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精英大學

德國精英大學

德國精英大學,源自德國大學卓越計畫(德語:Exzellenzinitiative),是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德國科學基金會發起的,旨在提高促進德國大學科技研究和學術創新的的計畫。計畫包括資助特定的傑出大學,資助在特定大學的傑出年輕科研人員的研究;加強大學間項目間的合作;加強德國大學和國際學術機構、大學的合作研究。德國大學卓越計畫資助分三個層面:未來構想(Zukunftskonzepte)、精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和精英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

德國精英大學非終身制,施行5至7年一輪滾動制評選。2019至2026年“精英大學”共11所,其中包括1個大學聯盟,分別為亞琛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大學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圖賓根大學康斯坦茨大學波恩大學漢堡大學,柏林高校聯盟(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將獲得每年1.48億歐元資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精英大學
  • 外文名:Eliteuniversität in Deutschland
  • 創辦時間:14世紀到20世紀
  • 類別:公立大學
  • 所屬地區:歐洲德國
  • 主要院系:理學、工學、法學、醫學、文學、經濟學、教育學、農林、哲學
  • 主要獎項: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未來創新獎
  • 審查部門:德國聯邦教研部,德國科學基金會
  • 相關聯盟常春藤聯盟RU11U15,TU9等
德國大學,卓越計畫,評選標準,精英大學,精英集群,精英研究生院,TU9 聯盟,大學創建,大學科研,大學排名,社會批評,

德國大學

德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包括綜合性大學、高等專業學院、高等師範學院、音樂藝術學院等。綜合性大學通常稱為Universität,以教學和科研為主。這類學校可授予Diplom,Magister Artium及Doctor學位。高等專業學院, 通常稱為Fachhochschule,以培養套用型人才為主,學生經4-5年的專業學習,可取得高等專業學院畢業文憑(Diplom FH)。一些高等專業學院還設定使用英語授課的繼續研修階段課程(Aufbaustudium),學制一年半至2年,畢業後可獲得(Master)學位。申請者一般要求具有學士學位或相當水平的學位。一般情況下,高等專業學院無博士學位授予權。
德國大學教學語言主要是德語,一些院校近年也逐步開設英語教學的國際課程。對外國學生入學通常都要求通過大學入學德語語言考試(DSH)或德語作為外國語考試(Test Daf)。德國大學每學年兩個學期,分別是10月至第二年2月和4月至7月。
德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非常多樣化。各類高等院校有380多所,註冊學生總人數超過200萬。其中綜合大學 (Universität,包括理工大學、師範大學等)109所;套用科學大學(Fachhochschule)217所;藝術、音樂院校55所。各類高校共設專業15000多個。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站公布的最新名單增加了3所私立高校並對3所公立院校改名的情況進行了更新,目前獲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德國高校共313所。

卓越計畫

德國精英大學,源自德國大學卓越計畫(德語:Exzellenzinitiative),是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德國科學基金會發起的,施行五年一輪的滾動制評選,旨在提高促進德國大學科技研究和學術創新的的計畫。計畫包括資助特定的傑出大學,資助在特定大學的傑出年輕科研人員的研究;加強大學間項目間的合作;加強德國大學和國際學術機構、大學的合作研究。卓越計畫的資助有三個層面:精英大學(Zukunftskonzepte)、精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精英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
未來計畫是指大學的長期科研發展規劃。十一個有著出色的未來計畫的大學被稱為“精英大學”。
NAME DER HOCHSCHULE (ALPHABETISCH NACH ORT)
中文大學名稱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RWTH) Aachen
亞琛工業大學
Verbund Berlin
柏林大學聯盟 (三所大學組成)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工業大學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學
Universität Konstanz
康斯坦茨大學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Universität Hamburg
漢堡大學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學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
蒂賓根大學
最初,精英計畫的目標是改變德國從日漸升高的UMTS-Lizenzen中每年需要拿出約4.7億歐元(4年合計金額約19十億歐元)資金推動大學發展的現象。 2005年6月23日,德國達成了允許較小或高度多元化的大學和研究的支持的妥協。德國研究基金會和德國科學委員會組織、管理和科學意見也充分被採納。 卓越計畫是一個多步驟的兩輪申請和審查程式(在2005年/2006年的第一輪,第二輪2006/2007,第三輪2018/2019),對主要國際專家提交的提案及草案的質量進行評估,並提出建議,資格評定。 最終決定由德國研究基金會和德國科學委員會發布。
卓越計畫被看作是主題競爭的研究概念。正因為如此,建立在聯邦制改革教學區的不同的大學教育質量和不同強度在評選過程中沒有發揮作用。 卓越計畫只有在研究生院教學的特定方面,比如對結構化的博士訓練有一定的重要性,而不是作為一個本科碩士階段學習的高校參考指標,因為授課、學習方向是沒有可比性的。

