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傳統德性與傳統價值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現代社會的挑戰。在現代社會條件下,隨著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社會道德與道德理論也發生了轉換。因此,在現代條件下,傳統德性對於現當代社會生活的意義何在?我們是否真的處於“德性之後”的現代社會?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和美國天主教大學價值哲學研究中心共同召開國際高端學術會議(《中國哲學前沿》雜誌協辦),來自美國、義大利、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巴西、羅馬尼亞、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等國家以及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區的學者和大陸哲學界學者匯集,共同就這一論域發表自己的觀點。本論文集即選自代表們所提交的論文。
基本介紹
- 書名:德性倫理與現代社會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0191940
- 作者:龔群 胡業平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347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編中國傳統德性與現代
跨文化哲學,相互外推和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哲學
\[加拿大\]沈清松
孟子的德性論陳來
“親親相隱”與“隱而任之”梁濤
中國儒家德性思想的歷史根源葛晨虹
儒家德性傳統與現代公共倫理的殊異與融合肖群忠
儒家人權道德的自然主義版本溫海明
韓非“德”論的邏輯結構及其內部不自洽性
——兼論韓非是否有德治思想詹世友
論儒家價值的當代意義龔群
第二編多元文化中的德性與現代
作為隱喻的世界:西方傳統中巨觀宇宙與微觀宇宙的辯證維度
\[義大利\]若昂·維拉查
傳統價值和道德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是否依舊具有地位
\[南非\]傑拉德·沃姆斯利
根植於非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德性
\[南非\]約翰·派屈克·吉迪
追尋傳統:巴西文化究竟具有怎樣的傳統?
\[巴西\]安迪爾·比諾
正義與公民友誼:對現代公民概念的一種傳統主義批評
\[加拿大\]拉吉什 ·尚卡拉
吉爾吉斯斯坦傳統文化中的自由、責任與公正
\[吉爾吉斯斯坦\]尤姆達·阿沙那瓦
第三編德性、價值與現代生活
道德系統中的德性楊國榮
在實現世界和平的後現代努力中,傳統形上學的必要性
\[美\] 奧利瓦·布蘭契塞
文化傳統的價值組合配置論\[美\]李晨陽
道德發展的“中國問題”與中國理論形態樊浩
當代三種生活方式的價值與德性\[拉脫維亞\] 麥加·庫勒
亞里士多德的“努斯”作為目的性推理
——一種解釋,以及對於它與啟蒙運動的心智概念的
兩個主要比較的評註廖申白
塑造品格:亞里士多德論習慣化、情感的認知能力和明智的作用
劉瑋
論道德的特殊性與普遍性
——以孔子的仁與亞里士多德的德性的比較為例楊豹
文摘
現代社會需要德性倫理
——回應德性倫理的現代困境論
龔群
一
在倫理思想史上,無論是中國傳統的儒家倫理思想還是西方的古希臘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倫理思想,都是德性倫理思想。近代以來,西方出現了以邊沁、密爾為代表的功利主義(功利論)倫理學和以康德為代表的義務論倫理學,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德性倫理傳統在西方社會呈現出一種衰退的狀態。20世紀50年代,英國倫理學家GEM安斯庫姆在一篇劃時代的論文《現代道德哲學》中以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論視域對功利論和義務論提出挑戰,這被認為是德性倫理學復興的標誌。而後主要是在20世紀80年代,相當多的倫理學家從歷史與理論的層面深入闡發德性倫理,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德性倫理的復興運動。然而,人們是帶著懷疑的目光來看待德性倫理的復興的,即理論家真的能夠復興已經衰退了的德性倫理嗎?人們認為,從德性倫理向近現代占主導的功利論和義務論規範倫理學的轉換表明,德性倫理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德性倫理面臨著現代社會結構轉換的困境。
德性倫理面臨著現代社會的困境,這一論點並非是什麼新觀點,而是我們所熟悉的麥金太爾的觀點。因此,本文將麥金太爾的困境論與我們國內的相關論點一併討論。麥金太爾與其他倫理學家不同,他不僅是一個倫理理論家,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倫理思想史家。麥金太爾從對德性的社會史的分析提出,我們處於德性之後的歷史時代。據作者解釋,《德性之後》(After Virtue)這一書名有兩層意義。首先,我們的現代社會是處於德性之後的社會,古代的、傳統的亞里士多德式的德性或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傳統德性不可避免地被喪失了,因而我們是處於德性之後的歷史時代。其次,這一書名所說的是對德性歷史的追尋,即作者要在這樣一個喪失了傳統德性的社會環境中去追尋歷史傳統中的德性。
