護中,我要強調的是,沒有一丁點“原諒孩提時代的幼稚或者古人的過失”的意思。我的意思是,無論是成年人對孩童,還是現代人對人類的童年,都不存在居高臨下的道德上優越感。
當年反達爾文的人就是以這個理由惑眾的。進化論出來,有人大罵,難道你說我們的祖先是猴子?你說我們祖先是不穿褲子的?現在我們知道他們的荒唐吧?
其實,所有以今日道德眼光看古人的論調都是同樣荒唐的。道德是變動的。恩格斯早就說過:“只要還戴著妓院眼鏡去觀察原始狀態,便永遠不可能對它有任何理解。”這個批評也適合本題。
一知半解比無知更可怕
說到紅豆的案子,順便說一句,對孩子心理傷害的程度是與所謂人為的“輿論壓力”緊密相關的。被紅豆摸過的一個孩子的母親,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本來有些猶豫,但架不住記者的猛追。這些人可能自以為懂得一點變態心理學,而且自以為是“主持正義”、“保護兒童權益”,當然也可能只是出於“抓新聞”的利益考量。他們不知道,媒體這種方式的介入,才會對兒童造成最大傷害。如果,紅豆摸過一個農村小孩之後沒有任何人知道,小孩也沒有告訴任何人他也不認為有必要告訴任何人。其實對這個兒童的損害就會比現在這樣小得多。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長,我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我更愛我的孩子還是更恨紅豆。這個例子使我們知道,所謂有知――一知半解――有時會比無知更害人。你們知道有大量的醫源性疾病,而對心理學的一知半解――尤其是那種意識形態或者道德化的所謂心理學知識――比無知更可怕。
我順便說個故事。
兩個高中生,曾經有過一次無意中的同性性高潮。後來,被動者考入廈大,主動者做了卡車司機。那司機只是把它當個性遊戲,啥事也沒有。而這個成為知識分子的大學生,不幸在大學知道了“同性戀”這個詞。於是一直為他唯一的一次“酒後失態”擔心和恐懼。結果,導致新婚之夜ED。幸虧他不是個完全封閉之人,幸虧他正好遇到我而且信任我,和我說了。我告訴他,你的情況是完全正常的。他把我當權威而且相信權威(這一點對於“醫治”好他的心理疾病非常重要)。後來他告訴我,第二天就好了,很快就生兒子了。你看,這就是所謂一知半解知識的害處。現在,人們知道的所謂性知識比過去多多了,但一知半解也帶來了比過去多的心理疾病。
君王癖好
先說帝王。之所以重點說他們,是因為他們的活動才有記載。過去不是常批評說,歷史是帝王將相史嗎?
《商書。伊訓》說到“三風十愆”。亂風是三風之一,亂風中包括四愆,其中之一是“比頑童”。比頑童就是所謂好男風。《周書。周逸書》里有“美男破老,美女破舌”的話。潘光旦先生說,比頑童成為亂風的一種,美男破老居然成為一種諺語,可見在商周兩代,同性戀現象不僅存在,並且相當地流行。
先秦,最著名的是春秋時的衛靈公和戰國時的魏王。衛靈公寵幸彌子瑕,魏王寵幸龍陽君,他們給後世留下了“分(余)桃”與“龍陽”兩個典故。
潘光旦和張傑考證,前漢的幾乎每一個皇帝都好男風。
西漢最初
指向生活意義的情感教育
有人認為,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和調節人的情感的社會化過程。具體來說,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使人產生與該社會占統治地位的世界觀相適應的,使其成為合格成員的那種情感。為此,情感教育一要促進與一定社會要求及價值觀相適應的積極情感的形成;二要調控、消除那些與社會要求不相適應的消極、頹廢的情感。要克服恐懼、猶豫、虛榮、虛偽等消極情感,抑制哀傷、激動、高興、暴躁等情感的流露,不在不適當的時機表露自己的苦惱、憤恨、憤怒、憂傷、痛苦等。很顯然,所謂情感社會化,實質上就是對人的情感進行規範,也就是情感領域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情感當然有個社會化的問題,但這只是情感教育的一個方面而已,如果認為情感社會化是情感教育的全部內涵,那就有用德育取代或者消解情感教育的嫌疑。
筆者認為,情感教育目的應該是情感的安頓與序化。所以,情感教育是讓受教育者體驗到情感生活的普遍性,拋棄情感生活的狹隘性,體驗自我的情感與他人情感的一致性,達到情感生活上的和諧。那些庸俗的、低級的、不合人性的情緒雜質或被淨化了,或被薰陶感化了,卑劣的情慾升華為高尚的情感情操,從而達到安頓並序化人的情感之目的。
