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政碑
- 所處時代:清光緒三年
德政碑,鄭珍《酒店埡即事》詩云:“六旬不雨渾閒事,里長催書德政碑。”凡為官者清正廉潔,造福一方,曰“德政”;百姓為其刻石立碑,並在碑上刻上紀念性的文字和圖畫,豎立起來,作為永久的紀念,稱為“德政碑”,專指舊時歌頌官吏政績...
德政碑 "德政碑"位於喚魚池岸山腰,是清光緒三年(1887),自貢著名鹽業世家"王三畏堂"子孫為歌頌創業者王朗雲(四川省候補道台)所建。兩座神道碑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李鴻猷(江蘇省候補道台)、李鴻道(河北省宛平候補知府)兄弟所建,是自流井王、李兩大鹽業世家集官商於一身的實證。
《畢公德政碑》是清乾隆46年(1781)10月1日創作,現存於陝西省西安市。責任者 年代 清乾隆46年(1781)10月1日 地點 陝西省西安市 拓片原物狀況 陰刻四至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2張224×73,69×47(陰)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
趙公德政碑 《趙公德政碑》刻於南宋紹定4年(1231)秋,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出土。責任者 (宋)張茂良撰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各地9485
黃夫子興學德政碑的年代為明萬曆39年(1611)5月上浣,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責任者 (明)張遲撰;(明)黃衍相行書;(明)趙文奎鐫 地點 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 拓片原物狀況 陰刻用具清單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2張147X90,133X89(陰)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
鄭楚相德政碑 年代 唐貞元14年(798)1月25日 責任者 (唐)[陳京]撰;(唐)鄭雲逵行書,(唐)姜元素篆額;(唐)姜濬摹勒並刻 年代 唐貞元14年(798)1月25日 地點 陝西省澄城縣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清乾隆拓 拓片描述 顧千里、瞿鏞藏拓 書體與行款 裝裱獲得方式 丁惠康捐贈 數目與尺寸 1...
張公輔忱德政碑,吉林市北山西峰腳下立兩通座北朝南花崗岩石碑。右面一通碑高2.07、寬0.77、厚0.28米,長方形,四周刻凸起花紋;碑額長1.12、寬0.87、厚0.32米,面刻龍花紋。正面豎刻吉林省政府主席東北邊防軍駐吉副司令官張公輔忱德政碑; 左面一通碑高2.03、寬0.76、厚0.26米,長方形;碑底座長1....
《京兆尹張公德政碑》是唐代王維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京兆尹張公德政碑 雲從龍,風從虎,氣應也;聖人作,賢人輔,德同也。君臣同德,天地通氣,以康九有,以遂萬類。惟皇御極二十載,光格四表,至於海隅日出,越小大邦,蠻貊師長,罔不欽於成憲,以承天休。然天子猶日省三揖列辟,日聽萬方輿頌,懼...
陶雲德政碑 陶雲德政碑是唐代永淳三年立的碑。【唐陶雲德政碑〈永淳三年〉】右唐申州錄事張義感撰。雲字大舉,河南伊闕人也,高宗時為恆州刺史。碑 永淳三年立。予為河北轉運使,至真定府,見碑仆在府門外,半埋地中,命工掘 出,立於廡下。字為行書,筆跡遒麗,而不著書者姓名,惜哉!
《田琬德政碑》結構精嚴,筆墨婉暢,剛柔並濟,是唐代優秀書法作品之一,為歷代書法家及金石學家所推崇,在歷代金石學著作中,如《石墨攜華》、《潛研堂金石文跋尾》、《授業堂金石跋》、《金石萃編》等均有著錄。碑文原文 大唐正議大夫使持節易州諸軍事守易州刺史兼高陽軍使賞紫金魚袋上柱國田公德政之碑 太...
隆慶四年夏季,建德縣民為感海公恩德,眾謀鐫刻石碑,以示永記。碑文由曾任蘭溪縣令、解甲歸田的徐紳書寫。碑高三尺,寬二尺七寸,厚約五寸,碑刻題名《巡撫都御史海公德政碑》,豎立在永豐街村道旁。“文革”掃四舊時,永豐街一居民將石碑挖起藏至家中,後東至縣文化部門保管。海瑞(1514—1587)廣東人,...
