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論也可稱為心性之學,是關於心性的理論或學說。心性哲學是中國哲學史上先秦儒道兩家的重要理論課題,老莊思想中便具有道法自然和無為合道的論述,儒家繼孔子之後的思孟學派也建立了“盡心知性知天”的心性哲學。中國哲學雖然是圍繞天人之際展開的,但是天人之際的核心不是天,而是人。而人的問題實質上就是心性問題。所以心性問題一直是中國哲學,特別是儒家哲學的一項基本理論。對於心性的不同理解和說明,是儒學內部派別分歧的重要表現,甚至可以說是儒學內部派別劃分的主要標誌。從心性論的歷史演變,可以清楚地檢閱儒學發展的歷史軌跡。蒙文通曾說:“儒家心性之論,亦以兼取道家而益精”(《蒙文通文集》第1卷,第256頁),提示了儒、道兩家於心性之論互相融合互補的深刻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性論
- 心性論:稱為心性之學
- 儒家繼孔子:孔子之後的思孟學派也建立了
- 從心性論:歷史演變
儒家
孔子時代
孟子的發展
孟子的理論
荀子的集成
道家
自然本性
道家所謂“性”,首先是“自己如爾”的自然之性。《老子》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蹊。為天下蹊,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第28章)“朴”乃未斫之原木,老子藉以表示事物的自然狀態或本來面目,其反面就是加諸人工的“器”。②同理,“素”、“赤子”、“嬰兒”等亦無非是人性的隱喻,意味著尚未社會化的自然之性,象徵著原初而完整的人本然之性(包括人性和物性)。顯然,它略近於“生之謂性”。
《莊子》通過“真”、“偽”之辨深化發揮了老子的自然人性論,其曰:“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吃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馬蹄》)這裡所說的“馬之真性”乃天放之性,即不多不少、“益之而不加益,損之而不加損”的“常然”(《知北游》),成玄英稱之為“真常之性”。應該明確的是,“真”的反面是“偽”,而真、偽的關係就是天、人的關係:“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秋水》)“真”意味著自然之性(如“牛馬四足”),“偽”意味著人為(社會和文化)的烙印(如“落馬首,穿牛鼻”)。
看來,“真性”首先意味著自然之性。然而,《莊子》論性之精蘊,須訴諸“吾喪我”命題而後能明。實際上,這個命題已隱含了性、心兩重性的觀念,也就是說《莊子》隱約有兩種意義上的“性”,這是討論《莊子》“性”的概念的關鍵。《莊子》既說“性者生之質”(《庚桑楚》),近於舊說“生之謂性”,也說“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更深化了舊說,把無為心性的意蘊納入其中。換言之,《莊子》所謂“真性”,已不同於舊說“生之謂性”。上述“反其真”就是“反其性情而復其初”(《繕性》),而這裡所說的“初”也就是“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的“初”。可見,“真性”即“德”,其中凝固著“道”與“德”的本質。總之,《莊子》延續並發展了《老子》的自然人性論,把隱含在《老子》中的心性論萌芽提煉、塑造成較為成熟的心性論,目的是去“偽”存“真”,使人們從社會制度(禮樂)和意識形態(仁義)的宰制中解放出來,回歸自然而本然的真性。
表面上看,自然之“性”似乎與價值判斷無涉,因此也可以說道家的自然人性論是一種“絕對性善論”或“性超善惡論”。(劉笑敢,第275-276頁)但是道家自然人性論卻隱含這樣兩個價值判斷:(1)“自然的”和“本來的”就是“好的”,也就是說自然的或本然的狀態或屬性是最完善不過的;(2)保持自然狀態或本來面目,不假人為,就是“好的”。這兩個價值判斷部分地構成了以精神逍遙為歸宿的道家倫理學的基礎。
無為心性
道家心性論中的無欲、無知是從否定方面來說的,從肯定方面來說,就是澄心凝神。我們從《老子》第37章和第57章入手討論之:“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第37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第57章)可見,老子已把“朴”(自然之性)歸諸“無欲”。道家已深刻洞見到文明進程中人性的異化,因為作為“無為”反面的私慾和智巧,以及與之相表里的社會制度(禮樂)和觀念形態(仁義),乃是人心淪喪的根本原因。如此,道家於自然之性中容納了無知和無欲即無為。《莊子》據此發揮了老子之說,構想和描摹了所謂“至德之世”的“理想國”:“至德之世,同與禽獸,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馬蹄》)
