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德州站開工。
清宣統二年(1910年),德州站建成。
當時德州站只有一個車場、五條股道,其中一、二、三道停靠客車,一、二、三、四道接車,五道卸煤,連線英國的中興煤場專用線。1912年(民國元年)11月9日,
濼口黃河大橋建成通車,至此,全長1009公里的津浦鐵路全線貫通。
民國二年(1913年)2月,德州站改名德縣站。
1949年,德州站恢復原名。
1959年2月,第二代德州站站房落成後拆除。
津浦鐵路把德州帶入了新運輸時代,
石德鐵路的建成,使德州重新恢復了當年運河所帶來的便捷交通。石德鐵路,西起
石家莊,連線
石太鐵路和
京廣鐵路,德州車站是石德鐵路的終端站。
1936年2月10日至3月12日,侵華日軍南滿鐵路建設局,派工程師趙七兆、趙寧會同當時的
哈爾濱鐵道學院教員松山信輔對德州至石家莊路線進行秘密勘測。
1940年7月,侵華日軍為掠奪中國煤炭,軍事上鞏固其戰略區,決定修建德石鐵路,強迫附近民工進行施工,當年11月15日開始通車。
石德鐵路全長180公里,總投資2262萬元,平均每公里造價13.72萬元。三個月整修後,交付給日本華北鐵路株式會社(現
北京鐵路局、
濟南鐵路局和
太原鐵路局前身)運營。
1946年6月,德州解放,為防止
天津、
濟南、
石家莊三個方向的國民黨軍隊反撲,市人民政府發動民眾將站內線路、辦公室、
機務段等設施全部拆毀扒掉。
1946年6月30日出版的《德州時報》上,津浦鐵路北段的1360名鐵路職工聯名給毛主席發賀電“衷心感謝共產黨”。
1947年11月12日
石家莊解放,成立晉察冀鐵路局,立即組織人民修復
石德線,並於第二年2月15日通車。隨著濟南、天津的解放,
津浦線也隨之修復通車。
1957年,德州站由二等站升為一等站,翌年建成新候車室1座,建築面積2518平方米,採用高大的拱式結構,壯觀碩大,整個候車廳內沒有一根柱子,蘇聯風格的建築格局對稱、方正,屬於當時在全國為數不多的高規格建設的火車站之一,內部的力學結構比較新穎,內部無一立柱的特點在當時全國罕有,突破了當時的傳統,使用60餘年仍完好無損。
1971年,增設下行場軍用線2條、軍用站台1座。1973年建新貨場1處,線路2條。
1975年,鐵道部對津浦線德州站進行改建。
1985年3月竣工後,德州站除操車場上行場駝峰區道岔外,全部更換電動道岔,並採用6502大站電氣設備集中控制,結束了人工扳道岔的歷史。與此同時,為適應客流量增長的需要,客站內於1984年增加線路2條,建造了長490米的第三站台。在候車室南北兩側建造了新行包房和售票廳,與候車室形成配套。
1990年,德州站北自京滬鐵路下行進站信號機,南止上行進站信號機,全長5613米,占地面積1 50公頃。站內線路65條,道岔221組,總長4. 27萬米。全站職工1109人,設有12個科室和94個生產班組,分為行車、貨運裝卸、客運、日勤管理、第三產業、集體經濟6部分。此外,站內還駐有天津鐵路分局所屬12個基層單位,共有職工1585人。
2014年9月,德州站客場開始進全面改造,服役了60年之久、京滬線上最老的一等站候車室被拆除,原址新建第三代站房。德州火車站改造工程由北京鐵路局和德州市共同投資,總投資超過2億元,新站房總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年傳送旅客能力可由原來的200萬人次增加至350萬人次,由地下一層和地上兩層組成,地下一層與車站廣場地下工程相通,可供計程車運行和私家車停車;地上兩層設候車廳和售票廳;新修建8m寬進站天橋,連線候車室與1-5站台,實現上進下出的旅客乘降模式;新建站房南側原魯北客運站改成公交換乘中心,停靠3路、28路和106路公車。
2017年11月10日,德州站新候車室正式啟用。
2018年1月18日,德州站一站台正式啟用。至此,德州站客場改造工程全部完工。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德國建築師吸取
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特點,將德州火車站房設計為大屋頂。平面為矩形,二層磚石結構,屋頂覆以紅瓦,屋頂的主體為4坡頂,正脊的中間與當地居民的做法一樣,置房形飾物以求吉祥。屋頂的兩端沿正脊的垂直方向各出一
歇山頂,形成“工”字形重檐的屋頂形式。屋頂檐口4翼按照清式做法出翹、起翹。整個建築碩大,頗具氣勢,是當時中國鐵路火車站中獨具特色的一座建築物 。
整體布局
德州客站現有旅客站台三座,五個台面,其中一、三站台為高站台,二站台兩側的到發線為京滬上行和石德下行正線兼用。
編號
| 位置
| 高度(m)
| 長度(m)
| 寬度(m)
| 台面
| 天橋或地道(座)