評選標準

  • "精英"要素
全德境內的約100所大學都可以參加競爭。評選有三個類別,首先大學可以突出其培養科研後備力量、涉及對社會發展有價值的課題的研究生院;另一個類別是所謂的"學科評選",各大學可以推薦自己最有特色的跨學科研究中心;最後一個類別是評比"面向未來方案",參選大學要提出如何將本校建成國際一流大學的具體方案。
迄今所有入圍的大學幾乎都在方案中多多少少地強調,要在教學和科研中注重培養女性,推動外籍學生融入,以及致力於發展跨學科的研究。只有未來方案得到了評審會的首肯,一所大學才能入選"精英"。不過即使沒有獲得"精英"的稱號,大學還是可以通過在單一類別中勝出而獲得政府資助。
  • 非終身制
過去有人常抱怨,評選所謂的精英大學會造成大量資金流向科研,而教學領域則受到冷落。因此有些大學在制定未來發展戰略的時候,不僅僅重視科研人員,也把學生和教職員工納入規劃。提供更有效的組織管理和信息服務,調整圖書館和服務機構的開放時間以方便師生,以及引入教學質量管理等因素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精英大學的評選結果不是永久性的。在2006年的評選中,卡爾斯魯厄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和慕尼黑大學首批獲得精英大學的稱號。2007年,海德堡、弗賴堡大學、康斯坦茨、哥廷根、柏林自由大學和亞琛工業大學也躋身於精英行列。但在2012年,卡爾斯魯厄、弗賴堡和哥廷根大學不敵競爭對手,又失去了"精英"頭銜,同時,科隆、不萊梅、蒂賓根、柏林洪堡大學和德勒斯登科技大學"新晉"成為官方認可的頂尖學府,在接下來5年中得到政府資助,直到2017年。屆時將進行下一輪"精英"大學評選。
  • 入選高校
自2006年起的第一輪輪申請,先後有兩批次九所德國大學入選精英大學,其資助年限為2007-2012。
2011年開始第二輪卓越計畫的評選,其資助期限為2012-2017,總資助額為27億歐元。2010年開始提交申請,通過第一輪評價,2011年9月共確定143項申請進行最終競爭,其中包括63項精英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申請計畫,64項精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申請計畫,16項精英大學(Zukunftskonzepte)申請計畫。
2012年6月15日揭曉最終結果,新增五所精英大學,之前入選的九所精英大學中有三所被淘汰,哥廷根大學、弗萊堡大學和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三所大學在這次精英大學的評選中被剝奪了精英大學的稱號,最終總計11所大學重新被選為精英大學,這11所大學將在未來5年裡獲得27億歐元的資助,其中75%的資助由聯邦政府承擔,25%由各大學所在聯邦州支付。45項精英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得到資助,43項精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得到資助。
2019年7月19日新一輪篩選結束,2019至2026年“精英大學”共11所,其中包括1個大學聯盟,分別為亞琛工業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大學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圖賓根大學康斯坦茨大學波恩大學漢堡大學,柏林大學聯盟(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將獲得每年1.48億歐元資助。之前入選的精英大學中有兩所被淘汰,科隆大學和不萊梅大學被剝奪了精英大學的稱號。

