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內容
19世紀20世紀初,當其他的精神病學家正在關注精神病的自然歷史,探討他們的生物學因素和素質基礎的時候,弗洛伊德卻把注意力轉向了心理的影響以及人格和環境作用的”動力學”層面。經過對精神障礙特別是對神經症的大量臨床實踐的經驗總結後,弗洛伊德提出了他自己的一套理論,即精神分析理論。該理論主要包括五個層面:意識的三個層次、人格結構學說、性心理的發展階段、焦慮和自我防禦機制、精神分析的治療技術。
1.意識的三個層次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最底層為無意識(潛意思),中間是前意識,最上層為意識。
意識,是指個體可以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比如知道自己正在看什麼書,能聽到外面講話的聲音。前意識是指介於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那部分內容。多是那些不在注意力中心的事件,但隨時可以向記憶提取資料,比如,一項昨天在上班的經歷。而潛意識也稱無意識,是指自己意識不到的,處於內心深處的那部分內容,它包含著兩種主要素材:一是那些不論何種原因而被遺忘的素材,二是因為產生衝突和焦慮而被壓抑和排除與意識之外的素材。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意識部分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潛意識。根據他的觀念,潛意識層面通常包含了大量的各種為人類社會倫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原始的、動物性的本能衝動和各種與本能有關的欲望。它是過去經驗的大儲藏庫。弗洛伊德認為,這些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感體驗,本能欲望與衝動,是被壓抑到潛意識裡之中的,但它們並不肯安分守己地待在那裡,而是在潛意識中積極的活動著,不斷的尋求出路、尋求滿足。
潛意識的東西要進入意識中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意識之中似乎有一種抵抗力量--嚴防潛意識中的觀念進入意識部分。於是就存在這樣的矛盾:潛意識中的各種本能衝動和動機欲望迫切地向上沖、向外推,力求在意識的行為中得到表現,但因為其不為社會道德、宗教法律所容許,所以當其出現時,就會在意識中喚起焦慮,羞恥感和罪惡感反省,應而加以抵抗,給予相反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壓抑。
2.人格結構學說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主要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它是無意識的,不被個體所覺察。遵循的是“
快樂原則”。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衝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
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範,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所以它與本我一樣是非現實的,超我大部分也是無意識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
道德原則”。
3.性心理的發展階段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活動的能量來源於本能,本能是推動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人類最基本的本能有兩類:一類是生的本能,另一類是死亡本能或攻擊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慾本能與個體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種族的繁衍與個體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論者,在他的眼裡,性慾有著廣義的含意,是指人們一切追求快樂的欲望,性本能衝動是人一切心理活動的內在動力,當這種能量(弗洛伊德稱之為力比多)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機體的緊張,機體就要尋求途徑釋放能量。
①口欲期(0-1歲);②肛門期(1-3歲);③生殖器期(3-6歲);④潛伏期(6-12歲);⑤生殖期(12-18歲)。剛生下來的嬰兒就懂得吸乳,乳頭摩擦口唇黏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慾。1歲半以後學會自己大小便,糞塊摩擦直腸肛門黏膜產生快感,叫做肛門期性慾。兒童到3歲以後懂得了兩性的區別,開始對異性父母眷戀,對同性父母嫉恨,這一階段叫生殖器期,其間充滿複雜的矛盾和衝突,兒童會體驗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結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結,這種感情更具性的意義,不過還只是心理上的性愛而非生理上的性愛。只有經過潛伏期到達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慾。成年人成熟的性慾以
生殖器性交為最圓滿形式,以生育繁衍後代為目的,這就進入了生殖期。
