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積中心國小

德積中心國小。也就是德積國小

張家港市德積國小位於德積鎮區護漕港南路西側,農貿市場斜對面。現占地面積36018平方米,建築面積9000平 方米,綠化面積15000平方米;有36個班級,1800餘名學生,101名教職工;65名專任教師中,大專以上學歷的56名,市級教學能手3名,教壇新秀8名;辦學條件優越,辟有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有標準運動場、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路終端工作站等現代教學設施。校長:黃長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積中心國小
  • 簡稱:德積國小
  • 創辦時間:1911年
  • 類別:公立國小
學校經歷,學校歷史,學校榮譽,學校管理,學校地址,開展活動,

學校經歷

學校經歷了由低級單雙班、初等國小堂到完全國小的歷史變革,由原來的40多名學生,發展到今天的1800餘人;由私立學校到公立學校,直至今天已初具規模的市鎮國小, 學校充滿了一片濃濃的“綠意”。這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各界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學校的發展,教育質量的提高,可用“厚德尚綠”(即學校的校訓)四個字來概括。

學校歷史

據《江陰縣繼志》記載,學校創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屬私立新校,設在護漕港文昌廟內。是時,有兩個複式班,88名學生,4位教師。1921年,當地“沙棍”陳立初用圍圩款在護漕港豐亨橋東堍北側(南距文昌廟200餘米),建造了朝西開的校門、3排15間、呈“H”形校舍,讓師生從文昌廟遷來上課,校名為“江陰縣德順鄉第一國民學校”,屬公立初小。爾後事業發展快,學校聲譽好,慕名求學者眾。1934年,經江陰縣教育局批准,更名為“江陰縣德順鄉第二中心國民學校”。抗日戰爭時期,日偽軍占據學校,師生被迫轉移到文昌廟或借民房上課。
1945年下半年,學校更名為“江陰縣豐亨鄉國民學校”,並由初小擴大為完小。1948年4月,學校更名為“德順鄉中心國民學校”。當時,身為江陰縣國民黨參議員,實為中共地下黨員的李彩華和地下工作者葉乾清在該校任教。不久,校長基於局勢不幹事,葉乾清實際主持學校工作,在師生中組建地下組織“沙光聯誼進修會”,進行革命宣傳。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有3名教師和20餘名師生赴蘇北解放區加入革命隊伍;同時,學校還是共產黨的地下聯絡站,經常接送南來北往的共產黨聯絡員,故而學校曾有“小延安”之譽。
圖片圖片
1949年5月,學校改名為“江陰縣德順鄉護漕港中心國小”,校長:吉韓志,時有6個班,180名學生。1953年,一至六年級全是雙軌,有學生480人。1954年,更校名為“晨陽區護漕港中心國小”,並增設民辦幼兒班2個,有幼兒60餘人。1962年,更名為“沙洲縣護漕港中心國小”。1968年,國小由六年制改為五年制。1969年,國小體制下放。中心校解體,學校更名為“護漕港國小”,歸德積公社十一大隊貧下中農管理委員會領導管理。1970——1972年,招收兩個國中班,每班學生45名,成為“戴帽子中學”。
1978年,恢復中心校設定,定名為“德積中心國小”。
1982年下半年,學校辦起了化工廠,經濟實力逐漸增強。從1984年到1992年,學校將所獲利潤用於建造教學樓,更新教學設備,改造學校環境、改善師生生活的費用總計100餘萬元。期間,學校教育教學碩果纍纍:1989年,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萬校作文競賽”獲“優勝獎”;1991年,學生吳明玉獲全國數學邀請賽三等獎;學校小桌球隊從1985-1992年連續5年代表張家港市蘇州市比賽;從1985-1992年,學校教育工作四率(入學率、普及率、鞏固率、合格率)年年達到市教育局規定的得獎標準;從1987—1992年連續5年獲“文明(雙文明)單位”稱號;1989年,《江蘇教育報》、《蘇州日報》、《人民教育》雜誌,均發表文章,宣傳學校“辦廠興校”的事跡和經驗;同年朱建華被授予“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從1993年起,學校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為總目標,以科研興校為總方針,以改革課堂教學為抓手,努力攀登教育發展新台階。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從1997年開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隨後參加“九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中小學生心理障礙的教育對策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並承擔了該課題的子課題的研究。課題組人員撰寫的科研論文中,1篇獲全國級一等獎,4篇獲二等獎。2000年獲張家港市教科成果獎。
1998年,鎮政府征土36畝,投資404.5萬元,易地新建德積中心國小,(是年3月5日破土動工,11月28日全校師生喜遷新舍上課),原校址留給了德積中心幼稚園。第二年,附設在中心校的幼稚園正式脫鉤,成為經濟獨立核算的單位。學校內部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教育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學校注重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2001年學校創成了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並被命名為“市綠色學校”。2002年,政府投資,學校新建了一座《騰飛樓》,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同時又徵用土地18畝 ,用於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發和建設。2003年,因鎮的合併,學校更名為“張家港市德積國小”。
2002年,全面調整了中心校領導班子,由黃長法同志任中心校校長、小教黨支部書記。在新一輪的“課改實驗”中,新班子對辦學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次的思考:提出“以科研為先導,創綠色課堂,打造品牌學校”的強校目標,即“以綠色之教育綠化你我之心靈,以綠色之行為綠化美麗的校園”。學校結合實際,以科研為先導,發掘校本資源,建成了一個包括金桔園、桂花園、柿園、梨園、桃園、葡萄園等總面積達萬餘平方米的“小博士綜合實踐活動基地”。以此為素材出版並使用了校本教材《綠源》。這本書既是教材,又是教案;既是學案,又是學生“實踐體驗、自主發展”的活動記錄袋。初步形成了“實踐體驗 自主發展”的辦學特色,構建了新型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科教學質量,塑造了學生美好心靈,提升了辦學品位。2003年,學校創成了“蘇州市常規管理示範學校”。