在道家看來,感性慾望和機心巧詐,乃“伐性之斧”,是人心的牢獄和罪惡的淵藪:“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第12章)“有機械者必自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心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莊子·天地》)人慾橫流和爾虞我詐嚴重地侵蝕著本來純樸的人心。道家在嚴辭批評“欲”和“知”的同時,也表達了歸依“純白”心性的訴求。《老子》云:“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第16章)。“歸根日靜”意味著人性復朴須經過澄心凝神的修養過程,才能夠“歸根復命”,亦即“復性”。(徐梵澄,第23頁)
無為也意味著超然於是非善惡之外、喜怒哀樂之上。所以,無為不僅意味著無心,也意味著“無情”。我們從《莊子·德充符》中庄子和惠子關於有情、無情的辯難中,可知莊子所謂“無情”的本質是精神高於物外的逍遙精神:既從價值判斷(是非善惡)中解放出來,復歸其自然之性,也從情感糾葛(喜怒哀樂)中解放出來,達到“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形若槁木,心若死灰”(《知北游》)的恬淡心境和虛靜狀態。
道家以一種近乎“掃相”的方式,凸顯了性之本源的自然而然,心之本源的曠靜虛寂,從而蕩滌了人心之塵垢,打開了人性的囚籠,使人的心性能夠從各種各樣的束縛中擺脫出來,回歸本源。因此,道家既否定了感性的欲望也揚棄了理性的知識,既批判了禮樂(制度)也詆毀了仁義(觀念)。與道家“見素抱樸”和“復歸於朴”不同,儒家卻要把道德理性附麗於“素”(自然人性)之上。《論語·八佾》“繪事後素”的討論表明了儒家既正視人的感性慾望,又要有所節制,使之調和於不淫不亂之度,把禮樂附麗於人性而增益其光輝。孟子和荀子其實是從不同的方面強調了儒家人文理性的立場,因為孟子的“充實之謂美”和荀子的“化性起偽而成美”,均強調了社會制度、文化價值和人文理性在人性問題中的核心作用,這一點,和道家“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天道》)的主張迥然不同。當然,荀子所謂“性”近於道家所謂的自然性,但他強調的是“隆禮”而“化性”。
心之兩體
顯然,“心”和“常心”殊為不同,乃不同層面的概念;這兩個概念也劃分了心之兩體即兩個層面。“常心”即《管子》四篇所說的“心中之心”,乃“心”的深層結構,而“心”乃表層結構,所謂“成心”、“機心”。“心”的概念意味著理性功能(例如“思”和“知”),它的特徵是“動”,即接於物而起意;至於“常心”或“心中之心”,則居於心的深層,乃以“無思無慮,忘知忘覺”為特徵的覺解狀態和精神境界,因此虛極靜篤是其特徵。簡單地說,前者相當於心的理智功能,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以一種“馳於萬物而不反”的外向性方式追逐萬物,並且按照自身設定的概念思維(藉助於“名”)建構宇宙萬物的知識以及社會秩序和文化模式。後者則相當於落於理智之外且為理智所不能把握的直覺、靈感和莫名其妙的內心體驗和實踐智慧;在心性論上,它就是成玄英用來與“真常之性”相對應的“真常之心”;在知識論上,它對應著“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而且“莫之能思”的形而上的道的真理。
道家之所以把“心”劃分為“心”和“常心”(即“無心”)兩層結構,是因為繫於“心”的理智並不能趨近或把握道的真理,而“體道”(證悟道的真理)雖不由於“心”卻也來源於“心”,所以把靈感、直覺和妙悟歸諸心的深層,那是一個神明澹然靜居的地方。這種劃分與將“意識活動”分為“意識”和“下(潛)意識”相類。