精英大學

入選Zukunftskonzepte的大學被稱作精英大學(Eliteuniversität),在2006/07年、2012年、2019年進行過評選。精英大學的稱號不是終身制的,大致上5至7年即重新評選一次。
2006年-2026年間所有曾經入選過的精英大學如下表:
精英成員成立時間第一輪(2006/07)第二輪(2012)第三輪(2019)
1472
首次入選
再次入選
再次入選
1868
首次入選
再次入選
再次入選
1870
首次入選
再次入選
再次入選
1386
首次入選
再次入選
再次入選
1966
首次入選
再次入選
再次入選
1948
首次入選
再次入選
再次入選(柏林高校聯盟)
1810
/
首次入選
再次入選(柏林高校聯盟)
1828
/
首次入選
再次入選
1477
/
首次入選
再次入選
1770
/
/
首次入選(柏林高校聯盟)
1825
首次入選
/
再次入選
1786
/
/
首次入選
1919
/
/
首次入選
1388
/
首次入選
/
1971
/
首次入選
/
1457
首次入選
/
/
1734
首次入選
/
/
2019年-2026年最新一批精英大學的未來戰略:
院校名稱
未來戰略
The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a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nowledge. Impact. Networks.
柏林高校聯盟
Crossing Boundaries toward an Integrated Research Enviroment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he Helmholtz Association: Living the Change
A Flagship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Cooperatio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TUD 2028 Synergy and beyond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UNIVERSITY HEIDELBERG: THE FUTURE SINCE 1386
WE invest in people – WE foster networks – WE create impact
University of Konstanz – creative.together
LMUexcellent – A New Perspective
TUM.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nnovation by Talents, Excellence and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 Relevance – Responsibility: Open to New Challenges and a Global Scope of Action