學校榮譽

三年來,全校教師科研意識強,圍繞創“綠色課堂”,在“構建新型的學習形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上開展了探討研究,改變了學校面貌。造就了學生,造就了教師,更激活了學校。科研成果被介紹、推廣、套用,辦學特色被報導,在市內外產生了影響:2004年,《中國教育現代化》雜誌以《充滿勃勃生機的“綠源”》為題報導了學校,2005年《校園心理》以《江蘇張家港市德積國小創特色掠影》為題宣傳報導了學校的辦學特色,除此,市報上還進行了多次報導。學校承擔了市第五屆、第六屆國小綜合實踐課題組、語文教研組精品課展示活動;2004年課題組人員撰寫的《發掘校本資源,建構辦學特色》一文獲蘇州市一等獎,該文還被推薦發表在江蘇《教學研究》雜誌上;2005年,學校代表張家港市參加了蘇州市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會,會上得到了蘇州市教研員的高度讚揚。近三年中,學校老師撰寫的科研論文共有100餘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在市“五優評比”中獲獎。2003-2005年,連續三年在市綜合質量評估中獲獎,並連年被評為“市文明單位”。
2005年,政府投資在原操場上建了一座1800平方米的《綠源》大樓,重修了標準田徑場,增添了學校設施。
張家港市德積國小的今天是幾代人的“厚德尚綠”的體現。

