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羅意-玻姆理論

德布羅意-玻姆理論

德布羅意-玻姆理論是一種量子力學詮釋。亦稱因果性詮釋(Causal Interpretation)、存在性詮釋(Ontological Interpretation)、玻姆詮釋、玻姆力學(Bohmian Mechanics),有時也不嚴格地與導航波理論(Pilot-Wave Theory)混同。需注意,該理論有多種未規範的命名並存。因使用者和語境的不同,命名指代的理論範圍和強調的理論重點可能存在差異,或者命名可能指代該理論體系的不同發展階段,雖然它們所指代的內容通常是相關聯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布羅意-玻姆理論
  • 外文名:De Broglie–Bohm theory
  • 分類量子力學
發展歷史,相關條目,

發展歷史

德布羅意-玻姆理論是由路易·德布羅意初創,戴維·玻姆重新發現並與巴席·海利(Basil Hiley)等合作者做進一步擴展而成的理論。此理論在歷史上曾因遭受強烈反對和廣泛冷遇而兩度沉寂(1920s-1950s, 1950s-1970s)。和當時的物理學界的主流態度成鮮明對比,約翰·貝爾是當時該理論的少數積極聲援者之一。
德布羅意-玻姆理論是一種非局域的決定性的隱變數理論。在該理論中,微觀粒子可以有確定的位置和動量,因此可以用明確的軌線(trajectory)描述其運動,但對於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測量,依然必須遵守不確定性原理。粒子接受波函式的引導,通過與量子勢(Quantum potential)的互動作用,表現出非局域的整體性。波函式根據薛丁格波動方程演化,從不坍縮。該理論可以完全重現與傳統統計性量子力學的相同的實驗結果。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