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市德積中心國小

張家港市德積中心國小

張家港市德積中心國小創辦於1911年,1998年易地新建,是一所農村市鎮國小。學校現有占地37352平方米,生均占地24平方米,建築面積11430 平方米,生均7.5平方米,綠化面積15000平方米。學校現有30個教學班,學生 1508名。全校有教職工100名。其中,國小高級教師58名,市級骨幹教師12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家港市德積中心國小
  • 創辦時間:1911年
  • 現任校長:黃長法
  • 占地面積:37352平方米
  • 班級數量:30
簡介,發展歷史,

簡介

學校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條件優越。體育場館齊全,設施齊備,有250米運動場、720平方米的體育教學館、有室外籃球場、排球場、桌球場。有1200平方米的專用食堂樓。圖書館為張家港市國小一級圖書館。全校共有電腦197台,多媒體17套,實現師機比2:1和生機比10:1,學校建有信息中心,擁有4台伺服器,光纖速率達到標準,具有統一的教師備課和管理平台,信息技術裝備達到了較高水平。學校設有音樂室、美術室、舞蹈室、實驗室、綜合實踐活動室、音體美、實驗等器材室、書法室、少先隊隊室、校醫室、心理諮詢室、檔案室、多功能室,專用教室和各功能室齊全,設施完備。廣播電視、電教輔助設備配置齊全,使用到位。
學校以“打造綠色文化品牌,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為工作新思路,以“以綠色之教育、育綠色之未來”為教育思想,以“關注人的可持續發展”為辦學理念,以“厚德尚綠”為校訓,在物質文化和內涵文化建設上努力體現,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和《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以文化興校、課改興校、管理興校為抓手,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攀登教育發展新台階。
學校以課題研究為先導,結合學校實際,挖掘校本資源,建成了“綠洲綜合實踐活動基地”。以此為素材出版並使用了校本教材《綠源》。在實踐體驗中提升教育質量,豐富學生生活,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全校教師圍繞“綠色環保”、“綠色行為”、“綠色課堂”、“綠色班、辦”等要求,在“整體推進綠色文化建設、著力提升內涵發展水平”上開展了探討研究。將綠色文化建設融於《“綠色”校本課程開發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研究》主課題和相關子課題研究中,初步形成了極富德小獨特的“綠色文化”特色。在2008年5月省語文會課賽上,我校曹林芳老師上的《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獲一等獎。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課外文體活動和各種興趣小組活動,激發了學生興趣、培養了學生特長、發展了學生個性,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學生中有500多人次在市級以上比賽中獲獎或發表成果。其中《歡樂枇杷節》獲全國優秀教育電視節目三等獎,無線電測向賽獲得華東地區團體第一名,車模、創新設計演講、七巧板、數棋、徵文等獲省一等獎,二年級鉛筆字、中國象棋、機器人、車模、建模等獲蘇州市一等獎。
近幾年來,學校連續在張家港市教育質量綜合評估中獲獎,連年被評為市文明單位。還獲得了省綠色學校、省三級檔案館、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學校、教科先進集體、常規管理示範學校、依法治校先進學校、語言文字規範學校、蘇州市貫徹體衛“兩個條例”優秀學校、蘇州市優秀家長學校和張家港和諧校園、張家港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德育先進學校、規範收費學校等榮譽稱號。