精英集群

精英集群的目的在於使來自同一地區的優秀科學家可以跨學科地共同研究一個社會或經濟相關的主題。精英集群整合了德國大學的科研潛力,並提高了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除了大學內部的各個機構外,也有大學外部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夥伴參與了精英集群。
2019年-2026年最新一批精英集群:
SPRECHERHOCHSCHULE
項目所屬大學列表
TITEL DES EXZELLENZCLUSTERS
精英集群名稱
RWTH Aachen
亞琛工業大學
Das Fuel Science Center – Adaptive Umwandlungssysteme für erneuerbare Energie- und Kohlenstoffquellen
燃料科學中心 - 可再生能源和碳源的自適應轉換系統
RWTH Aachen
亞琛工業大學
Internet of Production (IoP)
物聯網在工業生產上的套用研究
RWTH Aachen /Universität zu Köln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亞琛工業大學 / 科隆大學 / 波恩大學
Materie und Licht für Quanteninformation (ML4Q)
量子信息的物質和光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學
Bonn Center for Dependency and Slavery Studies (BCDSS)
波恩依賴與奴役研究中心(BCDSS)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學
Hausdorff Center for Mathematics (HCM)豪斯多夫數學中心(HCM)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學
PhenoRob - Robotik und Phänotypisierung für Nachhaltige NutzpflanzenproduktionPhenoRob - 可持續作物生產的機器人和表型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學
ImmunoSensation2 - the immune sensory system
ImmunoSensation2 - 免疫感覺系統
Universität zu Köln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科隆大學 / 波恩大學
ECONtribute: Märkte & Public PolicyECONtribute:市場和公共政策
Universität zu Köln /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 Düsseldorf科隆大學 / 杜塞道夫大學
CEPLAS - Exzellenzcluster für PflanzenwissenschaftenCEPLAS - 植物科學卓越集群
Universität zu Köln
科隆大學
CECAD - Exzellent in AlternsforschungCECAD - 老化研究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波鴻大學
Cyber-Sicherheit im Zeitalter großskaliger Angreifer (CASA)大規模攻擊者時代的網路安全(CASA)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ortmund
波鴻大學 / 多特蒙德工業大學
RESOLV (Ruhr Explores Solvation)
魯爾區融合化探索
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
明斯特大學
Mathematik Münster: Dynamik – Geometrie – Struktur數學明斯特:動力學 - 幾何 - 結構
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
明斯特大學
Religion und Politik. Dynamiken von Tradition und Innovation
宗教與政治,傳統與創新的動力
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
哥廷根大學
Multiscale Bioimaging: Von molekularen Maschinen zu Netzwerken erregbarer Zellen多尺度生物成像:從分子機器到可興奮細胞網路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柏林自由大學
Contestations of the Liberal Script (SCRIPTS)自由文字的比賽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學
Temporal Communities. Literatur als Praxis in globaler Perspektive時間社區。 文學作為全球視野中的實踐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學 / 柏林洪堡大學 /柏林工業大學
MATH+: Berlin Mathematics Research Center
MATH +:柏林數學研究中心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學 / 柏林洪堡大學
NeuroCure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學 /柏林工業大學
Science of Intelligence (SCIoI)智力科學(SCIoI)
Humboldt-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學
Matters of Activity. Image Space Material
活動事項。 圖像空間材料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工業大學
UniSysCat
Universität Bremen
不萊梅大學
Der Ozeanboden – unerforschte Schnittstelle der Erde
海底 - 未開發的地球界面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Physik des Lebens - Die dynamische Organisation lebender Materie (PoL)
生命物理學 - 生命物質的動態組織(PoL)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Centre for Tactile Internet with Human-in-the-Loop (CeTI)
與人之間的觸覺網際網路中心(CeTI)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
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維爾茨堡大學
Komplexität und Topologie in Quantenmaterialien (CT.QMAT)量子材料的複雜性和拓撲(CT.QMAT)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 /
Justus-Liebig-Universität Gießen
法蘭克福大學 / 吉森大學
Cardio-Pulmonary Institute (CPI)
心肺研究所(CPI)
Universität Bayreuth拜羅伊特大學
Africa Multiple: Reconfiguring African Studies
非洲多重:重新配置非洲研究
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ät Jena耶拿大學
Balance of the MicroverseMicroverse的平衡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im Breisgau
弗萊堡大學
CIBSS - Centre for Integrative Biological Signalling Studies
CIBSS - 綜合生物信號研究中心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im Breisgau
弗萊堡大學
Lebende, adaptive und energieautonome Materialsysteme (livMatS)
生活,適應性和能源自主材料系統(livMatS)
Universität Hamburg
漢堡大學
Climate, Climatic Change, and Society (CLICCS)
氣候,氣候變化和社會(CLICCS)
Universität Hamburg
漢堡大學
Understanding Written Artefacts
理解書面文物
Universität Hamburg漢堡大學
CUI: Advanced Imaging of Matter
CUI:物質的高級成像
Universität Hamburg漢堡大學
Quantum Universe量子宇宙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漢諾瓦大學
PhoenixD: Photonics, Optics, and Engineering – Innovation Across DisciplinesPhoenixD:光子學,光學和工程學 - 跨學科的創新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Medizinische Hochschule Hannover /Carl von Ossietzky Universität Oldenburg
漢諾瓦大學 /漢諾瓦醫學院 /奧爾登堡大學
Hearing4all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raunschweig
漢諾瓦大學 / 布倫瑞克工業大學
QuantumFrontiers - Licht und Materie an der QuantengrenzeQuantumFrontiers - 量子邊界處的光和物質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raunschweig
布倫瑞克工業大學
Sustainable and Energy-Efficient Aviation – SE2A可持續和節能航空 - SE2A
Medizinische Hochschule Hannover
漢諾瓦醫學院
RESIST - Resolving Infection Susceptibility
抵抗 - 解決感染易感性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ät zu Kiel
基爾大學
ROOTS –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Connectivity in Past Societies根源 - 過去社會中的社會,環境和文化連通性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ät zu Kiel
基爾大學
Präzisionsmedizin für Chronische Entzündungserkrankungen (PMI)精準醫學治療慢性炎症(PMI)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學
STRUKTUREN: Emergenz in Natur, Mathematik und komplexen Daten結構:自然界,數學和複雜數據的出現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海德堡大學 /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3D Designer Materialien
3D設計素材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 Universität Ulm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烏爾姆大學
POLiS - Post Lithium Storage Cluster of Excellence
POLiS - 後鋰儲存卓越集群
Universität Konstanz康斯坦茨大學
Forschungskolleg Kollektives Verhalten研究院集體行為
Universität Konstanz
康斯坦茨大學
Die politische Dimension von Ungleichheit: Wahrnehmungen, Partizipation und Policies
不平等的政治層面:觀念,參與和政策
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ät Mainz
美因茨大學
Precision Physics, Fundamental Interactions and Structure of Matter (PRISMA+)
精密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和物質結構(PRISMA +)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
e-conversion
電子轉換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
Munich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CQST)
慕尼黑量子科學與技術中心(MCQST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
Munich Cluster for Systems Neurology (SyNergy)
慕尼黑系統神經學集群(SyNergy)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
ORIGINS: Vom Ursprung des Universums bis zu den ersten Bausteinen des Lebens
起源:從宇宙的起源到生命的第一個組成部分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圖加特大學
Daten-integrierte Simulationswissenschaft (SimTech)
數據集成模擬科學(SimTech)
Universität Stuttgart斯圖加特大學
Integratives computerbasiertes Planen und Bauen für die Architektur基於計算機的綜合規劃和建築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
圖賓根大學
Maschinelles Lernen: Neue Perspektiven für die Wissenschaft
機器學習:科學的新視角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圖賓根大學
Kontrolle von Mikroorganismen zur Bekämpfung von Infektionen (CMFI)
控制微生物以對抗感染(CMFI)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圖賓根大學
Individualisierung von Tumortherapien durch molekulare Bildgebung und funktionelle Identifizierung therapeutischer Zielstrukturen (iFIT)
通過分子成像和治療靶標的功能鑑定(iFIT)對腫瘤治療進行個體化

