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慶古城牆始建於北宋祐6年(1054年),於民國時期因危樓開始拆除,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北城萋改建成環城公路,西城基和南城基則經過從新規劃,變成新的民居和其他建築物,德慶古城從此藹然無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慶古城牆
- 所屬年代:宋朝
文物歷史,現狀,
文物歷史
皇祐4年,廣西廣源州蠻首領依志高起兵反宋,德慶(當時稱康州)沒有城牆,很快就被沿江而下納儂軍攻陷。有鑒於此,德慶於儂亂平息後的皇祐6年開始築建磚城。城牆高一丈,厚8尺,周長230丈,僅能容納州署及倉庫,是一座小城。城址範圍即今天朝陽西路縣法院,看守所的全部和縣醫院的西半。舊州城經歷南宋和元代,三百年間有過幾次修葺。
“德慶扼廣右之門戶,據嶺西之上游.綰邕。桂、賀三江之虛為雄固山川的鎖鑰要地。”(《德慶州志》)明朝洪武6年(1368年),朝廷就命武德將軍正千戶邵成領兵鎮守德慶。邵成到任之後,認為舊城太過矮小狹隘,不足以容兵防守,於是改立地址,擴築新城。新城高三史,厚一丈五尺,周長1100丈,城牆外邊環鑿成河,城牆共開五個城門,南二門:廣惠門(即大南又叫朝陽門)和鎮南¨(即小南門);東二門:東勝門(即大東門)和忠順門(即小東門);西北一門:香山門(即北門,又叫迎恩門)。五個城門上皆建有城樓:明嘉靖5年築香山門月城,肇慶6年築東勝門月城.萬曆元年築鎮南門月城.
大東門故址在今解放路與勝利路的交叉處.俗稱東門口,是昔日後鄉農村和下路登雲、大橋及水上等人城的門口。清朝以來,大東門外的谷圩、回龍,文會三街以及東蜀街,東豪街成為繁華的商業區,三街南端的大碼頭又是德慶水上交通的門戶,因此,大東門就成居居民出城人市的最主要的通道。小東門在州城的東北角,故址在今縣汽車站前道路之南,原為北郊塘尾,石獅,朗根,新圩等地鄉民進城的門口,明萬曆時州官以風水不好而關閉,將城樓改為文昌閣。大南門故址在今法院南面,外有大南門碼頭,碼頭東側有天后宮,西側有三界廟,州人出城行香以及西灣鄉民人城皆由此門。小南門故址在今朝輝路端將到K堤處.外有碼頭、汛地,是城外錦福坊和西江南岸入進城的通道。北門故址在今環城路上閥門廠的路口處,是州人登香山和孔竹根、鴉翅涌、龍頸(已湮沒)村民人城的門口。
現狀
明德慶州城築建之後,五百年來不斷經受西潦、地震和兵贊,天災人禍使城牆坍塌傾圮代有發生,明清兩朝修補城牆約三十次,最後一次修城是在清光緒14年(1888年)。進入民國以後,城牆再經歷了甲寅(1914年)、乙卯(1915年)和甲於(1925年)三次特大洪水,已經殘破不堪廠,城樓城門雨漬荒圮日甚,邑人多次提請政府予以處理。民國16年(1927年)秋,當局派人拆除了瀕危的大東門城樓和城拱,這是德慶拆城的開始。兩年後(1925年)拆除大東門以北城牆,開始修築德城至高良公路。1931年繼續拆東城牆南段,拆“康衢古埠”牌坊和白帝樓,以擴建大碼頭。將城基之泥土挖起填平張牙塘東部,成為“民眾操場”(五十年代在此地建第二市場),城基變成了公路,德城至高良公路以此處為起點,市民稱之為”公路頭”。以後數年,其餘各城門亦先後拆除,城磚多為附近居民取去,僅殘存城基。抗戰以後,城牆兩邊的貧苦居民多在雜草叢生的殘破城或或崩塌下來的城坡上開荒種菜,井賴以為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北城萋改建成環城公路,西城基和南城基則經過從新規劃,變成新的民居和其他建築物,德慶古城從此藹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