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現代化進程研究》是200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現代化進程研究
- 作者:羅瑩
- 出版時間:2004年8月
- 出版社:中國物價出版社
- 頁數:244 頁
- ISBN:9787801557490
- 定價:16 元
《德國現代化進程研究》是200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瑩。
《德國現代化進程研究》是200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瑩。內容介紹1...
它適於高校、科研院所相關領域的師生以及從事世界歷史研究的專業人員閱讀。作者簡介 李工真,男,1952年生,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德國政治文化關係問題、德國現代化大學教育體制問題、納粹德國知識難民問題,以及世界科學、...
德意志現代化進程研究 普魯士的啟蒙運動 德國現代化進程與威廉時代的德意志民族主義 德意志帝國時期的反猶主義 德意志“福利國家化”政策的起源及意義 德國魏瑪時代“社會福利”政策的擴展與危機 魏瑪共和國時代的德國反猶主義 德意志中間等級...
《工業化時期德國城市發展與社會變遷研究(1840——1914)》是2020年10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繼承。內容簡介 《工業化時期德國城市發展與社會變遷研究(1840-1914)》主要從社會經濟史的視角來研究德國城市社會發展變遷...
著有《德意志道路——現代化進程研究》、《德意志現代化進程與德意志知識界》、《德國現代史專題十三講一一從魏瑪共和國到第三帝國》等書,引起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主持“文化的轉移與接受——納粹統治時代的歐洲知識難民研究”(...
社會現代化(social modernization)是指用現代科學技術全面改造人們生存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涉及政治、法律和社會精神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整體社會變遷的過程。是傳統社會變為現代社會的過程。其內容包括國家的工業化和工業...
《晚清、民國時期軍事近代化過程中的德國元素》是2019年6月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振國。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研究晚清、民國時期中國軍事近代化過程中中德軍事交往的學術論文,展現了這兩個歷史時期中德在武器裝備、軍事體制、...
德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鐵路因素 國際關係史研究 伊戰後中國與伊拉克的關係(2003—2009年)20世紀50年代美國對中國的隱蔽行動探析 超越意識形態的合作與衝突——對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美蘇大三角格局變化因素的新解讀 從猶豫到出兵——1978—...
《現代德國的歷史文化與地理》是2009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文聘元。本書圖文並茂地講述了現代德國的歷史、文化與地理,生動形象地為我們展現了西方的歷史進程。內容簡介 《德國的故事(下):現代德國的歷史文化與地理...
工業革命不僅大大提高了歐美國家的生產力,推動了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而且對全球的政治格局和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書在國內外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1700~1914年英國、法國、美國、德國四個國家工業化的條件,梳理了其工業化...
後現代性的特色包括全球化、消費主義、權威的瓦解及知識的商品化.歷程 第一階段 在西方的思想史研究中,現代(modern)一詞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紀的經院神學,其拉丁詞形式是“modernus”。德國解釋學家姚斯在《美學標準及對古代與現代之爭...
第一章 幻想與現實:盧梭對現代文明的批判 第二章 巴爾扎克面對轉型期的法國 第三章 左拉與巴黎 第四章 詩意的審美與現代化 ——19世紀德語小說中人的和諧發展問題 第五章 現代化進程中的德國文化 第六章 革命和漸進 ——從愛德蒙...
1842年,留學法國的德國學者L.von施泰因的《現代法國的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一書,對德國古典哲學社會觀發起了衝擊。他明確地把社會和國家區別開來,在國家和社會是構成人類共同生活的兩大要素的觀點基礎上,提出了建立新政治學和社會學的...
《現代大學與科學》、《出國訪學情況報告會》、《暢談珞珈百年風雨》、《德國》等 代表作 李工真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代表作《德意志道路——現代化進程研究》,為國內第一部從現代化發展觀點出發,全面、系統、詳盡、深入地研究德國自15、...
這種由現代化所帶來的壓力將影響到中國幾乎所有的行業,而工業自動化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是關鍵。“德國的工業4.0可以為中國提供一種未來工業發展的模式,幫助中國解決眼下所面臨的一些挑戰,如資源和能源效益、城市生產和人口變化等。
一時間,以“後”字、“再”字冠名的學術思潮在美歐紛紛出現,“後現代化理論”是這些思潮的集中概括。德國學者在後現代化、第二現代性方面研究最多,美國也有後現代化的著名學者。我國學者羅榮渠對中國和東亞現代化作了開創性研究。第...
名次越前,現代化程度越高。這部書的觀點現在看來已經過時,但在當時卻代表了比較歷史學的最高水平。布萊克後來還從比較歷史學的角度對日本、德國、中國的現代化進行了專門的探討,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1976年,他出版了《比較現代化...
大體上構建了五大研究流派或理論模型,諸如工業化帶動論、產業結構轉變論、現代要素引入論、誘導技術變遷論、核心——邊緣關係論等。第一,工業化帶動論。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德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和韋伯已經注意到現代社會的...
31.《戰後德國為何認罪態度較好》,華東師範大學編撰的《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文集》,部分內容載於2005年5月9日《新民晚報》(按發表時間排序)項目成果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研究項目《現代化進程中國際大都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