發展歷史

據《江陰縣繼志》記載,學校創建於宣統三年(1911年),屬私立新校,設在護漕港文昌廟內。是時,有兩個複式班,88名學生,4位教師。1921年,當地“沙棍”陳立初用圍圩款在護漕港豐亨橋東堍北側(南距文昌廟200餘米),建造了朝西開的校門、3排15間、呈“H”形校舍,讓師生從文昌廟遷來上課,校名為“江陰縣德順鄉第一國民學校”,屬公立初小。爾後事業發展快,學校聲譽好,慕名求學者眾。1934年,經江陰縣教育局批准,更名為“江陰縣德順鄉第二中心國民學校”。抗日戰爭時期,日偽軍占據學校,師生被迫轉移到文昌廟或借民房上課。
1945年下半年,學校更名為“江陰縣豐亨鄉國民學校”,並由初小擴大為完小。1948年4月,學校更名為“德順鄉中心國民學校”。當時,身為江陰縣國民黨參議員,實為中共地下黨員的李彩華和地下工作者葉乾清在該校任教。不久,校長基於局勢不幹事,葉乾清實際主持學校工作,在師生中組建地下組織“沙光聯誼進修會”,進行革命宣傳。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有3名教師和20餘名師生赴蘇北解放區加入革命隊伍;同時,學校還是共產黨的地下聯絡站,經常接送南來北往的共產黨聯絡員,故而學校曾有“小延安”之譽。
1949年5月,學校改名為“江陰縣德順鄉護漕港中心國小”,校長:吉韓志,時有6個班,180名學生。1953年,一至六年級全是雙軌,有學生480人。1954年,更校名為“晨陽區護漕港中心國小”,並增設民辦幼兒班2個,有幼兒60餘人。1962年,更名為“沙洲縣護漕港中心國小”。1968年,國小由六年制改為五年制。1969年,國小體制下放。中心校解體,學校更名為“護漕港國小”,歸德積公社十一大隊貧下中農管理委員會領導管理。1970——1972年,招收兩個國中班,每班學生45名,成為“戴帽子中學”。
1978年,恢復中心校設定,定名為“德積中心國小”。
1982年下半年,學校辦起了化工廠,經濟實力逐漸增強。從1984年到1992年,學校將所獲利潤用於建造教學樓,更新教學設備,改造學校環境、改善師生生活的費用總計100餘萬元。期間,學校教育教學碩果纍纍:1989年,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萬校作文競賽”獲“優勝獎”;1991年,學生吳明玉獲全國數學邀請賽三等獎;學校小桌球隊從1985-1992年連續5年代表張家港市蘇州市比賽;從1985-1992年,學校教育工作四率(入學率、普及率、鞏固率、合格率)年年達到市教育局規定的得獎標準;從1987—1992年連續5年獲“文明(雙文明)單位”稱號;1989年,《江蘇教育報》、《蘇州日報》、《人民教育》雜誌,均發表文章,宣傳學校“辦廠興校”的事跡和經驗;同年朱建華被授予“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從1993年起,學校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為總目標,以科研興校為總方針,以改革課堂教學為抓手,努力攀登教育發展新台階。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從1997年開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隨後參加“九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中小學生心理障礙的教育對策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並承擔了該課題的子課題的研究。課題組人員撰寫的科研論文中,1篇獲全國級一等獎,4篇獲二等獎。2000年獲張家港市教科成果獎。
1998年,鎮政府征土36畝,投資404.5萬元,易地新建德積中心國小,(是年3月5日破土動工,11月28日全校師生喜遷新舍上課),原校址留給了德積中心幼稚園。第二年,附設在中心校的幼稚園正式脫鉤,成為經濟獨立核算的單位。學校內部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教育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學校注重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2001年學校創成了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並被命名為“市綠色學校”。2002年,政府投資,學校新建了一座《騰飛樓》,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同時又徵用土地18畝 ,用於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發和建設。2003年,因鎮的合併,學校更名為“張家港市德積國小”。
2002年,全面調整了中心校領導班子,由黃長法同志任中心校校長、小教黨支部書記。在新一輪的“課改實驗”中,新班子對辦學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次的思考:提出“以科研為先導,創綠色課堂,打造品牌學校”的強校目標,即“以綠色之教育綠化你我之心靈,以綠色之行為綠化美麗的校園”。學校結合實際,以科研為先導,發掘校本資源,建成了一個包括金桔園、桂花園、柿園、梨園、桃園、葡萄園等總面積達萬餘平方米的“小博士綜合實踐活動基地”。以此為素材出版並使用了校本教材《綠源》。這本書既是教材,又是教案;既是學案,又是學生“實踐體驗、自主發展”的活動記錄袋。初步形成了“實踐體驗 自主發展”的辦學特色,構建了新型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科教學質量,塑造了學生美好心靈,提升了辦學品位。2003年,學校創成了“蘇州市常規管理示範學校”。
三年來,全校教師科研意識強,圍繞創“綠色課堂”,在“構建新型的學習形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上開展了探討研究,改變了學校面貌。造就了學生,造就了教師,更激活了學校。科研成果被介紹、推廣、套用,辦學特色被報導,在市內外產生了影響:2004年,《中國教育現代化》雜誌以《充滿勃勃生機的“綠源”》為題報導了學校,2005年《校園心理》以《江蘇張家港市德積國小創特色掠影》為題宣傳報導了學校的辦學特色,除此,市報上還進行了多次報導。學校承擔了市第五屆、第六屆國小綜合實踐課題組、語文教研組精品課展示活動;2004年課題組人員撰寫的《發掘校本資源,建構辦學特色》一文獲蘇州市一等獎,該文還被推薦發表在江蘇《教學研究》雜誌上;2005年,學校代表張家港市參加了蘇州市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會,會上得到了蘇州市教研員的高度讚揚。近三年中,學校老師撰寫的科研論文共有100餘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在市“五優評比”中獲獎。2003-2005年,連續三年在市綜合質量評估中獲獎,並連年被評為“市文明單位”。
2005年,政府投資在原操場上建了一座1800平方米的《綠源》大樓,重修了標準田徑場,增添了學校設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