弗洛伊德認為成人人格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前三個發展階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兒童的早年環境、早期經歷對其成年後的人格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成人的變態心理、心理衝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創傷性經歷和壓抑的情結。
4.焦慮與自我防禦機制
弗洛伊德將焦慮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真實的焦慮,及現代人所稱的害怕,因真實世界的危險而產生的真實的焦慮。二是神經質焦慮,弗洛伊德認為,這種焦慮來自個體擔心潛意識的衝動,尤其是性慾和攻擊的衝動,在本我和自我的衝突中占有優勢。三是道德的焦慮,來自個體擔心行為破壞個人的標準和良心的規範,這也是自我和超我之間的衝突。弗洛伊德認為,任何焦慮都是一種不安的磨難,因此個體往往會利用防禦機制來逃避焦慮。
所謂自我防禦機制,是個體潛意識渴望保護自我的統一性不受到威脅,並且使自己從未解決的挫折和衝突之中得以解脫的手段。常見的自我防禦機制,包括否認、補償作用、替代作用、幻想、壓抑、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以及升華等。應該說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使用過這種自欺的手段,以求保護自尊和緩解失敗的痛苦。但是自我防禦機制,畢竟不能代替問題的根本性解決。所以,適度的套用防禦機制可能有助於個體焦慮和痛苦的暫時緩解;但如果過度套用防禦機制則可能導致。但如果過度套用防禦機制,則可能導致病態的適應模式,甚至可能因此而導致精神障礙的發生。
5.精神分析的治療技術
弗洛伊德認為心理治療的目的在於覺察和洞察人的潛意識,了解其症狀背後的癥結及通過分析當事人自己意識不到的癥結所在,產生意識層次的領悟使無意識的心理過程轉變為有意識的,這樣患者就會真正了解症狀的真實意義,從而使症狀消失。精神分析的治療技術主要有五5種:
1.自由聯想
讓當事人在非常舒服的躺椅上自由聯想,治療者要求當事人儘可能的將心中的話說出來。不管他們是多么的瑣碎,無邏輯、不清楚,當事人仍然需要直覺地、不假思索地報告出來。在自由聯想過程中,治療者的任務是鑑別與解析潛意識中被壓抑的事件與當事人症狀有關聯的資料。當事人通常躺在長椅上,治療者坐在其後,這樣才不至於影響當事人的自由聯想。
2.夢的分析
在睡眠中防衛能力是比較低的,一些被壓抑的情感會表面化。弗洛伊德把夢看做通往潛意識的大道,在夢中一個人的潛意識欲望、需要與恐懼都會表現出來。某些不被人所接受的動機會以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而非直接顯現。
3.抗拒的分析
抗拒是當事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迴避某些敏感話題,有意無意地使諮詢重心偏移。弗洛伊德認為,當事人抗拒的原因是一種潛意識的防禦作用,以逃避自己去面對自己所無法忍受的焦慮的意識化。處理抗拒的方法是治療者指出當事人的抗拒心理,幫助當事人了解抗拒的原因,讓當事人正視抗拒的行為,並藉此探討潛意識的作用。
4.移情的分析
移情是指當事人在諮詢過程中把治療者當成他過去生命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如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並以對待此人物的情感轉移來對待治療者。在諮詢過程中,移情是一個關鍵,因為透過移情作用,治療者有機會去具體的觀察和了解當事人的人際關係,並解釋問題行為的衝突所在。
5.解釋
解釋是精神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解釋的目的是讓當事人正視他所迴避的問題,使無意識之中的內容變成意識。要揭示症狀背後的無意識動機,消除抗拒和移情的干擾,使當事人對其症狀的真正含義有所了解,解釋都是必不可少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在當時提出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實踐精神。儘管他的理論,後來受到許多人的質疑,但弗洛伊德人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偉大的思想家,他的理論和觀察使我們對人類的動機和行為有了新的認識。
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也存在明顯的缺陷。他過分誇大了無意識的作用,把人的意識貶低到一個次要的地位,甚至完全忽視了意識在人的活動中的重要調節作用。他的放“泛性論”觀點,認為生物學的性本能衝動決定著人的一切行為活動,是整個人格的基礎。最後他混淆了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把人的社會屬性和人的生物屬性看成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並成為人的一切心理變化的根源。另外,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中有些原理、原則完全出於猜測,或者純粹虛構出來的,因此,其主觀唯心主義的傾向也受到批判。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為主要內容的心理動力學模式,對異常心理的解釋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