《管子》更加詳細地論述了“心中之心”:“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思,思然後知”(《心術下》);“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內業》)。尹知章注曰:“動亂之心中又有靜正之心也”,其說未諦。實際上,藏於心之深層的“心中之心”處於寂然而靜(以動靜言)、一而不兩(以兩一言)、“解心釋神,莫然無魂”的精神狀態,這種精神狀態正是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所說的“精神摶一”,凝定其神。“心中之心”不是理性活動的心,相反卻是超乎概念思維(即理性思維)之上的心,用道家自己的術語來說,它不是“智之舍”,而是“神明之舍”。《莊子》所謂“疏瀹而心”、“刳心”,旨在掠過“心”而提示“無心”,當然“無心”的呈現過程也是一個心性修養漸人佳境的過程。
道家把“心”分析為理性和直覺、實踐智慧兩個方面,直接左右其知識論的建構,即在理性知識之外或之上開拓出一個超拔於理性知識的神識(參見崔大華,第268-269頁),而諸如此類的哲學創作在中外歷史上頗不乏例(錢鐘書,第43-44頁)。至於它與儒家心性論、道教心性學之間的關係,我們不能不在回味蒙文通前述論斷的同時,在細緻梳理和深入分析道教心性學的同時,追溯道家心性論的創構。
神宅於心
“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人間世》)“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知北游》)“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潔,神乃留處。……去欲則宣(尹註:通也),宣則靜矣。靜則精,靜則獨立矣。獨則明,明則神矣。神者,至貴也。故館不辟除,則貴人不捨焉。故曰:不潔則神不處。”“潔其宮,開其門,去私勿言,神明若存。……宮者,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宮。門者,謂耳目也。耳目者,所以聞見也。”(《心術上》)《莊子》所說的“鬼神”顯然奪胎於綿延不絕的古宗教通神體驗,而將古代通神或降神的宗教體驗哲學化,從而點鐵成金地把宗教意義上的“鬼神”轉化為證悟道的真理之內心體驗和精神境界。正是在這種意義上,《莊子》說:“無心得而鬼神服”,“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天地》)。換言之,《莊子》的伎倆不過是“借屍還魂”而已。
如果說“歸根復明”、“澹然獨與神明居”是道家所追求的體道境界,那么“心齋”、“坐忘”就展示了這種精神實踐的方法與境界。上引《管子·心術上》中的“舍”(“心中之心”)比喻“神明”留居的“館舍”,而如何能使“神明來舍”則成為《管子》四篇的中心問題,其實這也是《內業》、《心術》等篇目本身的意蘊。《心術上》云:“心術者,無為而制竅者也”,就是說通過“耳目不淫”、“心無他圖”、“恬愉無為,去智與故”,換言之,意識內斂、精神摶一和感官控制等“心術”,以使“神將來舍”。也就是說,《管子》四篇旨在闡論通過心之定、正、靜、虛,以及耳目不淫、去知與故的心術而達到“精將自來”、“神將來舍”的意識狀態或精神境界,在精氣內固於身的同時證悟映射於內心深處的形上之道,所謂“心靜氣理,道乃可止”。
這樣一種訴諸內在體驗的“神明”,其實就是“體道”。《文子·道原》云:“虛無者,道之舍也”,可見“神明來舍”就是“道載於心”,而“神明”也就成為“道”的另一種表述,因為在這種“反思前的精神狀態中”主客已然混冥,物我已然不分彼此了。如此,本體論中有關道象(如恍惚窈冥)的描述同時也是關於(體道)心態(昏默渾沌)的描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莊子·在宥》)這就是道家著述里時常把“神”(明)等同於“道”(例如《淮南子·兵略》)的原因。
如上所述,道家點化了源遠流長的“鬼神話語”,深刻抉發了澹然靜居於心之深處的神明——徹悟的覺解狀態和無為的精神境界,從而建構了獨特的道家心性論。以上論述的自然本性、真性、心之兩體和神宅於心等觀念,乃是其主要內容與特徵。道家心性論不僅反饋於殘存在文化小傳統中的古宗教之餘緒並為道教心性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理論源泉,而且還可能對儒家甚至佛教心性論的形成和發展有著複雜而深刻的影響。
知識論和倫理學語境中的心性問題
知識論語境中的心性問題
“至神之極,見在不惑”(《經法·論》)。既然寄寓於心之深層的神明乃是一種無所不照的明覺,我們就不妨從知識論的分析脈絡探討它和心性論之間的相互融攝的關係。