精英研究生院

精英研究生院的宗旨是培養固定領域的博士生人才,並為其提供精英級的科學指導和一流的科研條件。此項目的核心是:在精英級的科研領域內為博士生提供授課性質的科學指導。精英研究生院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心,他們既是頂尖的科研場所,也是培養年輕科研人才的最佳平台。
SPRECHERHOCHSCHULE
項目所屬大學列表
TITEL DER GRADUIERTENSCHULE
RWTH Aachen
亞琛工業大學
Aache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Science
Otto-Friedrich-Universität Bamberg
班貝克大學
Bamberg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BAGSS)
Universität Bayreuth
拜羅伊特大學
Bayreuth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African Stud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學
Graduate School of North American Stud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學
Muslim Cultures and Societies: Unity and Diversity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學
Friedrich Schlegel Graduate School of Literary Stud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學
Graduate School of East Asian Stud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Humboldt-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
Berlin-Brandenburg School for Regenerative Therap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Humboldt-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
Berlin School of Integrative Oncology (BSIO)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學
Berlin School of Mind and Brain
Humboldt-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學
School of Analytical Sciences Adlershof (SALSA)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工業大學
Berlin Mathematical School
Universität Bielefeld
比勒費爾德大學
Bielefeld Graduate School in History and Sociology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波鴻大學
Ruhr University Research School
Universität Bremen
不萊梅大學
Brem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
Graduate School of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
Graduate 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Dresd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for Biomedicine and Bioengineering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
Erlangen Graduate School in Advanced Optical Technologies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im Breisgau
弗萊堡大學
Spemann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Justus-Liebig-Universität Gießen
吉森大學
International Graduat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Culture
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
哥廷根大學
Göttingen Graduate School for Neurosciences and Molecular Biosciences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學
Heidelberg Graduate School of Fundamental Physics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學
Heidelberg Graduate School of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the Sciences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學
The Hartmut Hoffmann-Berling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ät Jena
耶拿大學
Jena School for Microbial Communication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
Karlsruhe School of Optics and Photonics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
Karlsruhe School of Elementary Particle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SETA)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ät zu Kiel
基爾大學
Graduate School for Integrated Studies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Landscapes
Universität zu Köln
科隆大學
Bonn-Cologne Graduate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Universität zu Köln
科隆大學
a.r.t.e.s. Graduate School for the Humanities Cologne (AGSHC)
Universität Konstanz
康斯坦茨大學
Konstanz Research School “Chemical Biology”
Universität Konstanz
康斯坦茨大學
Graduate School of “Decision Sciences”
Universität Mainz
美因茨大學
Materials Science in Mainz
Universität Mannheim
曼海姆大學
Empir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ciences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學
Graduate School of Systemic Neurosciences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學
Graduate School of Quantitative Biosciences Muni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學
Munich Graduate School for Ancient Studies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und Universität Regensburg
慕尼黑大學/雷根斯堡大學
Graduate School for East and South East European Studies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工業大學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ät des Saarlandes
薩爾州大學
Saarbrücken Graduat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圖加特大學
Graduate School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in Stuttgart (GSaME)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
圖賓根大學
Graduate School on Learning,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 Life Course Development (LEAD)
Universität Ulm
烏爾姆大學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in Molecular Medicine Ulm
Bayerische 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
維爾茨堡大學
Graduate School for Life Sciences