學校管理

黃長法(校長、黨支部書記) 1、負責學校決策、調控、全面負責學校財、物、件管理。
2、主抓黨支部建設。
3、全面負責村校管理。
張建華(副校長) 1、主管學校德育工作(含德育處、團支部、少先隊、班主任、家長學校)。
2、主管學校體衛、心理教育工作。
3、主管學校後勤、綜合治理工作。
4、主管學校工會、紅會工作。
5、主管輔導區工作。
6、主管黨建和教師思想政治。
揭希望(副校長) 1、主管學校教學工作。
2、主管學校教科研工作(含樣本課程).
3、管管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含實驗室、電化教育、圖書室、教育信息化)。
4、主管學籍管理。
5、主管師資培養、建設工作。
張惠芬(教導主任) 1、主抓教導處日常工作。
2、抓教學常規管理。
3、主抓教研究和教改工作。
4、主抓師資建設培養工作。
5、主抓數學學科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宋麗清(副教導) 1、主抓語文學科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2、主抓健康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3、主抓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4、主抓現代教育技術工作。
吳曉敏(副教導) 1、主抓學籍管理工作。
2、主抓教育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3、主抓科學、藝術、體育學科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4、協助抓好學校人事管理工作。
管立紅(德育處主任、少先隊總輔導員、團支部書記、大隊輔導員) 1、主抓學校德育工作(含團隊工作、學生常規管理、心理教育、品德學科)。
2、主抓第二課堂管理(含各類德育活動)。
3、主抓學校宣傳、環境教育、小博士農科園活動等工作。
4、抓好學生常規管理。
5、抓好各類班隊活動、競賽活動。
章明霞(大隊輔導員) 1、抓好學校宣傳工作(含鼓號隊、各類文藝演出、宣傳活動)。
2、主抓紅會工作。
3、主抓升旗儀式、紅領巾廣播工作。
丁桂興(教科主任) 1、校本課程的研究、編撰與套用。
2、主抓課題研究。
3、指導並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黃水琴(教科室副主任) 1、協助抓好校本課程的研究、編撰與套用。
2、協助抓好課題研究。
聞和平(總務工作) 1、主抓教育教學的後勤服務工作。
2、主抓食堂、小店管理工作。
3、主抓綜合治理工作(含門衛、綠化、衛生)
4、主抓學校基本建設與維修。
黃玉才(會計) 1、協助抓好學校財務管理工作。

學校地址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德積鎮

開展活動

德積國小團支部開展慶五四
為隆重紀念五四運動93周年,共青團建團90周年,近一步加強中青年教師師德師風修養,展示青春活力、增強青年教師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引導全體青年教師弘揚五四運動“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學校團支部聯合開展慶祝五四青年節放飛風箏,放飛理想團員活動。5月4日下午第2、3節課在階梯教室舉行。
3位團員老師組成一組,小組內負責設計製作。每位青年老師用自己巧妙的雙手製作了一隻只漂亮的風箏:有的做成了國粹京劇在臉譜,有的做成了卡通的小人物,有的則寫上了紅紅的“中國”兩大字……他們寄託了對祖國的美好祝福,對青春的美好詮釋,對未來充滿希望。
6個組製作的6隻風箏在天空自由的翱翔,象徵著青年團員老師充滿希望,不斷向前的精神!
德積國小開展三帶進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德積國小開展“三帶進”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為提高課堂效率,實現 “和諧高效的綠色課堂”,做到真正減負高效。德積國小開展“三帶進”即:預學進課堂、作業進課堂、練習進課堂研討活動。
學校中國象棋比賽獲獎名單
市德積國小2009年體育節中國象棋比賽獲獎名單
11月2-6日,德積國小舉行了2009年體育節中國象棋比賽。現將獲獎名單公告如下:
二年級
第一名:丁致誠(二5班)
第二名:李鎮希(二1班)張志高(二4班) 江濤(二4班)
殷聖傑(二1班)
第三名:林鎮楠(二1班)丁張俊(二2班)張馨宇(二4班)
黃博文(二5班) 姜浩楠(二5班)胡博康(二5班)
三年級
第一名:沈承頤(三1班)
第二名:陳亦凡(三3班) 何濤(三4班)
第三名:李源(三1班) 沈億(三4班) 嚴藝鵬(三4班)
四年級
第一名:王雨瀟(四3班)
第二名:顏宇豪(四3班) 沈錦濤(四2班)黃勻(四4班)
梁 奧(四6班)
第三名:陸嘉辰(四1班) 劉文錦(三2班)韓 溢(四2班)
周恆源(四5班) 唐 淇(四5班)
五年級
第一名:卞晨偉(五5班)
第二名:顧智敏(五5班)高振元(五2班)王儀龍(五2班)姚振宇(五4班)
第三名:馬宗仁(五1班)朱凌峰(五2班)殷鵬(五2班)
李文杰(五2班)劉滬昕(五5班)
六年級
第一名:潘隆政(六2班)
第二名:陳 傑(六1班)展鵬軍(六3班)余永波(六4班)
第三名:張旭堯(六1班)費洋(六3班)沈博文 (六3班)
陳澤鵬(六3班)許佳亮(六4班)
2009年11月1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