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位於德國慕尼黑市的德意志文獻集成研究所,研究歐洲中古史的學者都會有所耳聞。距今整整200年前的1819年,一批志同道合的歷史學家在法蘭克福共同發起成立了這家研究所,其最初的運營資金來自斯泰因男爵的私人贊助。發起者們希望通過編輯德意志早期文獻史料,激發讀者對德國早期歷史的理解之同情。1826年,研究所出版了第一捲成果,這是蜚聲世界的“德意志文獻集成(Monumenta Germaniae Historica, 縮寫為MGH)”史料叢書的開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意志文獻集成研究所
- 機構地址:德國慕尼黑市
歷史背景
從德意志文獻集成的編輯中“閱讀中世紀”兼及德意志文獻集成研究所的歷史
提起位於德國慕尼黑市的德意志文獻集成研究所,研究歐洲中古史的學者都會有所耳聞。距今整整200年前的1819年,一批志同道合的歷史學家在法蘭克福共同發起成立了這家研究所,其最初的運營資金來自斯泰因男爵的私人贊助。發起者們希望通過編輯德意志早期文獻史料,激發讀者對德國早期歷史的理解之同情。1826年,研究所出版了第一捲成果,這是蜚聲世界的“德意志文獻集成(Monumenta Germaniae Historica, 縮寫為MGH)”史料叢書的開端。
MGH最初的編輯計畫包括史著、法典、文書、書信和古代逸文五個系列,凡140餘種,可謂宏大。但至1875年第一代領導人佩茨去世的時候,能夠實現的編輯系列只有史著和法典,文書也僅僅出版了一卷。其實,佩茨並不那么善於與人共事,晚年的佩茨甚至與得力助手菲利普·雅菲“同室操戈”。結果,才華橫溢的雅菲決定離開研究所,併網羅所內的“不同政見者”,另外編輯出版了《德意志史料圖書館》,凡六大巨冊。
在佩茨去世之後,研究所吸取教訓,在將研究所遷往柏林的同時,改革領導機制,組成“中心指導委員會”。在編輯規劃方面,一方面將收錄文獻的時間向後延伸至13世紀下半葉,另一方面全面落實佩茨當年規劃的編輯計畫,同時推進五大系列的史料編輯工作。在具體操作中,每個系列的編輯工作被分別交由某位專家負責,由這位專家自編或者招募合作者共同編輯。這些改革舉措激發了參與編輯史料的史學巨擘們的積極性,成就了研究所成果最為豐富、出版史料最多的一個黃金時代。這些編者名單中包括西奧多·蒙森、艾安斯特·杜穆勒和卡爾·佐伊穆等。研究所也因此初步成長為國際知名的學術機構,被譽為權威性中古文獻校注本的最佳提供者。至今,研究所共出版了MGH系列史料370種、共441冊,文獻研究專著170部、共210冊。
在編輯MGH的過程中,研究所更為注重所有手稿和抄本的收集,之後梳理其學術流傳史,並整理出清晰的版本樹。這些特色體現在校注本的導言、注釋和索引中:導言往往代表了對該文獻最為前沿也最為徹底的文獻學研究,因此篇幅往往達百頁以上;注釋則是對不同版本中互異的字句作了全面系統的羅列,以及對其他歷史文獻中相似文字的引證;而索引則提供便捷的檢索功能,讓讀者對每個術語的不同義項的出現頻率一目了然。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研究所勤收資料,派遣編輯人員走訪遍布歐洲各國的各個檔案館和圖書館,調查、閱讀和抄錄手稿和抄本。同時,也注意匯總各種語言的現代研究作品和雜誌,從而建立起世界上館藏最為豐富的中古歐洲史圖書館。
二戰期間,研究所被國有化,更名為“德意志古代史料國家研究所”,新增了“德意志中古史”系列,主要編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時期的名家名作。這主要是因為亨利四世伸張德意志帝權,與教宗格雷戈里七世之間發生了曠日持久的鬥爭,是中古政治史上最為知名的皇帝之一。該系列的史料包括《皇帝亨利四世書信集》和布魯諾的《薩克森戰記》(針對亨利四世爆發的叛亂)等。根據當時的編輯手記,大戰後期,研究所的物質生活條件已經相當艱苦,有編輯甚至被派往前線。