|
一站台
| Ⅰ場1道東側
| 1.25
| 571
| 9.5
| 1
| 地道2座,天橋1座
|
二站台
| Ⅰ場Ⅳ、Ⅴ道間
| 東:0.31 西:0.33
| 571
| 9.5
| 2,3
| 地道2座,天橋1座
|
三站台
| Ⅰ場7、8道間
| 東:1.25 西:1.25
| 537
| 9.5
| 4,5
| 地道2座,天橋1座
|
車場別
| 線路名稱
| 線路編號
| 線路用途
|
Ⅰ場(客場)
| 到發線
| 1
| 接發旅客列車;接發動車組
|
京滬下行正線
| Ⅱ
| 客貨列車、動車組通過
|
石德上行正線
| Ⅲ
| 客貨列車通過
|
京滬上行正線
| Ⅳ
| 接發旅客列車;客貨列車、動車組通過
|
石德下行正線
| Ⅴ
| 接發旅客列車;客、貨列車通過
|
到發線
| 6
| 貨物列車通過
|
7
| 接發旅客列車;貨物列車通過;接發動車組
|
8
| 接發旅客列車;貨物列車通過;接發動車組
|
機走線(入庫)
| 9
| 機車入庫
|
機走線(出庫)
| 10
| 機車出庫
|
車底線
| 11
| 車底存放
|
12
| 車底存放
|
13
| 車底存放
|
德州站站區全長5.65公里,擁有上行、下行、直通、到達、客站5個車場、南北兩個貨場、19條專用線,為客貨運綜合性一等區段站(二級四場)。[3]
場名
| 鄰場名
| 場界
| 車場分工
|
Ⅰ場(客站)
| Ⅱ場
| 104#、217#道岔
| 旅客列車到發、通過;貨物列車通過;機車出入庫;客車底存放。
|
Ⅲ場
| D102、D301信號機
|
Ⅱ場(上行)
| Ⅰ場
| 104#、217#道岔
| 貨物列車到發、通過、解編。
|
Ⅳ場
| D401、D304信號機
|
Ⅲ場(下行)
| Ⅰ場
| D102、D301信號機
| 貨物列車到發、通過、解編;軍運列車到發。
|
Ⅴ場
| 306#道岔、D503信號機
|
Ⅳ場(直通)
| Ⅱ場
| D401、D304信號機
| 解體列車到達。
|
Ⅴ場(到達)
| Ⅲ場
| 306#道岔、D503信號機
| 貨物列車到發、通過。
|
站點位置
德州站中心裡程位於京滬線自北京站起366km-317m處、
石德線自石家莊站起180km980m處,北距
北京站367公里,南距
上海站1087公里,西距
石家莊站181公里,東距
煙臺站588公里,
站台線路
線別
| 方向
| 鄰站
| 站間距離(km)
| 區間正線數
| 站界名稱
| 站界裡程
|
京滬
| 下行
| 長 莊
| 4.991
| 雙
| XT
| 365km+380m
|
京滬
| 上行
| 於 官 屯
| 6.920
| 雙
| S
| 371km+011m
|
石德
| 上行
| 176線路所
| 3.278
| 雙
| SS
| 180km+044m
|
業務範圍
德州站擔負著天津、濟南、石家莊三方向客、貨列車接發和區段列車、摘掛列車的解體、編組。
貨場、段管線、專用線的取送、旅客列車的加水及投放垃圾等任務。
客運業務: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
貨運業務:辦理整車、零擔、貨櫃貨物發到;辦理整車貨物承運前保管;不辦理罐裝危險貨物發到。
車站工作量
德州客站日均客流量1.7萬人,行包到發1500餘件,貨場和操車場工作量如下表:
日均旅客乘降
| 日均行包到發
| 貨運
| 運轉
| 接發列車(列)
|
到達 人數
| 傳送 人數
| 合計
| 行李 件數
| 包裹 件數
| 合計
| 傳送 噸數
| 裝車 數
| 卸車 數
| 辦理 輛數
| 改編 輛數
| 中轉 輛數
| 旅客 列車
| 貨物 列車
|
8936
| 7969
| 16905
| 28
| 1515
| 1543
| 4158
| 67.5
| 111.9
| 2395
| 1024
| 1327
| 248
| 243
|
取得榮譽
德州站多次榮獲鐵道部星級文明貨場,山東省文明單位、德州市優質服務視窗單位等榮譽稱號。車站堅持“安全、快捷、高效”文明的服務宗旨和建設“和諧鐵路”的服務理念,為廣大旅客的旅遊出行和貨主承運貨物提供優質服務,是山東省的文明車站。站區設施建設日新月異、蓬勃發展,車站經濟效益、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車站始終把“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作為服務旅客的根本宗旨,堅持“旅客第一,服務無上限”,推出了以“耐心解惑,愛心助困,誠心待客,全心服務”為服務理念的“全誠心連心”自主服務品牌,將車站的人文關懷融入到為旅客服務的全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