TU9 聯盟

TU9為德國理工大學聯盟,它是德國最頂尖的九所工業大學的聯合平台。TU9有廣泛的學科設定, 其中的機械、電子、材料、建築、化工、生物醫學在世界上享有盛譽。TU9聯盟建立的目標就是為了提供一個標準化的教學機制,同時保證各大學間的資源共享。更多信息參見百度詞條“TU9”。
成員高校所在聯邦州高校性質是否博士授予權成立時間
北萊茵威斯伐倫州
國立
1870
慕尼黑工業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巴伐利亞州
國立
1868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Dresden
薩克森州
國立
1828
柏林工業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州
國立
1770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巴登符騰堡州
國立
1825
達姆施達特工業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黑森州
國立
1877
斯圖加特大學
Universität Stuttgart
巴登符騰堡州
國立
1829
萊布尼茨-漢諾瓦大學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下薩克森州
國立
1831
下薩克森州
國立
1745

大學創建

德國大學教育歷史悠遠,特別是在中世紀就已經形成一批古老的大學,當時以神學、哲學、文學教育為主,在14-16世紀創建的大學主要如下表:

大學科研

德國有380多所高校,由於大學研究課題及方法的多樣性,它們一直處於德國科研的核心位置。104所大學擁有廣泛的研究領域,其中的一個重點是基礎理論研究,同時也開展套用研究及試驗發展。
大學內外的科研活動聯繫密切。例如,對青年學者來說,高校是重要的合作夥伴和教育中心;對科研機構以及致力於科研的企業來說,高校則是理想的跨學科研究平台。
德國高校將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在一起,這也是德國高校吸引外國學生和科研人員的一個因素。
面對國際化對德國高校的挑戰,德國政府倡議開展精英計畫。該計畫力圖通過對特定頂尖高校和機構的資助來改善德國整體科研環境。
2009年,大學的科研預算超過117億歐元,資金主要來自公共財政,另外工業承擔了約14%,還有約4%來自國外。
此外,德國還有近200所套用科學大學,它們教學和實際套用相結合的特點,滿足了工業對職業培訓機構的巨大需求。

大學排名

哪些德國綜合大學和套用科學大學在為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
德國的哪所高校最好,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而大學排名通常會作為一種實用的參考。德國大學排名是對德國大學的研究與教學質量以及學習環境等因素,依據不同的標準做出的評價。而這些排名往往會採訪高校在校生、研究學者以及系主任;或是交由第三方鑑定人評比;也可能通過相同指標(比如發表論文被引用的數量)的比較進行排列。
以德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心排名CHE-Hochschulranking為例,這一排名是從第三方的角度對德國大學現狀進行的評比,分別按專業、師資力量、學校軟硬體設施等進行排列。
與其不同的是,德國經濟周刊評選的德國大學排名Wiwo-Ranking將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視為最為重要的評價標準。鑒於此,這一排名的評比方法也有所不同:約500名德國大型企業和跨國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每年都會得到請求,評價哪些德國綜合類大學以及套用科學大學可以為學生的工作和事業做出最好的準備。
這一排名的考察重點是專業與實踐的結合的程度,其中重點考察的學科是與經濟有關的專業,如國民經濟學、企業經濟學、法學以及機械製造。除此之外,信息學、經濟信息學、經濟工程、電氣工程和自然科學也被列入了排名範圍之內。