在麥金太爾看來,德性倫理學產生於傳統社會。在社會結構方面,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根本性質是不同的。傳統社會是一種等級制的社會和身份社會,在這樣一種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確定的身份和地位,你一出生下來就是貴族、酋長、國王或牧羊人。因此,你在社會中的確定的身份和地位決定你的職責、責任與使命,從而要求你具有確定的品格與德性。同時,在傳統社會中,不僅一個人一輩子從事某個領域裡的勞作,而且他的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從事某個領域裡的勞作。麥金太爾深入分析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在社會結構上的本質區別,指出傳統社會是一個身份確定的等級社會,每個人在這一社會中都有著確定的身份與地位,這是對人的評價的社會結構背景條件。現代社會的到來,消解了這一背景條件,自我的確定性不存在了。麥金太爾說:“這種不具任何必然社會內容和必然社會身份的民主化的自我能夠是任何東西,能夠扮演任何角色、採納任何觀點,因為他本身什麼也不是,什麼目的也沒有……自我不過是角色之衣藉以懸掛的一個‘衣夾’。”麥金太爾:《德性之後》,龔群等譯,42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麥金太爾指出,在前現代之前的許多傳統社會中,人們通過各種不同的社會群體的成員來辨認自己和他人,某個人可以同時是一個家庭的成員,是某人的兄弟,又是某個村莊的成員,等等。麥金太爾強調,這些並不是偶然屬於人們的特性,不是為了“發現真實自我”需要剝離的東西,而是作為真實自我的實質性的一部分,並且有時“完全地限定了我的責任與義務”同上書,44頁。。現代社會是一個契約社會,一個通過契約來確定身份的社會,也就是一個有著自由身份的平等的社會,因此,並不是人人都具有某種確定的身份。同時,社會成員並不是一出生就固定在某個職業,而是處於一種可隨時變動的職業生活之中。在這樣一個現代社會,是對職業領域的要求而不是對個人的德性要求成為了倫理學關注的中心。因此,不是對人的要求而是對某個職業領域的規則要求,成為了倫理學關注的中心。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責任或義務成為現代倫理學的中心概念。因此,復興德性倫理學是把適應於傳統社會的規範倫理學“規範倫理學”是分析哲學的元倫理學家提出的,即在元倫理學之前的倫理學家或倫理學理論家。當他們進行倫理學的研究或寫作時,所進行的工作離不開作倫理道德方面的價值判斷,並且總在提倡某種倫理價值。在他們看來,這是實踐層次的倫理學研究或工作;而元倫理學家進行的倫理學研究是哲學層次的研究,涉及對倫理學的概念、判斷的分析,涉及對倫理語句的邏輯分析而不涉及價值判斷,尤其不提倡某種倫理價值的道德說教。或者說,“規範倫理學”這一概念是在將元倫理學家與以前倫理學家的工作區別開來的意義上使用的。正在與元倫理學相區分的意義上,德性倫理學、功利論的和義務論的倫理學都屬於規範倫理學的範疇。本文也是在這一意義上使用“規範倫理學”這一概念。模式拿到現代社會,這必然會遇到困境,或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合時宜的。
德性倫理學關注的中心是成為什麼樣的人或做什麼樣的人,把行為者而不是行為放在其理論的中心地位。現代規範倫理學關注的則主要是行為,即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好或善的行為?功利論從行為後果的意義上強調行為的道德價值,而義務論則從行為所應遵循的規則或準則的意義上來評價行為的價值。在麥金太爾等德性倫理學家看來,傳統的德性倫理學關注人的品格德性與傳統社會的確定的身份背景的聯繫。如同麥金太爾所認為的那樣,那些身份地位是真實自我的實質性部分,它們確定了我的責任與義務,同時也對人的品格德性有著確定性的要求。例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對三個社會等級提出了不同的德性要求:對統治者所要求的是智慧的德性,對衛國者所要求的是勇敢的德性,對下層百姓則主要要求的是節制的德性(雖然柏拉圖不認為節制的德性只是某一社會階層,而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具有的德性)。麥金太爾認為,現代社會中的個人的生活已經不像傳統社會那樣,可以被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個人生活已被分割成不同的碎片,不同的生活片段有著不同的品性要求,故而作為生活整體的德性沒有存在的餘地。自我已被消解為由一系列角色扮演的分離的領域,因而不允許被真正看作是德性的那種在亞里士多德主義的意義上的品質有踐行的餘地。而前現代的自我概念,則是把誕生、生活和死亡聯結起來作為一個整體的概念,人生就是對那種作為生活整體的善的追尋。德性在這樣一種追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現代社會的這樣一種整體性自我的消解,同時也使得亞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不起作用。
同時,麥金太爾也追述了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西方傳統德性衰落的過程。進入近現代社會以來,伴隨著近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和市場經濟關係占據社會經濟生活的中心地位,功利成為了現代人們社會生活的中心,這是因為市場經濟的價值取向即功利取向所具有的對社會生活尤其是經濟生活的決定性作用。市場經濟與傳統社會的自然經濟不同,對於傳統社會的自然經濟,價值規律不起作用,然而市場經濟卻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因此,對功利追求或對物質利益、金錢利益的追求壓倒了一切的價值意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關係,甚至古老的、溫情脈脈的親屬關係都打上了金錢的印記。正是在這種社會精神背景下,功利論以及以康德為代表的義務論的形式普遍化的準則才得以盛行,德性則從生活的中心被移至到了生活的邊緣。麥金太爾指出,“功利”(utility)這一概念的出現也就是近現代的產物。近現代生產關係的深刻變化,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的到來,使得功利追求成為主導性的價值追求。當人們把功利作為行為的最高標準時,當功利成為判斷善惡是非的標準時,德性也就成為是否帶來功利的有用的工具範疇。富蘭克林的德性觀就是這樣一種典型代表。同時,近代以邊沁、密爾為代表的功利主義,把外在的幸福看成是幸福的中心內容,改變了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觀,同樣也體現了近代德性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