二戰結束後,研究所輾轉遷到巴伐利亞州。在州政府的資助下,研究所被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接納,搬入著名的路德維希大街16號,並在那裡獲得了相對獨立的館舍。辦公地點的遷移,為研究所走向“可閱讀化”的開放格局提供了機遇和機構保障。州立圖書館與研究所不同,是一個開放性的服務機構,如何最大化地為讀者服務是其首要目標。也正是認同於這一使命,研究所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州立圖書館的數位化服務之中。除出版社的特殊要求外,凡是3年前出版的史料均免費提供電子版,可自由下載,如此一來也就自然擴大了歐洲中古史料的客群範圍。
在研究所成立200周年之際,如何通過各種數位化技術使歐洲中古史可閱讀,成為了慶典的主題,即“閱讀中世紀”。為此,研究所在慕尼黑本部組織了三場規模較大的活動:在研究所成立紀念日當天(6月27日)設立開放日,邀請4位重要編者來分享他們的編輯進展和心得;與州立圖書館共同組織“步入國際化氛圍”的主題活動,邀請來自俄羅斯、義大利、法國、英國和美國的7位通訊委員座談,話題是“我(或我國)與MGH”;研討“21世紀的史料研究”,主題為數位化編輯與中古晚期史料系列。
在為期兩天的討論中,16位所內外的編者討論了如何充分利用數位化編輯手段,將中古晚期史料全面系統地納入編輯計畫,並編訂新型的文獻版本。討論會形成了一項重要的共識,即從追尋理想文本轉向展現文本的“生存狀態”。也就是說,在此前200年,編輯們的目標主要是儘量復原一個理想的原本,提供最符合作者原意的版本;而今天的學者們則是在編輯一個理想文本的同時,對該文本在傳抄過程中的上下文有更清晰的了解,如它是如何被傳抄的,與哪些文本彙編在一起,等等。根據這項新的共識,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那些最為常用、抄本也眾多的文本迫切需要重編。
這裡以耗時長達一個世紀最終編成的《薩利克法典》為例。通過收集、比較各種抄本,這部法律文獻最終於20世紀60年代推出了一個“經典”版本。但事實上,這個版本在歷史上並不存在,而是現代編者的創造物,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歷史上的抄本與它完全一致。在60年後的今天來看,這個版本的缺陷更加無法容忍,因為讀者更想知道的是:這個法典是如何被人們利用的?它如何被中古時人閱讀?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由什麼人抄錄的?又是跟哪些文獻彙編在一起的?傳統的編輯目標是得到一個理想的原本,即靜態的文本,而今天的編者要編訂的則是實際中的,或者說是一部“活的”《薩利克法典》。通過各種不同抄本的連結和展示,讀者能夠知曉該法典在中古時期的利用狀況和文本的“生存狀態”。藉助於日益發達的數位技術,這一願望的達成近在咫尺。如此一來,通過閱讀“動態”的中古史料,讀者似乎更加容易感知到中古時期的歐洲。
在現任所長瑪蒂娜·哈特曼的積極籌劃之下,研究所日益走向開放化和國際化,不局限於歐洲,在北美甚至在亞洲尋求新的合作夥伴。最近幾年,MGH的文獻訂單主要來源於中日韓等國,圖書館也開始收藏這些國家出版的二手研究文獻,研究所還有一位來自日本的通訊委員。2018年年底,研究所更與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簽訂了學術合作協定,雙方互派研究人員,探討文獻研究與共同培養的可能性,我國的中古歐洲史學者也開始在這一重要的學術研究機構中與各國同行對話。
至此,德語區的、歐洲的德意志文獻集成研究所不再拘泥於成立時的初衷,而是通過時空的拓展構建了“可閱讀的中世紀”的全球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