社會批評

  • 專注於可收回經濟的科學研究
聯邦政府推出卓越計畫以應對2000年歐盟的里斯本計畫,即歐盟成員國承諾加大在教育和研究系統的投資,以使歐洲在2010年能具有世界最具競爭力和活力的知識型經濟。
批評者說,該計畫從根本上將科學與經濟的可收回性綁架,並因此削弱未來全新學科的出現,同時也損害了科學自由。Hubert Markl的說,“這會成為最浪費時間和經歷的倡議計畫”。
  • 加強研究,削弱教學
卓越計畫資金2006至2017年期間總共46億歐元(第一輪19億歐元,第二輪27億歐元)。而其中2011年至2020年“教學質量協定”的資金只提供了約2億歐元。批評者認為,自20世紀80年代起,導致越來越多的德國大學開始收費,損害學生的經濟收益,因為大學只有在選擇性領域的研究支持(第三方基金),教學和學習的資金基本上已經凍結。
隨著德國,歐洲和全世界的大學之間的競爭,這種舉措將加劇。 這最終導致二級高等教育體系的細分,從而將區分“精英”和“大眾”。 一方面是碩士生的尖端研究,另一方面確實一味面向勞動力市場、與快速的培訓類似的本科教育形式,教學質量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微乎其微。
  • 短期規劃
以第二輪獲得和第三被剝奪精英大學稱號的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哥廷根大學為例,大學在規劃更高的教育水平沒有確定性:為可持續競爭力發展的“卓越大學”的標籤五年短時間內被刪除,儘管其概念仍然在高質量的研究和教學中執行 - 如果所有可測量的 - 相信仍然存在。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失敗,不是因為其“被專家高度讚揚” 的未來理念,而是因為這所大學在第一個五年中沒有建立起一個被認為是為合資格的集群(跨學科研究網路)。 這意味著沒有第二個支柱,沒有入選新一輪精英大學的資格。 只是卡爾斯魯厄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合併,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模型,因為聯邦政府(內閣默克爾)希望頂尖的研究工作能重新進入大學。
2017年第三輪卓越計畫後會發生什麼,目前還不清楚。 時任聯邦教研部長的安妮特·沙范(CDU)表示,作為一個科學推動計畫,聯邦和各州政府希望能至少一次評審能持續十年時間,而不是五年、五年......並且聯邦推動資金將被永久的“設定”,而不是臨時的“倡議”,然而,這需要憲法修正案,這會影響到各聯邦州的自主權。
卓越倡議最堅定的批評者之一是喬治·特納
“對所提供的成績判斷的混亂,和據此建立的計畫和治理方案,會導致不相干的結果。 2017年這輪精英大學計畫結束的時候,德國大學系統將陷入困難資助凝固期。 這意味著比20世紀70年代最荒唐的項目還要更多的傷害。“ --- 喬治·特納
  • 給“非精英大學”帶來質量損失
德國高等教育體系被劃分。 沒有榮膺“精英大學”稱號的大學的工作,由與現時的“精英”和“非精英”階層劃分將加劇。 大部分學生當然喜歡精英大學,相比於一般大學,甚至即便教授必須只有一半多,也喜歡它。 除了減少的國家資助,非精英大學在第三方資助上也會遇到困難。 從整體上,精英計畫導致了整個德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損失。法蘭克福評論報在2012年最新一輪精英大學評選結果公布後寫道,“為了幾十億歐元補貼資金的競爭,與高校在有效組織中管理和像商業企業在全球市場研究定位的努力,是有代價的:站在贏家陰影里的現在是一組失敗者,他們缺乏證明自己存在的論據。他們已經發現了這一點,即使他們急需給220萬學生在德國的一個很好的教育。這是負面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