首先,且回顧一下《莊子·知北游》開頭那段“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的寓言,那個故事“可以說是自嘲的反諷,是對知識本身的質疑”(葉維廉,第37頁),其中的“知”(隱喻知識)的遭遇和失落頗耐人尋味。莊子對如何把握道的真理(“知道”)的態度似乎匪夷所思,而他對知識本身的質疑又表明了:名言和思維(理性思維)無論如何也不能把握關於道的真理,因為“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無形),同時又不落言詮(無名)。問題在於,是否有確切的道的真理,又如何把握、證悟道的真理呢?也就是說,既然感性(耳目)和知性(理智和名言)均不能捕捉道的真理,那么通過什麼方法、藉助哪種能力才能把握它呢?實際上,上面提到的“神明來舍”似可部分地看作是一個知識論的命題,它與“知常曰明”(《老子》)、“莫若以明”(《莊子》)、“照知”(《管子》)一樣,意味著一種特殊的認識能力和精神狀態,是“內在之智慧”(朱謙之),而不是訴諸耳目的感性和訴諸心知的理性。這種把握、證悟道的真理的精神覺解正是通過“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攝汝知,一汝度”的方式煥發出來。
可見,從知識論上看,神明這種內在智慧和覺解狀態乃是把握、體驗道的真理的不二法門。不但證悟道的真理必須藉助於這種神明智慧,甚至於神明狀態就被看成是體驗道的真理。然而道家哲學裡的“神明”問題並不囿於知識論語境,它更是一個心性論的問題。實際上,倘若我們沿著知識論的脈絡來分析道家思想,就會發現知識論語境當中糾結、融合著心性因素,而從知識論入手的分析脈絡最終歸於心性論的框架。即是說,道家企圖把知識論語境中的證悟道的問題轉化為旨在深化內在精神境界的心性論問題:“鴻蒙曰:意,心養。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莊子·在宥》)“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莊子·人間世》)“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莊子·大宗師》)這難道不是道家所追求的“心凝神釋,骨肉都融”(《列子》語)的境界么?這裡面既有明確的知識論語境,也有更加明確的心性論論述。可見,“心齋”、“坐忘”是融合於心性論的知識論命題,也是糾結於知識論語境的心性論命題。如此,人對道的真理的把握和證悟就不僅僅是一個知識或認識的問題,而必須訴諸更基礎也更廣泛的心性問題。
逍遙:心性的自由境界
倫理學意義上的逍遙境界也是以心性哲學為基礎的。換言之,正是在心性論的基礎上,道家創構了關於精神自由和人性解放的逍遙理論。
《莊子》說:“夫明白入素,無為復朴,體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間,汝將固驚邪?”“上神乘光,與形滅亡,是謂照曠。致命盡情,天地樂而萬物銷亡,萬物復情,此之謂混冥。”(《天地》)作為人性解放和自由實踐的理想境界,“逍遙遊”意味著訴諸心性境界的精神超越。簡單地說,“逍遙遊”包括外在的“游世”和內在的“游心”兩個方面:所謂“游世”就是“與世偕行而不替”、“游於世而不僻”(《外物》),以“隨成”和“俱化”為特徵;所謂“游心”則意味著“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應帝王》),突出了“乘道德而浮游”、“乘物而游心”的內在超越性,它的根本意義在於內在精神的自由解放。對此,莊子極盡高揚誇張之能事:“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癧而年穀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薄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逍遙遊》)“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震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乎己,而況利害之端乎!”(《齊物論》)我們由此可以窺見《莊子》的放曠心態、超逸襟懷和逍遙精神。面對浩渺的宇宙,紛紜的人世,無情的歷史,生死的命運,孱弱的個人卻憑著“精神高於物外”的境界獨立於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