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Ba349戰鬥機

德國Ba349戰鬥機

1939年6月,維爾納·馮·布勞恩博士就提出了垂直發射的火箭推進飛機的計畫,當時就被航空部技術處以不切實為由否決。六年之後,相同的計畫看來又將重蹈覆轍,但巴赫姆找到了黨衛軍頭子海茵里希·西姆萊,在他的支持下,巴赫姆得到了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西姆萊指定航空部的奧伯斯特·科邁爾(OberstKnemeyer)為該計畫的主任,道尼爾公司的赫爾·拜斯巴特(HerrBethbader)也參與了該計畫,不久BP20得到了航空部的編號Ba349,並得到了綽號:Natter(意為蝮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德國Ba349戰鬥機
  • 時間:1939年6月
  • 類型:戰鬥機
  • 提出人:維爾納·馮·布勞恩博士
研製始末,適用對象,

研製始末

德國Ba349戰鬥機
有人常將Ba349稱為德國的神風特攻隊,這多半是由於人們認為其空中解體的回收方式是為了使機身前部撞擊轟炸機。但事實上這並不可行,因為如果Ba349以高速接近目標,飛行員就很難逃脫。但如果以低速接近目標,Ba349在撞擊前可能就已經被打爛了。

適用對象

如果飛行員更本就不想逃脫,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即使是撞擊,木製機身的Ba349對B-17,也只有以卵擊石的效果。 Ba349之所以採用空中解體的回收方式,主要是為了節省燃料,並適應“全民”作戰的需要。當時的“老鳥”已經是十分稀有,當然不可能派他們去駕駛如此危險的截擊機。黨衛軍希望讓大批只受過最基本訓練的“菜鳥”飛行員來駕駛Ba349,起飛和著陸自然是最棘手的部分,Ba349正因為不需要起飛和著陸的技術,而受到黨衛軍的青睞。但讓“菜鳥”來駕駛Ba349看來並不是明智的做法,這種幾乎是自殺的做法甚至還不如神風特攻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