我們將現行的一些情感教育依據其教育教學目標來作一基本清理和劃分。
首先,筆者認為那些把情感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方法,甚至僅僅視其為教學活動中隨機產生的生理心理反應的教育教學活動,應該被排除在情感教育之外。這種所謂的情感教育不僅不能安頓人的情感,甚至不把增進情感品質視為教學目標之一,最多是營造一種情感空間或情感氛圍,即使這種教學活動對人的情感世界有所作用,那也只能算是影響而不是教育。
其次,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三大課程目標之一,這樣一來,那些認知性的各學科教學像語文、數學、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英語等教學如果落實了新課標是否屬於情感教育呢?眾所周知,人的心理由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構成,人的發展是按照認知、情感兩個向度進行的,即通常所說的認知與非認知向度。我們承認認知教育與情感教育可以相互促進,但它們之間卻不能相互代替,認知教育是以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為主要目的,它不是也不可能解決人的情感安頓問題,即使在知識、技能的傳授中注意到情感品質的培養,那也不是針對情感本身進行的教育,不是本文所認為的嚴格意義上的情感教育。
再次,那些與情感教育相鄰相近的學科教育如審美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中的審美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教育、心理情感教育如何歸類呢?這些學科教育與情感教育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筆者嘗試著作一簡單整理。應該說,情感教育與審美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這四者作為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是為塑造理想人格服務的。但這四者之間也是有很多差異的,我們可以從目的、內容、方式、方法、運行機制、理論基礎諸方面對情感教育與道德教育、審美教育、心理教育作一基本的區分辨別。
我們澄清了只有“情感的教育”才能完成安頓人的情感的使命,更進一步的問題是:人的情感“安”在哪裡?
近代以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明碰撞的結果是我們選擇了放棄自己的情感文化傳統而向西方看齊。今天中國人的情感安頓之所也已被現代化裹脅而來的物質至上、科技至上的浪潮所淹沒。放眼我們的周圍,太多沉淪於物質享受而情感粗鄙的人。但人必須要重新找回失去的“樂園”。今天,整個世界都開始了對理性主義的反思批判,在這場人類精神的自我覺醒、人類命運的自我拯救中,作為人類精神的精華的哲學首先把目光對準了人的生活世界,哲學由存在論轉向了生存論。
回響當今哲學的生存論轉向和教育回歸生活的召喚,提出“情感是人對生活意義的感受與體驗”這一命題,並進而認為生活意義是人的情感安頓之所,人的情感這棵大樹深深扎進生活的大地,而生活意義就是情感賴以滋養其生命的養分。生活意義是人生命的支柱,喪失了生活意義也就等於喪失了生命“活”下去的理由。所以情感教育一定是指向生活意義的。
據此,筆者認為,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安頓並序化人的情感;這一目的只能由以情感為本體的“情感的教育”來實現;其他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的學科教育都只是“基於情感的教育”,它們無須也不能完成這一使命;生活是人安身立命之所,而情感則是對生活意義的感受與體驗,情感教育只能把情感安頓在生活意義上,所以,只有指向生活意義的情感教育才是嚴格意義上的情感教育,也只有指向生活意義,才能真正揭示出情感和情感教育的本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