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新致病基因致病機制及功能研究

心源性猝死新致病基因致病機制及功能研究

《心源性猝死新致病基因致病機制及功能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田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源性猝死新致病基因致病機制及功能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田莉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心源性猝死是由於心臟病發作而導致的突然死亡。其病因包括長QT綜合徵(LQTs),Brugada綜合徵等,目前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近來研究表明,這些疾病很多都具有遺傳特質,且所發現的已知致病基因大部分均為LQTs致病基因。因此,研究LQTs的致病基因,對研究心源性猝死的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LQTs是一種易產生惡性心律失常的症候群,死亡率較高。我們在一個LQTs中國大家系中,通過全基因組連鎖和基因突變篩選,從遺傳學角度初步確定了一個LQTs新的致病基因-YME1L1基因,但其基因突變致病的病理生理學機制亟待進一步研究闡明。基於此本課題設計以YME1L1基因突變對自身亞細胞定位及蛋白表達的影響的研究為切入點,運用分子生物學及細胞電生理學等技術,從不同層面探討YME1L1基因突變致病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功能反證其為LQTs新的致病基因,並拓寬了YME1L1基因的功能學研究。

結題摘要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於心臟病發作而導致的突然死亡,目前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心源性猝死病因包括Brugada,綜合徵(BrS), 長QT綜合徵(Long QT syndrome,LQTs)等。研究表明,這些疾病很多都具有相應的遺傳特質。 本研究致力於家系遺傳尤其中國心源性猝死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在Brugada家系中,本研究發現了一個 SCN5A基因雜合突變(c.4282G>T),並在後續的研究中發現,此突變可以導致鈉電流的減少,從而揭示了此突變導致Brugada綜合徵發生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學機制。此項研究擴展了Brugada綜合徵致病基因SCN5A的雜合突變譜,並為驗證SCN5A基因突變引起的鈉離子通道功能喪失從而導致Brugada綜合徵的學說,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本研究小組在長QT綜合徵家系中初步確定了一個新的致病基因,目前在篩選及確定其突變基因調控的具體離子通道; 本研究小組進行了Brugada綜合徵的六個關聯危險因素的薈萃分析,發現其中三個因素與Brugada綜合徵病患的後期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有較高的關聯度(三個關聯因素分別為:可誘導的室性心律失常,1型Brugada綜合徵,家族性猝死和暈厥史),為此後的個體化診療打下基礎; 在自發性氣胸家系中,我們研究小組發現了FLCN基因一個新的突變(c. 510C>G),從而擴展了其疾病已知致病基因FLCN突變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