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deyizhi lianbang gongheguo wenxue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文學(卷名:外國文學)
發展概況
發展背景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後,致力於建立政治制度,發展經濟,在文化建設上並不重視反法西斯作家的作用,甚至對進步作家有所敵視。在戰時流亡國外的作家絕大多數回到東德。西德文壇一時顯得荒蕪。這個時期外國作品和介紹外國文學的刊物爭相出版,但是流亡在國外的德語作家的優秀作品,除托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和海爾曼·海塞的《玻璃球遊戲》外,幾乎無人知曉。在法西斯統治時期留居國內而長期沉默(稱作“國內流亡”)的一些老作家,又先後重新發表作品。最受喜愛的有朗蓋瑟(1899~1950)的《磨滅不了的印記》(1946)和卡扎克(1896~1966)的《大河彼岸的城市》(1946)等長篇小說。這個時期除魏森博恩(1902~1969)的戲劇《地下工作者》(1945)和韋謝爾特(1887~1950)揭露集中營情況的自傳小說《死人的樹林》(1945)等少數作品外,大多不直接觸及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歷史教訓。
創作經歷
青年作家認為必須把法西斯的統治和戰爭造成的精神創傷在作品中反映出來,但是由於德語在希特勒法西斯統治下陷於混亂,新一代的作家感到沒有傳統可以繼承。 有人把1945年看作是“零點”,把這段時期的作品稱為 “廢墟文學”。 這時的代表作品有艾希(1907~1972)的詩《盤點》、博爾謝特(1921~1947)的劇本《在大門外》(1947)以及施努雷(1920~ )、伯爾(1917~ )、齊格弗里德·倫茨(1926~ )等人的短篇小說。這些作品大多反映經歷了戰爭的年輕一代的遭遇和他們內心的苦悶,行文樸素、簡練,近似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藝術風格。
四七社的成立
1947年裡希特(1908~ )和安德施(1914~ )召集一些年輕的作家和編輯在德國南部班瓦爾德湖畔聚會,籌辦新刊物《蠍子》。刊物不準發行,但這種聚會方式卻保留下來,形成一個鬆散的、沒有共同綱領的文學團體,即“四七社”。1950年起由出版社、廣播電台資助頒發“四七社文學獎”。以後它的成員擴大到新聞界、出版界,聚會成了推薦作家和作品的場所。1967年停止活動。20年來它在促進戰後西德文學的繁榮、發掘人才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湧現了象伯爾、格拉斯等享有國際聲譽的作家。
題材的轉變
自50年代開始,有些青年作家創作長篇小說。到60年代為止,已有大量優秀作品問世,題材從描寫戰爭的後果逐漸轉到探索災難的根源和罪責,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其中著名的有克彭(1906~ )的表現戰後人們驚恐狀況的《草中的鴿子》(1951),安德施自述當逃兵的故事《自由的櫻桃》(1952)等。格拉斯的《鐵皮鼓》(1959)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品,它揭露了法西斯的殘暴和社會風氣的敗壞。約恩松的《對雅科布情況的揣測》(1959)接觸到德國分裂所引起的社會問題。伯爾的《九點半鐘的檯球》(1959)把清算過去與批判現在巧妙地結合起來。瓦爾澤的《間歇》(1960)揭露了社會種種弊端。齊格弗里德·倫茨的《德語課》(1968)批評了在法西斯統治下所謂忠於職守的品質。
60年代,西德工人文學和紀實文學興起,有的作品透過西德經濟繁榮的表象揭示工人遭受剝削的實情;有的揭發社會的黑暗現象,如馬克斯·封·德爾·格律恩(1926~ )的《鬼火與烈火》(1963)、艾里卡·隆格(1939~ )的《波特羅普的記錄》(1968)、瓦爾拉夫(1942~ )的《十三篇不受歡迎的報導》(1969)等。寫作工人文學的作家仿效“四七社”成立了“六一社”,1970年又建立“勞工界文學社”,提倡報告文學。
紀實文學 政治傾向
60年代,西德劇作家所創作的優秀劇本有霍赫胡特(1931~ )抨擊教皇姑息法西斯迫害猶太人的《基督的代表》(1963)、海納爾·基普哈特(1922~ )表現發明核子彈的物理學家受審的《奧本海姆事件》(1964)、魏斯(1916~ )控訴納粹在奧斯威辛集中營中的罪行的《調查》(1965)等。這些作品大多屬於紀實文學,有強烈的政治傾向。
廣播劇是戰後備受歡迎的文學體裁,劇作家有安德施、艾格布萊希特(1899~ )、恩斯特·施納伯爾(1913~ )等人。1950年以後廣播劇的創作強調情節描寫與氣氛渲染,以君特·艾希的《夢》(1951)為開端,形成高潮,幾乎所有著名的作家都寫過廣播劇。60年代以後,廣播劇偏重追求音響效果,文學性有所減弱。
70年代,紀實文學的發展引起日記體、自傳體小說盛行。著名作品有雅科夫·林德(1927~ )的《自畫像》(1970)、蓋哈特·茨韋倫茨(1925~ )的《腦袋和肚子》(1971)、彼得·呂姆科爾夫的《你們了解的那些年頭》(1972)、格拉斯的《蝸牛日記》(1972)、施特魯克(1947~ )的《階級友愛》(1973)、弗里施的《蒙陶克》(1975)等。70年代後期的重要作品有格拉斯的長篇小說《比目魚》(1977)、齊格弗里德·倫茨的長篇小說《家鄉博物館》(1978)等。70年代的戲劇,以霍赫胡特的《助產士》(1972)最受歡迎。作家弗蘭茨·克薩弗·克羅茨(1946~ )的劇本描繪下層人民被逼走上犯罪的道路,對話往往採用方言俚語,具有粗獷真實的風格。70年代的詩歌摒棄了隱喻手法,開始表現日常生活,詩人有阿斯特爾(1933~ )、包爾恩(1937~ ) 等。
廢墟文學
詩歌方面,戰後初期有艾希、施努雷等人的詩,屬於“廢墟文學”。以後出現批判社會現實的詩人如恩岑斯貝格爾和彼得·呂姆科爾夫(1929~ )等。巴赫曼、策蘭、胡赫爾(1903~ )等人的詩作則與貝恩(1886~1956)風格近似,詩句隱晦,令人難以捉摸。50年代後期出現了“具體派詩”,用單詞或字母排列、組合成各種形象或聲音,以表達一種情緒和內容。重要詩人有弗朗茨·莫恩(1926~ )、赫爾姆特·海森比特爾(1921~ )等人。“具體派”詩歌在60年代曾風行一時,到70年代趨於消沉。這種在形式上追求革新的做法,在小說和戲劇創作中也有所反映。阿爾諾·施密特(1914~ )的小說《卡片的夢》 (1970)以1,300多頁稿紙、每頁3欄的形式,3條線索並行記錄24小時內的思想活動,即其一例。
參考書目
Dietrich Weber(Herausgeber),Deutsche Literatur der Gegenwart, in Einzeldarstellungen, Stuttgart, 1976.
Franz Lennartz, Deutsche Schriftsteller der Gegenwart,Stuttgart,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