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文化的流亡:納粹時代歐洲知識難民研究
- 作者:李工真
- ISBN:7010089825, 9787010089829
- 頁數:459頁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李工真,1952年生,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1990年和2009-2010年曾兩度留學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曾任央視《大國崛起》審讀專家,香港鳳凰衛視《縱橫中國》欄目特邀嘉賓。還曾多次應邀前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20多所著名高等學府從事講學活動,受到這些高校師生們的一致好評。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等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著有《德意志道路——現代化進程研究》、《德意志現代化進程與德意志知識界》、《德國現代史專題十三講一一從魏瑪共和國到第三帝國》等書,引起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主持“文化的轉移與接受——納粹統治時代的歐洲知識難民研究”(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十五”規劃項目)和“戰後西德意志社會研究(1945-1949),”(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項目)等多項課題。曾多次獲得國家及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內容簡介
《文化的流亡:納粹時代歐洲知識難民研究》內容簡介:1933年4月從德國大學校園中開始的“文化清洗運動”是納粹主義“文化同質性要求”的真實體現,也是作為對猶太少數民族大迫害的第一個信號而出現的。2400多名有猶太血統、有民主進步思想的科學家以及上萬名文化精英從納粹德國的社會文化生活領域中被驅逐出去,不僅標誌著納粹主義者對1810年由洪堡創立起來的“自由、科學、理性”的大學原則的徹底拋棄,而且標誌著多少世代以來猶太人對中歐文化的適應出現了一場痛苦的終結。當這樣一大批優秀的文化知識精英被納粹黨內不學無術的黨棍們替換掉的時候,也就意味著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德國的世界科學、文化中心地位的失落。
美國文化知識界的領袖們看到了通過接收來自納粹德國的知識難民來發展美國科學和文化的良機。他們與洛克菲勒基金會等美國私人性資助團體一起,在“拯救科學和文化”的名義下採取了種種措施,化解了大蕭條狀況下美國高校中“對外來科學家的恐懼症”,從而為接收德國流亡科學家和文化精英創造了有利條件。與此同時,納粹德國戰前擴張政策的成功以及戰爭初期“閃電戰”的速勝效應,製造出一種事關生死的威脅力,迫使絕大多數納粹德國的知識難民徹底放棄了他們繼續留在歐洲諸國的幻想,並與來自歐洲其他淪陷國家的知識難民一起,形成了一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向美國流亡的高文化素質的歐洲知識難民潮,從而在最短的時間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20世紀這場世界科學、文化中心最具歷史意義的洲際大轉移。
目錄
序言
導論:國際學術界關於歐洲知識難民問題的研究
第一章 歐洲知識難民潮的由來
一、德意志浪漫主義的文化民族主義
二、德意志反猶主義的歷史傳統
三、現代化大學的發展與學者階層的危機
四、“文化國際化”與“文化民族化”的對立
五、納粹文化政策的目標與驅逐行動的動機
第二章 歐洲知識難民向美國的流亡
一、納粹德國“文化清洗運動”及其規模
二、決定德國科學家流亡方向的基本因素
三、美國高校“對外來科學家的恐懼症
四、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方向的轉變
五、美國民間援救組織的措施與行動
六、阿爾文·詹森與“流亡大學”的創辦
第三章 流亡世界其他國家的歐洲知識難民
一、流亡瑞士的知識難民
二、流亡英國的知識難民
三、流亡加拿大的知識難民
四、流亡土耳其的知識難民
五、流亡拉丁美洲諸國的知識難民
六、流亡中國的知識難民
第四章 歐洲知識難民在美國的“失語性”問題
一、“失語性”問題:流亡經歷中的共同問題
二、流亡作家的“失語性”問題
三、流亡人文科學家的“失語性”問題
四、流亡社會科學家的“失語性”問題
五、流亡數學家、自然科學家和醫學家的“失語性”問題
六、流亡藝術家的“失語性”問題
第五章 歐洲知識難民與美國社會的“一體化”問題
一、懷念老家鄉與尋找新家鄉
二、流亡記者與時事評論家的“美國化”道路
三、“法蘭克福學派”與美國社會
四、“流亡大學”教授們的“美國化
第六章 歐洲知識難民對美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貢獻
一、流亡物理學家與美國的物理學
二、流亡化學家與美國的化學
三、流亡數學家與美國的數學
四、流亡科學家與“曼哈頓工程”
五、流亡建築學家與美國的建築業
第七章 歐洲知識難民對美國人文、社會科學的貢獻
一、流亡藝術史專家與美國的藝術史學科
二、流亡音樂家與美國的音樂世界
三、保羅·F.拉薩斯菲爾德與美國的社會學
四、德意志“經濟改革派”與羅斯福“新政
五、流亡法學家與美國的國際關係學
六、流亡社會科學家與納粹主義研究
結束語:世界科學、文化中心的洲際大轉移
參考文獻
後記