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反應

急性心因性反應是反應性精神病的一個類型,其臨床症狀主要是意識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幻覺、妄想少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因性反應
  • 性質:反應性精神
  • 臨床症狀:意識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
  • 病理病因社會因素應激所引起
臨床症狀,病理病因,如何避免,沒那么可怕,

臨床症狀

一般來說,事過境遷,隨著時間的流逝,心因性反應都能得到緩解。只有少數病人會殘留失眠、頭痛、情緒易激動、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其預後好壞,與精神因素能否去除以及病人的性格有關。當然,病人的性格與心因性反應的發病及病情嚴重程度也有很大的關係。

病理病因

心因性反應皆由明顯強烈的心理、社會因素應激所引起,因而心理治療有著重要意義,應力爭在與病人接觸的情況下,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與病人交談。同病人分析發病經過,進行解釋,指導病人如何對待刺激和如何消除刺激。同時給予有力的心理和社會支持,緩衝病人的創傷性反應,使其樹立信心戰勝疾病。對焦慮、心煩不安者可選用催眠劑和抗焦慮劑,以延長生理睡眠,加強內抑制過程,但要注意不可過量或長期套用。
心因性反應症是一組由於明顯的心理社會因素所致的心理疾病。一般地說,決定本組疾病的發生,病程和臨床表現的因素有:(1)生活事件和處境;(2)社會文化背景;(3)個性特點、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生活態度、信念等。這裡所說的心理社會因素並稱為心理刺激即一般簡稱心因,它是指這類刺激來源於人的社會活動和精神生活中的劣性刺激。
機體是否會在心因作用下致病要取決於兩個因素:(1)心因的強度(如災難性事件),或強度雖然不大,但因持續的積累作用(如長期的人際關係緊張,內心矛盾等),或同時遭受多個心理刺激(如既有經濟困難,又遇親人亡故,自己生病,所謂“雪上加霜”),發生綜合作用,這時會引起心理平衡,調節系統崩潰。(2)當事人的態度與反應特點,如同樣是親人亡故,大多數情況不會引起當事人很大痛苦而成為當事人的強烈心理刺激,但如親人是在年老久病或與當事人已經反目,感情破裂的情況下,則該親人的死亡不形成明顯心理刺激。另外,有些外界因素本來並無明顯刺激可言,如某種職業,而當事人不願從事該職業,會覺得這工作是一種負擔,乏味,這就可能成為心理刺激。又如經濟改變,財產損失,對把金錢看得重與看得輕的人,其刺激強度顯然不同。

如何避免

心因性反應主要發生在處在生理髮育期的兒童中,特別是小學生和國中生中,因此在給小學生和國中生開展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時要注重群體性心因性反應的防範,其防範對策及措施如下:
①宣傳教育,預防為主。平時要做好預防接種的宣傳教育工作,特別應講清接種後可能出現的反應及其處理原則,使接種者心理上有所準備,避免出現反應後思想緊張和恐懼。注射時避免一過性刺痛而引起的暈針,避免讓受種者在空氣流通不暢的場所或在飢餓、疲勞時進行接種。
②排除干擾,疏散病人。一旦發生群體性心因性反應,應及時疏散病人,隔離治療,避免相互影響或暗示造成連鎖反應,儘量縮小反應面。
③避免醫療行為的刺激,無需補液者應避免輸液。
④疏導為主,暗示治療。正面疏導,消除恐慌及顧慮心理,穩定情緒可輔以藥物治療,套用小劑量鎮靜劑,也可採用暗示療法,暗示受種者不過度關注預防接種及機體反應。
⑤仔細觀察,處理適度。群體反應人員複雜,個體差異較大,應注意接種反應之外的合併症,並及時報告家長及學校,要求積極配合做好治療工作。

沒那么可怕

“群體性心因性反應發病原因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是指某種精神緊張如重大事件、情緒激動、內心衝突等相關因素,在許多人之間相互影響而引起的一種心理或精神障礙。”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劉華清進一步解釋說,“該病的發病特點是起初由群體中的一人發病,其症狀表現如頭痛、頭暈、胸悶、噁心、嘔吐、精神緊張、恐懼、發作性哭鬧或精神萎靡不振等,當群體中其他人目睹該人發病,精神上就會受到感應,並相繼出現相同或類似的症狀。發生地點多在學校或其他公共場所,尤其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偏遠山區或農村更易發生。由於環境封閉,人們對該病不了解,居住得又比較近,群體之間相互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可能性較大,使該病在患者和周圍人群中迅速播散,進而造成更大的恐慌。由於兒童心理發育尚不健全,應對生活事件的能力還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因此,在心理壓力過大、精神過度緊張等情況下,更容易患病。儘管其症狀多樣明顯,但是患者通過化驗及各種檢查,均無明顯異常。
群體性心因性反應並不可怕,由於患者的意識是清晰的,因此,通過心理干預後可自行緩解,恢復正常。劉華清指出,一旦出現群體性心因性反應,首先要把發病的人隔離,然後由醫生進行心理疏導,明確告訴患者這些症狀並非軀體疾病,而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診斷明確後,不要再做重複的檢查,以避免病情的複雜化。另外,在環境中要避免不良的暗示,如避免多人圍觀及對症狀的過分關注,做到及時果斷處理現場,這樣流行就可得到控制。對於焦慮嚴重者可在短時間內選用鎮靜和抗焦慮藥物,但多數患者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