王峻崐德政碑,1940年立於南召縣馬市坪國小院內,後被鋪橋用,1983年又立於原處,後國小校拆建教學樓,又將該碑移止校園大門左側牆角處,碑高 1.74米,寬0.64米,正面中部楷書鐫刻“縣委國民抗日自衛團第八大隊長王君印峻崐甫侖峰德政碑”。碑額“德撼山嶽”四個大字,四周有陽刻圖案,為教師、樵夫...
王審知德政碑 《王審知德政碑》是福建省閩縣的拓片。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清道光拓 拓片描述 顧千里、瞿鏞藏拓 書體與行款 裝裱獲得方式 丁惠康捐贈 數目與尺寸 1張387×166+70×84(額)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顧專729 ...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是唐代司空圖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 臣嘗跪讀貞觀政要,伏睹太宗文皇帝即位之初,每以為將致治平,必先仁義。在德賢而作乂,乃錫祚而永延。古治足征,格言可鑑。豈不以化訓則易服,威肅則難齊者哉?然政教初張,德刑具舉。文衰則削,將弊也其風也佻。武瀆則危...
恩賜琅砑郡王德政碑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唐天枯三年(906)哀帝李祝敕建,位於福州城區慶城寺閩王祠前院。黑色頁岩碑身,圭形,高4.9米,寬1.87米,厚0.29米。碑座高0.9米,寬2.14米,長3.91米,用白色花崗石雕鑿成覆蓮,四周刻團窠圖案。碑額篆書“恩賜琅砑郡王德政碑”,侍郎於兢撰文,王倜書。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是一篇碑文,詳情 岩岩天柱,大矣周山之峰,桓桓地軸,壯哉崑崙之阜,三光懸而不墜,九土鎮以無疆,承乾合德之君,則天體元之後,所以並咨四鎮,鹹建五臣,業配蒼,功成寓縣。至於流名雅頌,著美風詩,年代悠然,寂寥無紀,其能繼茲歌詠者,司空侯使君乎!自文昭武穆,祚土開家,...
《天長節度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是唐代李白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作品原文 天長節度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 太虛既張,惟天之長。所以白帝真人,當高秋八月五日,降西方之金精,采天長為名將,傳之無窮,紀聖誕之節也。我高祖創業,友宗成之,三後繼統,王猷如一。大盜閒起,開元中興,力倍造化,功...
唐貞休德政碑,(唐僧)重閏隸書,碑文磨泐,立碑年月均據《八瓊室金石補正》補。責任者 (唐僧)重閏隸書 年代 唐開元10年(722)7月 地點 山東省掖縣 拓片原物狀況 碑文磨泐,立碑年月均據《八瓊室金石補正》補 附刻 拓片版本 清嘉道拓 拓片描述 顧千里、瞿鏞藏拓 書體與行款 裝裱獲得方式 丁惠康捐贈...
《王重榮德政碑》,歸仁澤撰,唐彥謙書。重榮當唐之末,再逐其帥,遂據河中。雖破黃巢,平朱玫之叛,有功於一時,而阻兵召亂,為唐患者多矣。碑文辭非工,而事實無可采,所以錄者,俾世知求名莫如自修,善譽不能掩惡也。考重榮之碑,豈不欲垂美名於千載,而其惡終暴於後世者,毀譽善惡不可誣故也。
王金臣德政碑:王金臣任知州期間,河州發生災荒。他動員官員省吃儉用,節約薪俸,救濟受災民眾,百姓感其德,特立碑頌之。特點介紹 ,,,圓頂,座高70厘米,寬110厘米,厚60厘米,碑面大字真書"賜進士出身奉直大夫知臨洮府河州正堂加五級記錄一次,楚郢王大老爺德政碑記",右有小字3行不可辨,左邊真書"康熙歲...
狄梁公碑是唐武則天時宰相狄仁傑廟碑。狄仁傑在武則天垂拱年間作過一年多寧州刺史,興利除弊,政績卓著。州人感其德政,為其立生祠,碑日:“德政碑”。狄梁公碑是唐武則天時宰相狄仁傑廟碑。狄仁傑在武則天垂拱年間作過一年多寧州刺史,興利除弊,政績卓著。州人感其德政,為其立生祠,碑日:“德政碑”...
《大唐萊州刺史唐府君德政碑》是唐代闕名創作的一篇散文。大唐萊州刺史唐府君德政碑 (闕三字)郎行(闕二字)都督府功曹參軍(闕)王之經始萬國平章(闕)岳之(闕)及(闕三字)之刺永(闕一字)又(闕)之(闕一字)姓(闕二字)間(闕三字)乎佩玉扣金(闕一字)代(闕)西遷濟州萊(闕三字)背(...
《魏郡太守河北採訪處置使上黨苗公德政碑》是唐代王維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魏郡太守河北採訪處置使上黨苗公德政碑 五方殊俗,魏風婉而其人舒;九土異宜,冀田壤而其賦錯。前政有寬猛之異,時令有班藝之差。非夫酌舊典於可行,啟新圖於必當;多方而不失正,一貫而或從權。曲成便人,大抵厚俗,選眾...
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本典故出至於(《藝文類聚》五十二。)若夫睢陵世傳,已詳載德之華,徐州先賢,亦著清風之美,偉哉文獻,光啟中興,郭莖表其深源,何籌慚其遠慶,豈惟桓氏之鳴玉,張家之珥貂,袁姓之朱衣,楊宗之華轂?又有亻次飛遮列,班弓夾門,濯龍俯望,緹騎盈道,奕世如此,何其盛哉!君以...
《沂國公魏博德政碑》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沂國公魏博德政碑 陛下以元年正月壬戌詔臣稹曰:“朕有臣宏正,自魏入鎮。魏人思之,因守臣狀其德政,乞文於碑。爾司予言,其文以付。”臣拜稽首,退而奏書於陛下曰:始安祿山以元宗四十三年盜幽州兵,劫擊郡縣,逾關據京,天下掉撓。肅宗征之...
責任者(唐)李陽冰撰並篆書年代金貞元3年(1155)5月1日重刻。拓片原物狀況 原石刻於唐大曆五年九月三日 附刻 金貞元三年五月一日宋佑之跋 拓片版本 清乾嘉拓 拓片描述 顧千里、瞿鏞藏拓碑陰刻金貞元年間官吏題名,此本失拓 書體與行款 裝裱獲得方式 丁惠康捐贈 題跋印記 鈐:“芸墀仙館”“曾在葉海蘭處”...
灌南“李湘颿德政碑”原位於連雲港市灌南縣張店鎮龍溝,灌南縣博物館工作人員文物巡視時發現,現存於灌南縣博物館。文物特徵 花崗岩材質,方額抹角,楷書字型,碑刻尺寸寬70厘米,高220厘米,厚14厘米,字徑10×10,款徑8×10厘米。清光緒三十年(1904)刻文:“光緒三十年荷月上浣穀旦。去思碑,湘颿李老軍門大人...
德碑夕照,是吉林市境內的景色。德碑夕照: 是吉林市老八景之一, 清代吉林將軍德英的德政碑原立於城北玄天嶺,每當夕陽西下時,一抹陽光照耀在漢白玉石碑上,從山下甚至城內都可以看見山上的德政碑的輪廓.可惜於1966年被毀.嶺下居民將推倒的石碑抬去當墊腳石利用. 日前,嶺下北極街棚戶區進行改造.9月5日,吉林...
《耿勛碑》是刊刻於東漢熹平三年(174年)四月二十日的一方摩崖石刻,全稱“漢武都太守耿君表”,又稱“天井山摩崖”“耿勛表”“武都太守耿勛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位於甘肅成縣天成山棧道中。《耿勛碑》為德政碑,額題“漢武都太守耿君表”1行8字,字徑約11厘米。正文22行,滿行22字...
閩王廟附屬碑刻(恩賜琅琊郡王德政碑)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慶城路閩王廟內,唐天佑三年(906年),哀帝李柷敕刻。廟原為唐末五代閩王王審知宅第,五代晉開運三年(946年)改為廟祀。碑以黑色頁岩為料,高5米,寬1.87米,厚0.29米,置於花崗岩覆蓮基座上,禮部侍郎於兢撰文,將士郎王倜書。碑文記述王審知家世及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